3月22日訊息,招商銀行今日釋出2018年財報。資料顯示,2018年,招商銀行全年實現營業淨收入2484.44億元,同比增長12.40%;歸屬股東淨利潤805.6億元,同比增長14.84%。
業績的背後離不開招商銀行對金融科技推動銀行業變革的堅定信心。
招商銀行行長田惠宇在致辭中表示:
今天,我們從未如此深刻地認識到,行業變局的決定性變數來自科技。隨著移動互聯、人工智慧等技術進入快速發展階段,量子通訊、生物技術等前沿技術開啟了想象空間,第四次科技革命已然來臨。繼蒸汽時代、電氣時代、資訊時代後,人類開始進入智慧時代。
在智慧化時代,金融科技可能從根本上顛覆銀行的商業模式,透過對傳統銀行所有業務及經營管理進行全流程數字化改造、智慧化升級和模組化拆分,推動銀行業進入以數字化、智慧化、開放性為特色的的銀行3.0時代。
意識到科技變革的深遠影響後,從2017年開始,招商銀行正式將金融科技作為發展的核動力,持續加大對科技的資源投入力度。
據年報顯示,2018年招商銀行對資訊科技投入65.02億元,同比增長35.17%,佔公司當年營業淨收入的2.78%。
其中,在人才方面,加強金融科技人才的培養和儲備,成立了金融科技學院。
在專利申請方面,2018 年,招商銀行參與了多項金融科技相關的標準制定與課題研究,不斷強化金融科技創新能力,並在區塊鏈領域成功申請了5項專利。
在課題研究方面,《基於區塊鏈的個人客戶資訊共享研究》受到 2018年度銀行業資訊科技風險管理課題研究評選活動的認可。
在基礎平臺建設方面,招商銀行積極利用移動互聯、大資料、雲端計算、人工智慧和區塊鏈等技術加快架構轉型,提升應用系統的高併發、大資料計算、高開放性和高敏捷性等能力。
自2017年開始,為了進一步激發公司內部員工的創新活力,大力發展金融科技,招商銀行正式設立金融科技創新專案基金,公司每年拿出上一年稅前利潤總額的1%,專門用於支援金融科技創新專案,創新範圍包括移動互聯、大資料、雲端計算、人工智慧、安全控制和區塊鏈等領域。
2018年,招商銀行將金融科技創新專案基金的額度從“上年稅前利潤的1%”提升至“上年營業收入的1%”,這意味著該基金的規模將從2017年的7.9億元大幅提升至2019年的24.8億元。
年報顯示,2018年全行累計申報金融科技創新專案931個,其中304個專案已投產上線。在眾多的金融科技應用中,“粵港澳大灣區貿易金融區塊鏈平臺”和“基於區塊鏈的產業網際網路協作平臺”是招商銀行已經落地的兩個使用了區塊鏈的產品並在年報中特別提及。
粵港澳大灣區貿易金融區塊鏈平臺,是在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與中國人民銀行深圳市中心支行的共同推動、協調和組織下,深圳金融科技研究院聯合中國銀行、建設銀行、招商銀行、平安銀行、渣打銀行及比亞迪共同開發的基於區塊鏈技術的貿易金融底層平臺,旨在有效促進市場信任機制的形成。
作為該平臺的核心參與行之一,招商銀行主動參與平臺和應用場景的設計與開發,僅用時3個月便成功實現首筆業務放款落地。2018年10月,招商銀行成功透過粵港澳大灣區貿易金融區塊鏈平臺,為戰略合作伙伴投放首單應收賬款融資業務。在該筆應收賬款融資業務中,核心企業付款明細簽發、供應商融資申請以及銀行受理等全程均透過該平臺完成,大大降低了銀行在客戶調查和驗真方面的成本,加速了中小企業融資效率。
基於區塊鏈的產業網際網路協作平臺,是由招商銀行與中建發展所屬的中建電商在2018年11月聯手打造的去中心化的供應鏈金融反向保理系統。據中建發展提供的資料顯示,該系統基於Hyperledger Fabric V1.1聯盟鏈,實現了採購各環節交易資料實時寫入由核心企業、金融機構共同維護的分散式賬本,實現每筆交易可追溯,杜絕交易資料被修改,提升資料可信度。
中建產業網際網路協作平臺透過預先匯入所有有效融資業務資料,實現供應鏈資料有據可循,從招標任務到中標通知、合同、訂單/產值單、應收賬款閉環查詢,保證資料真實性。平臺支援中建電商和招商銀行實時跟進融資進度,打通訊用流轉,促進資產盤活,保證業務順利開展。
實際上,招商銀行早在2016年初就關注到區塊鏈技術對銀行業務帶來的業務機遇,在總行層面由交易銀行部、資訊科技部共同組成區塊鏈研究小組,深入研究,參與多個國內外區塊鏈創新應用的合作聯盟,積極探索如何將區塊鏈技術在交易銀行業務辦理與服務當中的應用場景使用。
展望2019年,招商銀行依然對區塊鏈不懈探索,繼續加大金融科技基礎設施建設,圍繞“雲+API+區塊鏈“和“資料+AI”,構建開放、智慧的網際網路經營生態和服務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