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聊點查理芒格的一個演講裡的事
我和好多人都說到過芒格,而且我毫不掩飾自己對芒格的喜愛,可以說連同我的思維方式和價值觀都以芒格為師。今天看了一下查理芒格2019年2月14日的演講,挺有意思的。給大家說一下我的一點小感想。
1. 成功的秘訣在於追求基本的道德和健全的常識。
芒格說:常識就是大家不知道的知識。很多人都認為常識都是大家都知道的知識,其實並不是。大家知道的未必是常識。常識往往是平常人沒有的認識。當整個社會瘋狂的時候,常識反而變得異常稀缺。我前幾天分析貴州茅臺,我也只是從常識出發。當我看到全球的奢侈品酒售價超過1000元的,最多也才賣了100萬瓶,而茅臺已經賣出7000萬瓶,售價也高出3倍的時候,我覺得這已經超出了我所能理解的範圍。
而且據說10年後還能繼續賣到2.2億平,售價也還可以再漲三倍,銷售量達到國外頂級品牌的200多倍,售價還要高出10倍,這2000多倍的銷售額在大家眼裡是常識,在我這裡就變得不可理解。很多人都將常識與學歷掛鉤,認為學歷越高的人認識問題就越深刻。不過芒格並不這麼認為。芒格認為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在於具備獨立的思維能力,而不是教授講什麼就接受什麼,這樣誰都會做。能夠分辨哪些東西是對的,哪些是錯的,這才是良好的教育。
2.抓住少數幾個重大機會,即可成功
生也無涯,而知也無涯。如果主動選股(對應於被動投資指數)卻又認為無所不知,是跑不贏指數的。芒格提到搞投資的人總是試圖研究100萬個東西,他們認為他們可以搞懂這100萬個東西。但最後的結果就是跑不贏指數。芒格說:“重大的機會、屬於我的機會,只要少數幾個,關鍵要讓自己做好準備,當少數幾個機會到來的時候,把它們抓住了。”
“我們記住了我太姥爺的話,機會只有少數幾個,當一個機會來臨時,我們撲過去把它抓住。想一想,你們的人生是不是這樣?”
“你看我,我只有 DailyJournal 的股票、伯克希爾哈撒韋的股票、還有 Costco 的股票,我的收益率比別人都高,應該的啊。”
但我們應該知道,這機會總是給有準備的人的。首先你得有眼光,其次你得研究,第三你得耐得住寂寞。所以芒格說:“玩好投資這個遊戲,關鍵在於少數幾次機會,你確實能看出來,一個機會比其他一般的機會都好,而且你很清楚,自己比別人知道的更多。像我說的這麼做,只要抓住少數幾個機會,足夠了。”
3.分散投資不會虧大錢,但收益也一般
“分散投資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有道理。一個不懂投資的人,不想虧大錢,只求獲得一般的收益,他當然可以廣泛地分散投資。這道理明擺著,像二加二等於四一樣簡單。知道這個道理就想賺大錢,憑什麼?”我在前面文章中提到好幾次,很多人並不具備對於行業和公司基本面研究的能力,透過幾個簡單的條件篩選出一些股票,只要估值不高,足夠分散,是可以取得一般收益的。
但很多人顯然預期要更高一些,認為可以發大財。就像芒格說的,“憑什麼?”芒格另外提到投資一定要降低預期,不要心急,要慢慢來。原話我不貼了,比較長。其實這些都是老掉牙的道理,不過我接觸了這麼多人,大家似乎都很心急。我認識好幾個人,總是在精確計算哪個股票先漲,哪個股票後漲。在計劃中,先把這個股票的漲幅吃完,接著買入低位的接著漲。畫面太美,我不敢想。不知道這麼一頓神操作之後,收入是否追上了巴菲特。
芒格說出了真相:他們連指數都跑不贏,全都輸了。4.釣魚的第一條規則是,在有魚的地方釣魚。釣魚的第二條規則是,記住第一條規則。在熱門領域中尋找投資機會的人太多了,即便有魚也早已被釣光了。我前前後後在十幾篇文章中提到投資熱門白馬股的巨大風險,昨天也提到全民熱議中國平安的場景。包括中國平安、格力電器和貴州茅臺在內,這些白馬股簡直熱得發燙。很多人可能覺得貴州茅臺由於股價高沒有那麼熱,但你去看看醬香型白酒的熱度就會知道,茅臺熱不亞於中國平安熱,甚至更熱。
芒格演講裡提到的東西挺多的,對於他的原話,我都用引號標記了,其他的話都是我自己的理解。之所以提前面這個,就是與今天要說的內容有些相關,剛好有大師的演講,順帶和大家分享一下。
網傳的巴菲特論零售股選股的三個困難
我看現在雪球上很多人已經分出派系了,價值投資裡有格雷厄姆派,還有巴菲特派。今天上午我和一個朋友聊天,其中聊到了,我們試圖說服別人沒有任何意義,最終看的還是是否會取得確定的收益。也因此不知道分那麼多派有什麼意義。巴菲特一直在不斷突破自己,不知道所謂的巴菲特派又是個什麼東西呢?我在分析永輝超市時,就遇到不少“巴菲特派”來指導我了,搬出了股神的經書。我看到一篇帖子,叫《巴菲特:零售股選股三大困難》,但我看了之後發現這不是巴菲特的原話,而是某作者根據巴菲特在不同時期的講話的整理,並且加了不少自己的見解。先不說是不是股神的原意,先列一下文章的三大困難是什麼吧。
第一,找到一個能夠持續賠錢的零售企業十分困難。
第二,找到沃爾瑪這樣的超級明星零售企業極其困難。
第三,找到投資超級明星零售股的良機也是非常困難。
我在網上搜了好幾個,發現都是一樣的描述,可能都來自這一篇文章。而且這第一個困難估計是寫反了,他想表達的是“持續盈利”而不是持續虧錢。文章中重點講到了巴菲特對於沃爾瑪的投資,但我看到的是,巴菲特並沒有表達這樣的意思:“我和芒格迴避投資於那些我們無法評估其未來發展的企業,不管這些企業的產品是多麼令人激動。”
這似乎並不是針對零售業的,巴菲特講到的例子裡提到的是電視機和航空業,“在伯克希爾公司,我們堅持只投資於那些未來幾十年盈利前景可以合理地進行預測的公司。即使如此,我們未來還將會犯下很多錯誤。”我們知道,巴菲特採用未來自由現金流貼現來對股票進行估值,而未來充滿了不確定性,如果沒有高度確定的利潤,那麼這個估值也就成了無稽之談了。
上面的這些話,應該是巴菲特對自己投資理念的一個一般性描述,我沒有看到是專門針對零售業的。巴菲特和芒格都持有不少零售股的股票,甚至巴菲特對於錯過了沃爾瑪這樣的超級成長股其實是帶有一點反思的意思的:“一般來說,我們極其重大的錯誤並不是屬於做錯了什麼事,而是錯過了什麼事。我所說的這些錯過重大機會並不是我錯過了一些依賴於只有少數專家才能搞懂的極其複雜深奧的發明創造的公司和高科技公司,……
相反,我所說的這種錯誤是,我們錯過了那些我和芒格完全能夠了解而且看起來非常明顯具有投資吸引力的公司——但是對於這些公司我們最後只不過是咬著手指頭一直猶豫不決,而沒有動手買入。”似乎股神在後悔自己在某些自己看好的公司上沒有果斷出手,但並沒有說沃爾瑪這種超級成長股無法發現。堅持在自己的能力圈裡投資是巴菲特一貫的理念,巴菲特不投資科技股,也只是因為科技股已經超出了股神能力可以控制的範圍罷了。如果將其曲解為科技股根本無法投資,我怕不會是他的原意。而芒格除了持有伯克希爾之外,唯一持有的股票就是好市多,大家對此如何看呢?
為什麼是永輝超市
前面雖然囉嗦了一些,其實巴菲特和芒格的一些話對我們還是非常有啟發意義的。我們應該在自己所能理解的範圍內來進行投資,而通常零售業都是我們看得見的行業,其商業模式也更容易讓人理解。
為什麼不是新零售
最近幾天,有好多人在和我討論新零售,他們全都向我表達了未來零售業的方向就是新零售。對此我實在是沒力氣再去討論了。我在上面提到了,常識,並不是大家都知道的就叫常識。關於一門生意的常識是什麼?一門生意起碼的常識就是它是要賺錢的。
那麼這麼多人討論了這麼多,最後要歸於一句話:它怎麼賺錢?我不知道有多少人考慮過這個問題。我們知道,當前的新零售中沒有一個是賺錢的,全部都在虧錢,而且是鉅虧。那麼為什麼虧錢?因為成本比售價更高呀!要麼好了,根據常識,你要想盈利,要麼就要提高售價,要麼就要降低成本,對不對?
提高售價,是否可行?
現在大家對新零售感覺非常好的地方在於,其價格和超市相比並沒有貴很多,但可以送貨到家,這要比去超市買菜更划算。但是這個生鮮價格卻是虧錢虧出來的結果,你享受到的送貨到家,其實是這些新零售電商贊助了送貨費。現在新零售要賺錢,不再燒錢,你願不願意花20塊錢讓別人給你送一顆5塊錢的白菜?或許有人願意,但我知道絕大多數人都不願意。我問過好幾個人,今天APP的菜價和超市相當,你選擇了APP,等有一天APP價格比超市高出一倍,你願意嗎?很多人猶豫了。他們說:以後成本就降下來了吧。好吧,看來大家都沒做好他們漲價的準備。
那麼,成本真的可以降下來嗎?
我們首先要知道零售的成本構成。我們要知道,無論是傳統生鮮零售還是新生鮮零售,都需要採購環節,從生鮮生產者手中買,然後經過物流冷鏈運輸到冷庫。所不同的是零售端。商超的成本主要是店租及水電費、生鮮損耗、店員工資。
而新零售的成本有包裝及運送成本、廣告推廣費用、店租費用。說到包裝及運送成本,這個是可以理解的,那麼廣告費和店租費又是怎麼回事呢?我們知道,倉庫通常都比較大,而生鮮運送有一個運輸半徑的問題,從倉庫直接發貨導致覆蓋區域過小,因此必須要將生鮮先行運輸到各社羣的點位,由此會查產生運輸成本,以及點位的租賃費用。並且由於新電商缺乏主要依靠APP下單,需要不斷透過廣告來刷存在感,廣告成本要較實體店大得多。
那麼這些費用哪些可以降?供應鏈環節我們不提了,商超和新零售都是一樣的。那麼配送費用能否下降?
一個方法是提高客單價,這樣均攤下來運費比例下降。但生鮮之所以生鮮,就是儲存困難,單次購買金額少。提高客單價相對是比較困難的。
二是合併配送,這樣每次同時配送幾個訂單,減少對快遞師傅的時間佔用,但這會延長送貨時間。
如果在同一棟樓同一時間段出現密集訂單,這是有可能實現的,否則最佳化的空間極小。而要實現這麼高密度的訂單,就需要你的價格要顯著低於超市。要麼就延長送貨時間,比如半天送到。如果是這樣,除非你的價格顯著比超市低,否則我憑什麼花更多的錢讓你這麼久到貨?盒馬鮮生要求半小時到貨,這就基本決定每次只能送一單了。
三是減少廣告費用。但你不宣傳,會有人想起來嗎?
四是減少點位租金,這怎麼可能呢?以上四點只有全部實現才有可能較大幅度降低成本,可能會達到與超市相當的成本。而單純降低其中的一項,效果並不顯著。
這意味著什麼呢?這意味著新零售的生鮮成本會始終高於超市。換句話說,你所享受的送貨到門,是花錢買的。花錢買菜變成了花錢買服務。問題是,有多少人需要這樣的服務?他們願意為這個服務付錢嗎?想從老百姓口袋裡掏錢,這不是個容易的事兒。
很多新零售的PPT做得很漂亮,說要培養使用者習慣。我上次也提到了,我用了京東到家一年多,培養的唯一習慣就是用優惠券買比超市更便宜的東西。一旦沒有了優惠券,一旦價格比超市貴,我的習慣就是解除安裝軟體。
對於普通老百姓來說,消費上唯一的習慣就是儘可能省錢!但我不是說這種新零售就一定沒有未來,我只是在說在生鮮的主體消費人群上,新零售不可能是傳統商超的對手,以後只能走差異化競爭,面向特定的人群。
永輝超市的合夥人制度
說完了新零售,再回頭說一下永輝超市。永輝超市的殺手鐧是什麼?就是生鮮。我覺得一個公司要發展壯大,一定要有自己的核心競爭力,這個核心競爭力就是在其中某一點上做到業內最好。永輝超市的核心競爭力就是它的生鮮,永輝超市的生鮮價格在同類連鎖超市中是最具有價效比的。關於永輝超市成本控制的地方有很多,在其他方面我都不說了,我說一下其中最主要的一點,就是永輝超市的內部合夥人制度。好市多(現在好像叫開市客)的員工工資要顯著高於同行,較高的工資保證了員工工作的穩定性,並且積極性大大提高,這使得員工的人均銷售額和人均利潤在業界都是領先的。
而永輝超市並沒有去照搬這些經驗,而是推出了合夥人制度。
永輝超市實行的有點類似於包產到戶,透過設定一些營業額、利潤額等目標之後,超額部分就由公司和員工進行收益分成,而這些分成也是可以溝通、協調的。也因此,永輝超市的每一個員工都相當於自己當老闆,在自己的責任範圍內儘可能根據自身的特點來最大限度增加銷售額,增加利潤額。類似於社羣團購這種,在永輝超市的制度之下會更方便地執行,而且這些店員自己只管拉客戶即可,公司會負責相關的採購和送貨。賣到了錢之後還可以分成。
也正因為他們採用利潤分成,也因此員工對於生鮮的運輸、銷售過程中的損耗控制極好,在行業內損耗普遍超過15%的情況下,永輝超市的生鮮損耗只有不足5%,這又大大降低了成本。不僅如此,永輝超市在人員的招聘、解聘上也做到了包乾到戶。一個超市或者一個門類,總盤子就這麼大,人越多分得越少。也因此他們為了多得錢都儘量多幹,這樣可以少招人。這又為公司節約了不少人力成本。並且也由於自己當老闆,掙多掙少憑自己本事,員工的粘性極好,流失率不高。
永輝超市只要做到生鮮成本永遠比同類競爭對手更低,就會立於不敗之地。
常見問題的個人見解
永輝超市為什麼不把店開到市中心?
市中心的超市比較密集,競爭激烈。永輝超市儘量選擇不與既有的超市正面衝突,儘可能快地佔領地盤。待能佔的地盤佔完了,再來集中優勢兵力突破區域性區域的競爭對手。我是這麼理解的。
永輝超市的mini店為什麼不優先推進?
我覺得小店必須要配合大店,作為大店的補充。因為小店的單店銷售額較低,而相關的配套物流卻一樣也不少。所謂綱舉目張,大店為綱小店為目。大小搭配,基本就把這個區域佔領得差不多了。
蘇寧易購會成為永輝的對手嗎?其實我看不懂蘇寧易購。昨天我還看到有人說,蘇寧易購的物流是中國的四大物流之一。這個我真沒了解過。但有一點我可以肯定,蘇寧易購的物流一定比不過京東物流,也比不過菜鳥到家。但在生鮮零售這個領域,沒有任何一家連鎖超市比得過永輝超市。還有人說,蘇寧易購的新零售做得如何好。我也不知道。我只知道,當前在新零售領域的領軍企業是盒馬鮮生,不但規模遙遙領先,而且馬爸爸也是財力驚人,非常人所及。
結語:學好毛澤東思想,打一次殲滅戰!
我並不看它到底做了多少,我更看重它到底在哪個領域中有絕對優勢。集中優勢兵力打殲滅戰,我覺得這是制勝的法寶。這就是我看好永輝超市的理由。
歡迎關注我的公眾號:豬先生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