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互金行業可不太平,眾多P2P平臺暴雷一波接著一波,一些平臺暴雷之後甚至捲款跑路,廣大投資者的錢打水漂也難以維權,“自從跟網貸大佬們學會了分散投資,雞蛋不要裝在一個籃子裡,聰明的我把資金分散放到了下列平臺:投融家、錢媽媽、銀票網、善林金融、唐小僧、雲聯惠、抓錢貓、聯璧金融...結果現在所有維權群裡都能看到我的身影。”這是網傳形容當下P2P爆雷潮的段子,卻成為最心酸最寫實的一幕。
據相關資料,2018年6月1日至7月12日,全國共有108家P2P平臺曝雷,相當於每天曝雷2.6家。
P2P是什麼?是一種將小額資金聚集起來借貸給有資金需求人群的一種民間小額借貸模式,屬於藉助網際網路、移動網際網路技術的網路信貸平臺及相關理財行為、金融服務。
按照國家相關監管制度的規定,P2P平臺應定位為資訊中介,而不是信用中介。P2P平臺上借款人的高風險,註定了平臺都要用高利率來覆蓋這種風險,而高利率又產生了更高的風險,這就形成了一種惡性迴圈。
然而,現在的區塊鏈,像極了十年前的P2P。
“區塊鏈”就如同10年前的“網際網路金融技術”,是推動技術變革、經濟發展的科技。而“幣”對標的則是10年前的“P2P”,是科技基礎上產生的商業投資模式,有人真的在做事,也有人是為了投機收韭菜。
網貸P2P是債權眾籌,樹倒猢猻後,還有抵押的房產、車輛、商鋪、貴重金屬,而發幣專案,只有幾臺計算機。您可能會說,小布太悲觀了,幣也是數字資產啊,您說得對,但是數字資產定價是依據什麼呢?
數字資產的價格是隨行就市的,交換價值就是價格,一旦專案失敗風險陡增,幣也隨之不值錢了。
此外,同作為網際網路發展的產物,區塊鏈與P2P借貸可謂是一母同胞的親兄弟。
它們都具有相同的去中心化屬性。
那什麼是去中心化呢?簡單來說,就是過去小李想買東西只能去商店,小張想賣東西也只能去商店,商店成為了一箇中心,在其中賺取差價。去中心化就是不再透過商場,而是讓小張直接將東西賣給小李,也就是最直接的點對點模式。
P2P小額借貸是一種將非常小額度的資金聚集起來借貸給有資金需求人群的一種商業模型。沒有中間商賺差價。而由於區塊鏈本身是一個節點對另一個節點,本身也有去中心化、去中介化這個特性。
區塊鏈與P2P也有很多不一樣,前者是技術,更像以前的網際網路;後者是商業模式,更像金融機構的補充。
我們在區塊鏈的世界裡看到了:公鏈、聯盟鏈、私有鏈。
公鏈就像作業系統,現在百花爭鳴,大家都想做世界通用的底層技術,側鏈也被有效利用起來等等;聯盟鏈,實際上我們最看好,在一定範圍內實現多領域跨行業互通,真正打通各產業之間的價值,讓聯盟內的企業不再各自為贏,目前這方面嘗試已經開啟,我們期待更多落地專案;私有鏈,小布看來就是一個大資料庫,在系統內監察等方面也許可以發揮一定作用。
另外,區塊鏈與P2P創業的紅線也不同。
網路借貸行業的紅線,歸納起來就是:遠離非法集資,不要動老百姓的錢。 而區塊鏈創業的紅線,歸納起來就是:遠離非法經營,不要炒幣圈錢。
從P2P網路借貸領域轉型做區塊鏈創業的團隊,請特別注意,區塊鏈的世界是否需要考慮傳統企業如何使用新技術提高效率?如何用區塊鏈技術打破舊有公司之間的壁壘?這種提高效率的方式是否“合規”?至於向海外轉移資產、跨國匯兌、交易所等創業方向,更是應當慎重從事。
有位P2P創業者的簽名檔是,“一杯敬過往,一杯敬明天。”甚至有業內人士感嘆“我認識的以前做P2P的,現在90%都去做區塊鏈了。”然而,2018年2019年P2P和區塊鏈的未來究竟將會如何?
一個可以預見的格局是,經歷了這場最嚴格的深度洗牌,P2P的數量已經驟減。馬太效應下,獲得備案資格的平臺將集聚最優資源,更多平臺將啟動上市。
而很多人看好區塊鏈技術,不是因為它正在風口,而是區塊鏈或許將成為真正打破金融國界壁壘的技術。區塊鏈給了我們一些洞見的機會,隨著智慧合約的廣泛應用,我們可以不必操心執行問題,減少訴訟。
區塊鏈技術也在很多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優勢,例如:快遞物流業已開始啟用區塊鏈技術跟蹤、上傳、查證跨境進口商品的物流全鏈路資訊;匯豐銀行近日透過官方Twitter向外宣佈,已經使用區塊鏈技術完成全球首筆貿易融資交易。而在不斷爆雷的P2P行業,監管層強化網路與資訊保安與區塊鏈技術聯合的雙重保障,區塊鏈技術還可以成為監管層強化科技監管的應用手段,有助於網貸風險早識別、早預警與早處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