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公鏈上實現DeFi產品,除了場景本身,有幾個關鍵點,公鏈原生資產的價值、公鏈的吞吐量、智慧合約。從這幾個角度看,比特幣在原生資產價值上有壓倒性優勢,但在交易吞吐量和智慧合約方面短板非常明顯。這導致在比特幣上實現DeFi有天然劣勢。那麼,這樣的情況下,基於比特幣有沒有可能實現豐富的DeFi?本文作者是Mohamed Fouda,由“藍狐筆記”社群“ZT”翻譯。
對於很多加密貨幣投資者和熱衷者來說,DeFi一直是很受歡迎的敘事。DeFi願景如下:當中介機構的規模縮小或完全消失時,關鍵的金融服務會變得更便宜、更高效。理論上說,由於DeFi能越過一些人為障礙,例如國界或司法的限制,因此它使得線上金融服務更具包容性。
透過允許我們將金融互動的規則編碼到無須許可的區塊鏈中,DeFi產品和協議成為可能。因此,很自然地,當前大多數的DeFi專案都構建於以太坊上,以利用其智慧合約的功能。
不過,比特幣依然是這個世界上流動性最好、最為人所知、去中心化的加密貨幣(撰寫本文時其市值超過了加密貨幣總市值的60%。藍狐筆記:目前為66%)。顯然,這讓比特幣成為那些受益於去信任、去中心化的DeFi產品的強勁對手。但是,很明顯並不意味著它很容易。
比特幣的信仰者們想要不惜一切代價保留比特幣的“硬度”,並且不願意在貨幣政策上做出根本改變,無論基於何種原因,不管是不是DeFi。儘管存在像RSK這樣的側鏈解決方案,但要想將智慧合約功能新增到比特幣協議基礎層以實現DeFi產品,這種可能性幾乎沒有。
不過,這並不意味著比特幣DeFi永遠不會發生。
從中心化到幾乎完全去中心化的金融產品中,很多個人和團隊都在努力地使用當前結構的比特幣。本文將探討比特幣DeFi將如何成為可能,不同的技術方法將用不同的案例來解釋。
首先,我們所說的DeFi到底是什麼
分散式金融,或者說DeFi,是一個綜合概念,包括所有能不透過中介組織就能執行的金融服務,或是控制金融產品的機制是在不同實體間執行的。DeFi產品包括去中心化借貸、去中心化交易、去中心化衍生品,或甚至是去中心化穩定幣。
很多人也認為,去中心支付本身也是DeFi產品,我也同樣支援這一觀點。從這個角度看,比特幣是被商業採用最多的加密貨幣。像BTCPay這樣的服務甚至允許商家直接接收BTC,同時無須經過第三方支付處理商。因此,本文主要討論比特幣如何在去中心化支付之外擴充套件其DeFi的足跡。
比特幣的中心化金融產品概覽
在深入討論比特幣的DeFi發展之路前,讓我們從當前使用比特幣的一些“中心化”金融服務開始。一旦DeFi可以有效地在比特幣上執行,這將會是去中心化的主要目標。
· 比特幣借貸
基於比特幣最受歡迎的金融服務之一是借貸。我們可以把這方面的公司分成兩類。第一種是允許投資者借入比特幣和其他一些加密貨幣,用以交易或做市;這方面最知名的公司是Genesis Capital。據報道,Genesis Capital在2018年處理了11億美元的加密貸款,其中75%是比特幣。
第二類是提供BTC抵押貸款的公司,例如BlockFi和Unchained Capital。為了防止抵押品價值波動,這些公司只發行超額抵押借貸,貸款和抵押品的價值比率是20%-50%。(藍狐筆記:也就是說,如果抵押100BTC,那麼只能出借20-50BTC)。
· 保證金借貸
保證金借貸是基於抵押物借貸的特例,用於槓桿交易。在這樣的場景中,借貸資金不允許離開借貸平臺。相反,如果交易損失等於或低於抵押品價值,則保證金頭寸會被清算,並將資金退還給貸方。
BitMex, Kraken, Bitfinex, Poloniex等交易所是保證金交易領域的主要玩家。不過,由於監管方面的不確定性,大多數這些產品都不適用於美國客戶。
· 穩定幣
穩定幣易於轉賬且費率低廉,交易者對此尤其感興趣,他們希望從波動性中受益,並在他們不進行活躍交易時保持價值穩定。USDT是最早用來解決這一問題的穩定幣之一。它使用OmniLayer協議完全構建於比特幣上。OmniLayer允許使用比特幣交易操作碼空間建立和轉移資產。
USDT是一種錨定美元的穩定幣,它承諾只有當相應的USD存入Tether公司時才會鑄造出USDT代幣,且當USDT代幣贖回USD時,相應的USDT會被銷燬。儘管Tether可以用去中心化的方式來交易,但它最重要的部分依然是中心化的:儲備和控制。Tether公司在其銀行賬戶中持有和控制所有已發行USDT的USD儲備,這經常讓它們陷入法律麻煩。
Tether公司開始在其他區塊鏈網路中發行USDT,例如以太坊和EOS,這些網路吸引了原來比特幣區塊鏈上的活動,從而減少了對比特幣網路的依賴。
比特幣中的去中心化金融
現在我們來看看,DeFi產品可以如何使用比特幣,我們會列出一些用例和專案來說明。可能的用例包括去中心化交易所,去中心化借貸,去中心化穩定幣和去中心化衍生品。實施比特幣DeFi的技術方法包括:
*利用比特幣現有的能力,例如雜湊時間鎖定合約(HTLC)來促進直接跨鏈原子交易,以構建與其他加密貨幣的去中心化交易所。
*比特幣的聯盟側鏈,例如Blockstream的Liquid網路。這些側鏈使用雙向錨定到比特幣區塊鏈,並允許在各種金融活動中使用錨定到比特幣。
*在其他協議中使用比特幣,例如以太坊或Cosmos中,以實現與DeFi產品的互動;
*利用基於比特幣區塊鏈之上的層,如OmniLayer或閃電網路。這些技術在功能和他們所支援的DeFi應用範圍方面各有不同。此外,其中的多數技術還正在開發中。接下來,我們來探討下這些技術及其目標用例。
去中心化交易所的跨鏈交易
去中心化交易所的簡單前提是執行比特幣和法幣或比特幣和其他加密貨幣之間交易,與此同時,保管你的代幣直到交易完成。換句話說,你無須將自己的比特幣存入中心化交易所的錢包即可進行交易,也無須承受交易所安全風險。
儘管LocalBitcoins、OpenBazaar這樣的平臺可以完成此類交易,但這些平臺僅適用於那些偶爾交易的人群,並不適用於快速和頻繁的交易,這些交易允許有效的價格發現。對於這部分人,一個能快速結算交易的中心化訂單簿是非常有用的。
現實地說,建立真正的去中心化交易所是DeFi最難的挑戰之一。只要還有中心化伺服器提供和顯示訂單簿,你就依然有中心化的元件。然而,我們在此處關注的是如何在交易完成前持有自己的幣。在這一領域,我們相信一些公司正在努力開發技術,以達到這個目的。Arwen和Summa是我們所瞭解到的領軍者。
Arwen使用無須信任的鏈上託管和跨鏈原子交易的概念,允許無須託管代幣即可訪問中心化交易所的訂單簿。在這種情況下,可以在中心化訂單簿上高效地交易,同時持有自己代幣,直至交易執行。目前,這個產品僅支援比特幣系列的加密貨幣(藍狐筆記:使用跟比特幣相同程式碼庫的代幣),如LTC、BCH。Arwen正在努力實現比特幣和以太坊、ERC-20代幣之間的跨鏈原子交易。
Summa發明了Stateless SPV技術,可以為比特幣和其他區塊鏈提供無須信任的金融服務。Stateless SPV允許使用以太坊智慧合約來驗證比特幣交易,從而讓使用比特幣執行各種金融交易成為可能。利用這種技術,Summa團隊進行了一次拍賣,用比特幣競價以太坊上發行的代幣。該團隊正在研究比特幣和以太坊、ERC20代幣之間的通用跨鏈交易。
使用聯盟側鏈的比特幣DeFi
比特幣側鏈是Blockstream於2014年提出來的概念,其旨在不改變協議基礎底層的情況下向比特幣引入一些新特性。從那時起,這一概念有了重大發展。側鏈的簡單想法是創造一條單獨的鏈,由小部分的驗證者(稱為聯盟)執行,並在該鏈上使用一種代幣,它透過雙向錨定來錨定比特幣。它的好處包括更快的交易確認,或執行諸如隱私交易這樣的可能有爭議的功能,其他資產的代幣化、或智慧合約。
側鏈主要的缺陷是它需要信任一個小的聯盟執行側鏈並保持其執行。此外,使用側鏈還有丟失財產的風險,不管基於什麼原因,如果側鏈驗證者決定放棄這條側鏈,在這種情況下,錨定的財產將會被遺棄在這條側鏈裡,無法贖回比特幣。
RSK是知名側鏈,它致力於將智慧合約功能帶到比特幣網路上。它支援Solidity語言的智慧合約,這使得將以太坊上的DeFi協議遷移到RSK變得容易。除了RSK,Blockstream也在2018年釋出了其商用的Liquid側鏈產品。不過,Blockstream的最初想法集中在資產代幣化和更快的交易速度上,但這個概念也能用來支援DeFi應用。
使用比特幣層的去中心化衍生品
實施比特幣DeFi產品的第三種方法是利用構建在比特幣之上的中間層,例如閃電網路和OmniLayer。由於閃電網路是相對較新的比特幣發展,在閃電網路之上建立複雜的DeFi產品仍然在研究當中。最值得注意的努力來自Discreet Log Contract,我們會在文末談到它。
另一個選擇是使用OmniLayer,其中一個有意思的專案是Tradelayer。這個專案嘗試在比特幣上實施去中心化衍生品市場。它旨在透過多籤通道來擴充套件OmniLayer協議,以允許使用比特幣或其他發行在位元上的代幣,作為點對點衍生品交易的抵押品。
一個可能的場景是將交易者保障資金放到多重簽名的地址,並共同簽名交易和交易更新,以實現衍生品交易的結算。在這個場景下,使用者可以透過共同簽名交易事務來實現本地的利用並獲得快速執行。使用相同的方法,另外一個可能的用例是使用比特幣抵押品來發行穩定幣,方式跟MakerDAO使用Ether作為抵押品生成穩定幣DAI一樣。
借力外部幫助實現比特幣DeFi
· 在以太坊上的Wrapped BTC
實現在DeFi中使用比特幣的截然不同的方法是利用其他網路,諸如以太坊或Cosmos。由於大多數DeFi專案現在都在以太坊上執行,因此找到在以太坊上使用BTC的方法似乎合乎邏輯。
最簡單的辦法是發行基於比特幣的ERC20代幣(WBTC),這樣就能在以太坊的DeFi專案上使用或者在以太坊的去中心化交易所上交易。用來發行WBTC的BTC需要放在由專案託管提供者的多籤錢包中。截止到2019年7月,發行了540個WBTC,在BTC的流通供應中,只佔非常非常小的部分。
儘管WBTC可能方便在DeFi中使用BTC,但它自身依然有些重要缺陷。首先而且最重要的是交易對手風險,用來質押的BTC需要由中心化的機構來儲存,而它會面臨駭客攻擊。其次,引入中介方來保管BTC在某種程度上並不符合DeFi的理念 。最後,在DeFi上使用BTC/WBTC,使用者需要用ETH支付費用,這是很多比特幣的粉絲不願意做的。
· 利用Cosmos
Cosmos等跨鏈專案,為比特幣這樣的加密資產帶來引入DeFi的新機會。比如,Cosmos協議定義錨定區,其中的資產(發行在Cosmos)可以錨定到其他區塊鏈資產如比特幣。在這些區,將智慧合約功能新增到錨定資產是可能的,並受益於更快的最終性。
這個方法也獲得一些硬核的比特幣支持者的支援:透過這種方法,比特幣依然可以維持原生代幣來支付費用,並使用錨定區。比特幣支持者可以在錨定區質押其錨定的BTC,以處理該區的交易,並索取該區的交易費用。從這個意義上看,比特幣網路將受益於這項新技術,而無須依賴其他資產。這與WBTC形成了鮮明的對比,WBTC需要用ETH去支付費用,或與其他DeFi協議互動。
值得一提的是,利用Cosmos的zone來實現比特幣DeFi依然在開發中,並且有一系列的秘密專案正在構建。目前還無法確定這種比特幣和Cosmos之間的雙向錨定能否成功,Cosmos的鏈間通訊還沒有完成。如果這種雙向錨定需要類似WBTC這樣的託管服務,或者像聯盟側鏈那樣需要一些驗證者來執行錨定,那麼,在Cosmos上的比特幣區跟其他的解決方案不會有太大的差別。
除了正在為比特幣構建此類系統的專案之外,我們還看到人們使用Cosmos將DeFi帶入其他資產(如Kava Labs)的濃厚興趣。如果這些努力取得成功,在DeFi中使用BTC的障礙會極大減少。這方面的成功能夠為錨定區帶來足夠的流動性,並透過吸引足夠多的驗證者來保持合理的去中心化水平。
關於擴大比特幣DeFi功能的研究
· MAST(Merkelized Abstract Syntax Trees)
目前形態的比特幣網路,由於程式語言Script的原因,智慧合約受到了非常大的限制。指令碼語言並不是圖靈完備的語言,意味著它無法用來編寫通用程式。不過,它依然可以用來實現一些智慧合約功能。這是透過P2SH和 SegWit地址實現的。透過這兩者,一筆交易只有在滿足特定條件的情況下才會被花費。它的問題是,具有多重條件的複雜交易會讓空間非常非常大,這讓他們使用起來很貴。
因為這些原因,有人提出在比特幣中實施MAST協議。MAST是針對P2SH功能的擴充套件,它將使其在複雜條件下進行比特幣交易更便宜、更可行。
MAST有顯而易見的好處,它透過節約區塊空間來提升比特幣網路的可擴充套件性,而不那麼明顯的好處是它可以實現某些比特幣DeFi用例。例如,如果我們假設有一個去中心化價格預言機能夠運轉,那麼MAST就可以實現利用BTC作為抵押品的去中心化借貸、甚至是去中心化的穩定幣發行。
下面的圖表展示了利用MAST的去中心化借貸場景的可能決策樹。可以將貸款結算所需的一系列條件都編碼進贖回指令碼,並雜湊為MAST。MAST地址能保證貸款的公平執行,並且如果貸款人沒有按期償還貸款,或者抵押物價值低於貸款本息,貸方會得到抵押物。
· DLCs(Discreet Log Contracts)
另一個擴大比特幣網路DeFi能力的研究思路是Discreet Log Contracts(DLCs),它由麻省理工的DCI(藍狐筆記:DCI是Digital Currency Initiative,數字貨幣倡議組織)的Tadge Dryja發起。關於Discreet Log Contracts,一個簡單的解釋是讓雙方建立期貨合約的一種方法,該合約只是押注資產的未來價格。
DLC要求雙方選擇一個或數個預言機,在他們建立合約前公開廣播資產價格。在合約確定時,交易雙方的任何一方都能利用預言機簽署的公開廣播資訊來結算合約並索取其收益。DLCs利用Schnorr簽名來隱藏合約細節,這保證了預言機無法操控合約的結果。DLCs利用與閃電網路類似的技術,它有可能將DCLs整合到閃電網路通道。
結論
自從2018年以來,關於DeFi協議已經產生了很多討論。儘管以太坊被認為是DeFi的領導者,但作為流動性最好的加密貨幣,開發者和投資者們已經將目光瞄準了潛力巨大的比特幣DeFi。
其中巨大的利益推動著很多開發團隊嘗試去找到最好的實現方法。儘管這會給比特幣和以太坊等眾多智慧合約平臺之間帶來更多的競爭,這樣的競爭是非常有必要的,它利於進步,利於實現去中心化金融系統的願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