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福布斯新聞透露,中國人民銀行將在未來幾個月內向七家機構發行國家支援的加密貨幣,其中包括全球最大的銀行——中國工商銀行、全球第二大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中國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聯、以及國內最大的兩家金融科技公司阿里巴巴和騰訊。而參與央行數字貨幣開發的訊息人士透露,上述七家機構會在數字貨幣/電子支付(DC/EP)釋出時接收新資產。該訊息人士稱還有一家機構也會獲得央行發行的央行數字貨幣,但拒絕透露這家實體的名稱。
對此,知名區塊鏈媒體《金色財經》採訪犇睿資本董事總經理吳鵬飛,就福布斯相關新聞進行解讀。
1、今日媒體訊息指出,中國銀聯、騰訊、阿里巴巴等8大機構將首先獲得央行數字貨幣,請問您對此如何看待?
首先經求證,這則訊息的準確性有待考察。發揮商業機構的技術和運營資源,是央行數字貨幣的既定戰略路線。從相關新聞媒體提到的工、農、中、建以及銀聯、騰訊、阿里來講,這則訊息又具備了一定的合理性,因為這裡既包括了國有大型銀行,也吸納了支付巨頭。
2、如果從“數字貨幣兌換機制”、“數字貨幣的儲存和使用”、“數字貨幣與電子貨幣協調執行”等具體細節剖析,8大機構率先獲得央行數字貨幣的邏輯是?
首先我們要了解數字貨幣設計上就是雙層運營體系,即央行先將數字貨幣兌換給商業銀行,再由商業銀行兌換給公眾,這也符合我國目前的二級銀行體系。在數字貨幣設計裡,央行主要控制數字貨幣的底層技術標準、核心的加密演算法和公私鑰體系,並控制著區塊鏈上的唯一中心化管理許可權,而商業銀行和支付機構則有可能透過錢包等豐富的應用生態去推廣到普通公眾手中,因為央行如果直接面對公眾的複雜性將帶來很大的挑戰,另外一點是,數字貨幣本質上是金融脫媒的,如果不設計雙層的運營體系,將危及商業銀行的基礎金融系統。
3、訊息指出,該數字貨幣可能會在11月11日推出,這是否會在深圳進行試點試用,具體將在產業發展、金融市場產生哪些聯動效應?選在雙11推出(購物節)的原因有哪些?若8大機構率先獲得央行數字貨幣,這對於目前的大眾日常生活將帶來怎樣的改變?
首先我們要了解兩點,一是央行數字貨幣是進行M0替代,即現金的替代,二是設計的應用場景是面向零售業。所以,不管是雙十一購物當下最大的線上購物場景,還是在深圳進行線下零售的推廣,都是非常好的手段,能夠將數字貨幣在短時間內透過應用場景,深入人心。
對於央行來講,其實很重要的目的是解決商業銀行的信用擴張。在傳統的中心化資料庫模式下,央行是很難調控商業銀行的貨幣乘數的,但是如果央行發行的數字貨幣首先替代了現金,再發展成基於數字貨幣的各種銀行業務,那貨幣的歸屬、流動將能被完全檢測,這無疑就加強了貨幣的調控能力,也能在數字貨幣上衍生更多之前無法做到的金融創新。
對於大眾生活來講,我覺得首先是一個認知的升級。選擇銀聯、騰訊、阿里等作為發行渠道,主要因為這類是支付巨頭,擁有龐大的使用者群體,幾乎覆蓋了全國絕大部分使用者群體。同時,大家終於明白你的支付寶、微信支付賬戶裡的錢,實際上不能稱為你的現金,是能被阿里和騰訊佔用做其它金融業務的。而數字貨幣是人類第一次不透過銀行能這麼方便得持有現金,你很難想像身上或家裡放著幾百上千萬現金,但是數字貨幣很容易能做到這點,它是完全屬於你的現金,只不過電子化了。如果選擇電子貨幣進行交易時,交易雙方是匿名的。從一個無現金社會升級為有電子現金社會,這是普惠金融的發展,我覺得未來還會帶來更多意想不到的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