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市場有許多“扶不起的阿斗”,但同時也有不少幣種逐漸亮出強勢且穩定的上衝勢頭。
彭博社撰文指出,對於在幣市激盪沉浮的投資者來說,首先要做的便是果斷捨棄那些不可雕琢、容易暴雷的“朽木”,並找尋更具潛力的幣種取而代之。
如何辨明“朽木”幣種?
許多幣種並不具有足以支撐其幣價的基本面,需要投資者冷靜地進行分析判斷、去粗取精。
彭博社文章稱,第一類不值得投資的“朽木”是那些在2018年熊市蔓延時不堪一擊,很容易就丟盔棄甲的幣種。這些“朽木”總計有211個,在2017年11月底共佔加密貨幣總市值的21%,其中名字叫得響的大幣種包括ETH、LTC、TRX、ADA和DASH。
據其稱,這些幣種的技術面很強,但在市場處於底部時卻難以博得投資者的信任和支援。雖然加密貨幣市場基本已迴歸至2017年11月的水平,但整體而言,這一梯隊的幣種跌幅仍達25%。如果熊市再次來襲,那麼這些幣種很可能最先被投資者拋棄。
第二類令人堪憂的“朽木”幣種是那些在2019年幣市反彈中沒能維持足夠市值的幣種。
這類幣種共計534個,在2017年11月底共佔加密貨幣總市值的13%,其中包括XRP、XLM、XMR、MIOTA和NEO等市場關注度頗高的幣種。
Ripple和Stellar都是側重於跨境支付和交易的區塊鏈,Monero屬於具有較高行業關注度的主流隱私幣之一,而IOTA是專為物聯網設計的去中心化加密貨幣,NEO則是以智慧合約為基礎的網路。但在2017年以來的監管發展程序中,這些幣種已越來越居下風。
彭博社文章表示,Monero已不能稱為一個良好的投資標的,而另外四個幣種則面臨其他由傳統公司開發、且與監管機構維繫良好合作關係的區塊鏈的激烈競爭。
第三類“朽木”幣種共有123個,同樣在2017年11月底佔加密貨幣總市值的13%,其中包括BCH、BTG、ETP、HC和GBC。彭博認為,在2017年12月幣市達到巔峰狀態前,這些幣種就早早被投資者拋棄了。整體而言,這些幣種自2017年11月以來暴跌了77%。
最後一類“朽木”是在2017年12月市場狂熱期湧現的111個幣種,其巔峰時期的市值最高達到250億美元,但如今其總體市值不足10億美元。基本都是些不值得一提的小幣種。
誰是“王者”?
將以上“朽木”幣種一一排除,剩下的還有佔據幣市半壁江山的五大“王者”幣種。它們不僅在2017年12月牛市巔峰時充分施展了抱負,在2018年底熊市低谷期仍儲存良好的實力,且趁著幣市回暖的東風快速恢復元氣。
這五大幣種即BTC、EOS、BNB、BAT和FRC。
彭博社文章指出,這並不意味著時至今日它們仍然屬於絕佳投資標的。但事實證明,無論巔峰或低谷,這些幣種都韌性十足,擁有強勁而穩定的上漲動力。
尋找“後起之秀”
彭博社還指出,那些在幣市巔峰後湧現出的幣種極有潛力成為新的投資標的。
據不完全統計,這些幣種多達1072個,其中最有名的包括BSV、XTZ、ONT、DAI和CRO。
加密市場風雲詭譎,對於投資者而言,有時候在幣種身上押寶就像在玩彩票,不確定性極強。但這些後起者或許也可以多加關注,說不定它們反而能成為“黑馬”,在幣市斬獲一席之地。
本文來源於:小蔥APP
商業轉載請聯絡微信(ID:xiaocongjie1)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