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推薦 | 為什麼我們期待比特幣的ETF?

買賣虛擬貨幣

ETF這玩意兒已經等了好幾年了,它到底有什麼能耐讓我們這麼期待它?

文 | 陳威廉

來源 |  威廉閒談

昨晚的ETF審批,如每個人所料,還是沒透過,下回再繼續期待吧。不過昨晚有個有趣的事情值得聊一下,那就是昨天看到有評論說,為什麼人們期待ETF?難不成他們自己不會買比特幣嗎?

答案是:是的,他們自己就是不會買。

當然,這個不會買不是真的是他們都傻到不會下載coinbase這樣的軟體,而是他們認為直接買比特幣有很大的風險,並且持有也是一個麻煩的事情。大部分機構投資者和個人投資者,就是需要有人來幫他們買比特幣。

雖然有點反直覺,但是你還別不信。如果我告訴你,有一個機構就憑著“幫別人買比特幣”這個生意就賺了快一個億美金,你信嗎?如果你看過我的微博之類的,應該知道我說的是哪家,就是灰度。

灰度是最為知名的比特幣信託提供方,他們的信託產品叫“GBTC”,可以直接Google到,並且也經過了SEC的稽覈,可以說也不存在監管風險。

大家看到的13.13美金是每份信託的價格,而灰度的每份比特幣信託代表著0.00098425BTC。大家簡單地心算一下,也知道這個信託有比較大的溢價。

我第一次發現這玩意兒是覺得很神奇,買過來比特幣,一個比特幣拆成一千份,賣成一個信託產品給客戶,居然還有溢價?而且居然還收2%的管理費?

是的,就是這麼神奇,而且這玩意兒還是很搶手的:

其實從灰度這麼好的市場表現我們可以看出,美國主要的成熟投資者和機構投資者看來不太喜歡直接買比特幣,寧可買過了一手的灰度GBTC ,為什麼?

其實很多人是想投資比特幣的,需求和熱情都有,只是他們需要他們信任的機構和資本給他們提供服務,直接買比特幣這事兒在傳統觀念裡被妖魔化得太嚴重了,很多人都覺著自己去買比特幣很容易被騙。

我在之前富達進場提供託管服務和Bakkt開門做生意的時候我都講過,投資者們都是有比特幣的投資需求的,但是目前我們的三大對他們來說還是野路子,哪怕是Coinbase這樣的對他們來講也是野路子,他們喜歡高盛、摩根大通、富達、紐交所等等來給他們提供比特幣的購買服務,哪怕貴點也沒問題。

這個情況其實不止美國,海內外都一樣,我們國內其實情況還要更嚴重一些。所以還是希望傳統機構多多進場,提供比特幣購買服務。

那你可能要問了,為什麼他們要進來提供這樣的服務呢?理論上來講,傳統金融機構應該都不太喜歡比特幣這個這麼新鮮的東西才對。

其實原因也很簡單,因為“幫別人買比特幣”這個業務,估計會成為未來挺掙錢的金融業務,畢竟灰度已經從裡邊兒賺了小一個億美金了,而且目前溢價率那麼高,足以說明仍然是出於“供不應求”的狀態。

事實上,灰度說他們的投資者有60%是機構投資者。對於機構投資者來講,投資最重要的是什麼?是資金安全。如果你管理著一個基金,或者任職於一個基金,那麼當你做出投資比特幣的決定的時候,你會選擇去幣圈的交易所買比特幣嗎?我覺得很難做出這樣的決定,客戶也會覺得不靠譜。

因為這相當於你拿著機構的錢去了一個不受監管的地方,如果你買了幣然後提自己錢包去了那不是搞笑了?其實這就是很多大基金目前還無法真正投資到比特幣裡面來的原因,因為他們在等一個機會,那就是傳統交易所能提供比特幣購買服務,傳統金融服務商能提供比特幣託管憑證服務。

我們所謂的“機構投資者”大部分時候意味著他們是在幫客戶做投資,那麼資金安全,並且是“看得見”的安全,是最為關鍵的。這也是為什麼我們認為目前比特幣還遠沒有得到大規模的機構投資,儘管我們有理由相信比特幣已經在很多機構的關注名單裡,隨時打算加入資產配置裡。

這也是為什麼我們需要比特幣的ETF,因為它能開啟一扇門,這扇門的門外都是瘋狂往裡探頭卻被一道門堵住的嗷嗷待哺的投資者,只要開門,他們就能衝進來。

我總覺著,2020年的場外投資者的激情需要一個主要是事件來開啟潘多拉魔盒,放出比特幣的大牛市。17年是CME,今年或者明年會是什麼?納斯達克?紐交所?倫交所?ETF?

還是拭目以待吧。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