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央企已用上區塊鏈!2020年會成為區塊鏈風口嗎?

買賣虛擬貨幣

2020年會成為區塊鏈風口嗎?3月18日訊息,央企國家電網的子公司國網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在疫情期間,依託可信區塊鏈公共服務平臺,全面推進了區塊鏈技術在物資採購、金融服務和專案管理等場景的應用,助力企業復工復產。而作為復工復產的先鋒軍,3月初時,國資委監管的央企復工復產率便已超90%,在央企的帶動下,中小企業復工復產率也在穩步提升。

同時,央企作為產業“火車頭”的帶動力,也作用於區塊鏈領域,央企參與的區塊鏈正在協同產業鏈的中小微及服務機構快速上鍊。中國鏈網的雛形已經顯現。

互鏈脈搏在去年春季時便有梳理央企的區塊鏈行動 ,當時的97家中央企業中,有近五分之一的企業發展區塊鏈。時隔近一年,又經歷了“1024”,互鏈脈搏統計,當前的96家央企中(截至2019年12月,國務院國資委管理),已有32家明確涉足區塊鏈領域,佔比升至三分之一。

2019年下半年央企大舉進軍區塊鏈,半數涉足供應鏈金融

互鏈脈搏觀察到,2018年央企在區塊鏈領域以探索和嘗試為主。但到2019年,央企更多的參與到區塊鏈的應用實踐中,特別是“1024”後,央企成為“國家戰略”執行的重要力量。

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央企已開始設立區塊鏈子公司。2019年8月,國家電網公司在央企中率先成立了區塊鏈專業公司——國網區塊鏈科技有限公司。子公司的設立不同於專案、部門、小組,其本身就需承擔起業務發展的責任,且子公司的發展還關乎到母公司的盈利考核情況,此舉已經說明央企將區塊鏈看做一個產業。

不僅如此,2019年,央企在區塊鏈應用落地方面也實現了較大的突破。

落地專案中,央企參與最多的便是區塊鏈供應鏈金融。我國實業類央企的主營業務領域較為廣泛,但在探索區塊鏈時,企業重點聚焦的仍是金融方向,尤其是有望率先產業化的供應鏈金融方向。互鏈脈搏統計,當前涉足區塊鏈的企業中共有16家央企參與了區塊鏈供應鏈金融專案的建設。

就在上個月,2月24日時,中糧集團有限公司旗下的中糧信託便上線了供應鏈金融服務平臺。據悉,這一供應鏈金融服務平臺是由騰訊旗下公司,利用區塊鏈等技術為中糧信託打造。

且在2019年時,央企的區塊鏈供應鏈金融實現了爆發式發展,專案集中落地。

2019年3月,原央企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CSIC,現被整體劃入央企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的子公司中國船舶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與上海銀行簽署了供應鏈服務合作協議,一同為CSIC上游供應商開發基於區塊鏈的線上供應鏈融資平臺。

同年8月,國家電網在央企中率先成立了區塊鏈專業公司——國網區塊鏈科技有限公司,並開展了“電e貸、電e票”等區塊鏈+供應鏈金融的業務;9月,中國華能集團公司旗下的華能智鏈與華為合作,搭建了以區塊鏈技術為底層支撐的供應鏈金融服務平臺(“能信”平臺);同月,攀鋼集團(鞍鋼集團子公司)旗下的智慧供應鏈金融服務平臺正式啟動,成為中西部地區首款基於核心企業的區塊鏈供應鏈金融服務平臺。

2019年12月時,中國中車、中國鐵建、國機集團等11家央企,聯合金融機構、地方企業成立的中企雲鏈,釋出了基於區塊鏈的供應鏈金融應用產品“雲存證”,旨在推動單一供應鏈金融平臺生態邁向聯盟生態。

而央企之所以首要探索區塊鏈供應鏈金融領域,其實與其所承擔的企業責任和所擁有的發展優勢相關。從責任角度看,央企不會太關注短期利益,但發展求穩,央企的區塊鏈嘗試往往會率先應用於非核心業務上,而已有較多先行者探路、前景可預判的供應鏈金融領域便成為首選。

從優勢角度看,相較於其他企業,央企具有更大的影響力、更豐富的資源,在區塊鏈供應鏈金融這一賽道上,能夠將央企的資源轉化成供應鏈上的能量,賦能更多企業。

而在2018年時,中國交建、寶武集團也已對區塊鏈供應鏈金融展開探索,並廣泛應用於自身的供應鏈體系。

同樣是金融領域,央企不僅廣泛參與了區塊鏈供應鏈金融專案,更有涉足資產證券化業務。

早在2017年時,中國華能集團旗下的華能信託便與百度金融、佰仟租賃等合作方聯合發行了區塊鏈技術支援的ABS專案;2019年11月,攀鋼集團發行了惠信供應鏈定向資產支援票據(“ABN債”),此債券是運用區塊鏈技術穿透服務產業鏈多級客戶的資產證券化專案;同年12月,寶武集團首單區塊鏈ABS設立,是中國寶武及旗下的歐冶金服應用區塊鏈技術,首次面向公開市場輸出產品和服務模式。

此外,同金融領域中的供應鏈金融一樣,在政務領域中也展現出較強產業化潛質的區塊鏈電子發票方向,也是央企發展的重點方向。

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旗下的上市公司航天資訊,就曾表示,電子發票已成為其區塊鏈技術的主力應用。且近日在回覆投資者提問時,航天資訊還表示,中標工信部關於區塊鏈電子發票的示範應用專案後,已按照專案推進的指導意見,完成了系統的設計與研發工作,並在部分地區進行了試點工作。

另在2019年1月時,中國南方電網有限責任公司旗下的南網電動汽車公司在深圳開出了全國首份充電電費區塊鏈電子發票;同年4月,招商局集團有限公司旗下的招商港口在蛇口集裝箱碼頭上線了中國港口第一張區塊鏈電子發票。

除金融、稅務方向之外,與央企本身業務結合較為密切的是區塊鏈能源方向。事實上,能源央企也一直是央企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現有的96家中央企業中,能源央企佔到四分之一。因而推進能源類區塊鏈應用的專案也較多,在當前統計到的央企區塊鏈專案便有6個涉及能源業務。

底層鏈建設提上日程,國家“鏈網”雛形初現

在央企區塊鏈應用探索逐步鋪開的同時,底層基礎平臺的建設也被提上了日程。截至目前,2020年便已有2家央企提出了建設區塊鏈底層平臺。

今年2月份時,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旗下的中國船舶工業系統工程研究院,與紙貴科技達成了合作,雙方將一同完成“面向資料共享的區塊鏈底層平臺”的研究和開發工作。

此外,據華潤集團守正電子招標平臺2020年3月初的公告顯示,眾享位元中標了華潤集團旗下潤聯軟體系統(深圳)有限公司的“華潤鏈區塊鏈基礎鏈建設”專案。

而在此之前,中國電子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的子集團中國網安、國家電網、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旗下的航天資訊等,也均有在推進區塊鏈底層平臺的建設。

對於底層平臺建設的需求,其實是央企對於打牢國家區塊鏈發展根本的需求。中國的區塊鏈發展不同於國外,我國區塊鏈的推進更像是“自上而下”的改革,央企處於這個過程中較為根基的一環。

各行業央企對於區塊鏈底層平臺的探索,將促進石油石化、通訊、電力、交通運輸等多行業區塊鏈基礎設施、區塊鏈網路的形成。這構築了中國區塊鏈“鏈網”在行業垂直領域的鏈條。

互鏈脈搏梳理,除11家央企參與的中企雲鏈外,當前,另有數十家央企參與了6項行業區塊鏈聯盟。且這些聯盟、平臺的建設同樣集中在2019年下半年。

2019年7月,中遠海運集運與全球領先的航運管理軟體解決方案供應商CargoSmart在內的9家航運業運營商,簽署了全球航運商業網路(GSBN)服務協議,建成了航運業首個區塊鏈聯盟。

2019年8月,中遠海運港口所屬廣州南沙港務海港碼頭公司,同中科院、中航科技有限公司等合作研發的“粵港澳大灣區南沙智慧港口區塊鏈平臺”上線並開放試用。

同期,中國國新控股有限責任公司攜手中核集團、航天科技、中國石化、中國海油、南方航空、中國五礦等51家央企共同發起設立了央企商業承兌匯票互認聯盟。聯盟搭建的商業票據流通平臺“企票通”,便是透過區塊鏈技術促進央企商票安全高效流轉。

2019年9月,中化集團和中國石油集團等8家中外公司組成財團,籌集了1500萬美元資金,用於搭建支援石油貿易的區塊鏈平臺。

其後10月份,國家資訊中心牽頭,連同中國移動等單位,發起並建立的區塊鏈服務網路(BSN)開啟內測,並將於2020年4月正式上線商用運營。該網路旨在提供一個可以低成本開發、部署、運維、互通和監管聯盟鏈應用的公共基礎設施網路。

11月訊息,首都機場與國際航空電訊集團、國航、東航、上海機場將共同探索基於區塊鏈技術的專案。

上述區塊鏈合作聯盟,尤其是企票通、區塊鏈服務網路(BSN)等平臺,促成的是鏈與鏈之間的互動,形成了“鏈網”橫向互動的鏈條。

基於區塊鏈基礎平臺、區塊鏈合作聯盟的發展,當前我國“鏈網”縱深方向的基本框架已現雛形。而在此基礎上,未來地方政府諸多政務專案若上鍊,將成為這一“鏈網”間更為密集的節點,可將網路縱深方向更為緊密的結合在一起。

央企區塊鏈發展輻射中小企業

從應用到底層平臺,央企的區塊鏈發展,不僅作用其自身,同樣輻射了產業鏈上下游的中小企業。

一方面,央企的區塊鏈專案,直接服務於中小企業等主體。

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國家電網、中國華能集團公司、攀鋼集團等央企的區塊鏈供應鏈金融專案,便是旨在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題,為其發展助力;航天資訊承建的廣東省惠州市惠城區智慧政務一體化商事登記秒批系統,則是幫助企業便捷完成商事註冊登記。

另一方面,央企專案的發展,也會自然而然的帶動區塊鏈這一鏈條上中小企業的發展。

如近年在農業方面實現落地的“中糧鏈橙”,該應用是中糧集團運用區塊鏈技術的特性賦“信”於農作物。區塊鏈在防偽溯源方面給企業帶來了巨大經濟效益,助力贛南臍橙品牌相關企業的發展。

以及此前,中國保利集團旗下的中國食品工業(集團)公司,與中華思源工程扶貧基金會、優質食品企業、多家食品資訊追溯公司共同建立了中國食品鏈,該鏈由多中心化地方監管機構共同維護,一定程度上也帶動了鏈條上相關食品企業的發展。

當前,已可見央企對中小企業的區塊鏈輻射力,其在2020年的推進值得進一步關注。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