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家世界500強中國公司,46家涉足區塊鏈,行業遍及銀行、能源、汽車、地產……

買賣虛擬貨幣


今年以來,流向區塊鏈領域的頭部資本很直觀地變多了。各行各業的巨頭甚至寡頭企業著手投資區塊鏈領域。他們有的先發制人,有的後起之秀,有的經歷了態度反轉,從禁止到解禁,從消極到主動投資。


編者按:本文來自 BiaNews (ID:bianews8),星球日報經授權轉載。

近來,“區塊鏈”熱潮席捲全球,成為資本青睞的投資新風口,我國區塊鏈產業正處高速發展階段,創業者和資本不斷湧入,加速了區塊鏈技術的成果落地。

而隨著上市公司半年報披露接近尾聲,國內資本市場佈局區塊鏈的脈絡也逐漸清晰。

其實早在區塊鏈進入公眾視野之前,許多上市公司就對這塊新高地進行了佈局,不僅應用於供應鏈金融和貿易融資等金融領域,同時也向醫療、文化、電力、農業等實體產業滲透。

國家電網:先行一步 申請相關專利

美國《財富》雜誌7月釋出了新一期世界500強排行榜,中國公司上榜數量達到了120家,其中有46家不同領域企業都涉足區塊鏈。

其中國家電網已經先行一步,2017年11月就向中國國家智慧財產權局提交了一項名為“關於區塊鏈的電力交易管控方法及裝置”的專利申請。

此項專利旨在克服能源網際網路中心化機構管理方案中執行成本高、安全性差以及使用者隱私難以保證的問題。

2018年5月,國家電網公司科技專案《區塊鏈技術在能源網際網路的應用研究》中期督導會在杭州舉行,國家電網原副總工程師李向榮領銜的督導專家組認為:該專案執行情況良好,研究進度符合計劃進度安排,技術路線符合任務書要求,階段性考核指標全部完成。

銀行業:全面部署區塊鏈

7月,福布斯公佈了全球佈局區塊鏈技術的50家上市大型公司排行榜,其中中國工商銀行拔得頭籌,中國建設銀行緊隨其後,中國農業銀行躋身第五,凸顯了中國銀行業在區塊鏈資本領域的活躍。

中國工商銀行在今年1月已經提交一份關於區塊鏈技術的專利申請。該專利利用區塊鏈技術將參與及結構作為分散式網路中的節點。當使用者發起交易請求時,會觸發智慧合約。

工行利用此區塊鏈平臺是想要對其自身在金融流通、跨境支付和本身支付結構的改變。

中國建設銀行最早從2016年就開始研究並嘗試區塊鏈技術。

建行在2017年1月、12月,2018年1月分別落地的跨行區塊鏈付費交易業務入選了工信部《2018年中國區塊鏈產業白皮書》區塊鏈應用經典案例。

中國農業銀行董事長周慕冰7月中旬撰文表示,農行要提升金融科技軟實力,把金融科技人才隊伍建設作為人力資源改革重點,加快培養一批懂科技、懂業務、懂管理的複合型人才,積極開發儲備移動互聯、雲端計算、大資料、區塊鏈、人工智慧新技術,搶佔金融科技制高點。

中國農業銀行日前已正式印發該行的“金融科技創新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將“打造一個平臺”,即全行統一的金融科技服務平臺。

“全面提升六項基礎能力”,即全面提升區塊鏈、人工智慧、移動互聯、大資料、雲端計算、資訊保安等金融科技關鍵技術應用能力。

“逐步深化八大領域應用”,即逐步深化智慧“三農”、智慧零售、智慧網金、智慧資管、智慧信貸、智慧運營、智慧案防、智慧辦公等業務領域應用。

中國銀行的區塊鏈部署涉及面最廣,其應用場景多達6種:數字錢包、貿易融資、房屋租賃、公益扶貧、跨境支付和數字票據。

除了跨境支付和數字票據處於測試(成功)階段,其他場景均已有成功案例,或已推出真實產品。

目前,中國銀行已上線區塊鏈電子錢包APP,推出自有“公益中行”精準扶貧平臺,貿易融資應用,還與匯豐銀行合作開發了一款區塊鏈抵押估值共享系統。

今年4月,中行雄安分行與螞蟻金服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將繼續透過區塊鏈技術在雄安住房租賃相關領域開展合作。

中國銀行CIO劉秋萬表示,中行在其年度營業預算中,將把對一系列金融科技工具的投資比例提高至超過1%。他說,中行已經在12個專案中試點區塊鏈的技術應用,到今年年底將完成雲端計算、大資料和人工智慧平臺的打造。國際資料集團估計,今年全球企業在區塊鏈軟體方面的開支將達到21億美元,是去年的2.2倍。

交通銀行科技部門和國際業務部門近年來持續對區塊鏈在國際業務領域的應用進行研究,確定國內信用證為中國銀行卯一金融領域首批應用場景之一。

2018年6月,交通銀行首筆區塊鏈國內信用證開立和通知業務在上海市分行和揚州分行之間進行,標誌著交通銀行在金融科技創新和服務實體經濟方面又邁出了一步。

招商銀行附屬全資子公司招銀國際金融有限公司於7月宣佈,開始對區塊鏈領域進行戰略投資佈局,並於短時間內透過旗下基金在該領域完成了多筆股權投資交易。

此次戰略投資佈局不僅是財務上的投資,也會促成被投專案與招商銀行或者招銀國際的合作。

中國平安:重視技術佈局

中國平安保險在2017年年初就已推出基於區塊鏈技術的BaaS平臺。該平臺用於解決分散式系統中資料同步的問題和資料放在共享的分散式平臺中的安全問題。

近日,中國平安集團釋出《平安智慧城市白皮書》,回顧其正式提出智慧城市十年來的建設歷程,闡述了平安的智慧城市整體框架。

白皮書稱,目前平安“掌握了一大批核心專業技術”,更加有底氣邁向這一領域。

此外,白皮書還稱平安的五大核心技術為生物識別、大資料、人工智慧、區塊鏈與雲平臺,已達全球領先水平。

此前,平安集團還與日本SBI集團建立合資公司,將中國金融科技引入日本,出資比例SBI控股集團60%、平安集團40%。

至2017年底,壹賬通金融科技已向468家銀行和1890個金融機構提供金融科技“SaaS平臺”。具體來說,平安集團採用能讀取面部微表情的生物測定技術、AI、區塊鏈以及雲技術,服務於於金融機關的銷售擴大、強化風險管理、改善顧客服務等方面。該公司已於2018年初開始向香港及東盟各國銀行提供服務。

據中國證券網訊息,2018年上半年中國平安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580.95億元,同比增長33.8%。透過及時有效的投入,區塊鏈已經成為了平安集團的核心技術支撐。

平安透過智慧認知、人工智慧、區塊鏈、雲等四大核心技術支撐,金融服務、醫療健康、汽車服務、房產服務、智慧城市五大生態圈建設,將深度聚焦金融科技和醫療科技兩大領域。

鴻海精工:重視國際專案投資

鴻海精密工業是富士康在中國臺灣的上市公司,2018年初,鴻海精密就致力於投資一家專注於區塊鏈領域的商業銀行Digital Galaxy,該銀行主要業務包含加密貨幣交易、本金投資和諮詢。

富士康加碼虛擬貨幣銀行的行為,足見其對區塊鏈和數字貨幣行業的重視程度。

而近日,富士康HCM資本執行合夥人李仁杰也透露,HCM資本從兩年前就開始在美國投資區塊鏈和資料相關的公司。富士康集團也在進行區塊鏈的應用佈局,將區塊鏈技術應用到集團的供應鏈以及金融服務方面的一些場景裡。

三大通訊運營商:牽頭成立區塊鏈電信應用組

據中國國家智慧財產權局的專利申請顯示,中國行動通訊集團公司於2018年6月5日公佈了兩份與區塊鏈相關的發明專利申請,一份名為“一種基於區塊鏈技術的學習記錄儲存的方法和裝置”,專利申請時間為2016年11月28日;另一份名為“一種流量控制方法及網路裝置”,申請時間為2016年11月30日。

7月,由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聯合牽頭的可信區塊鏈電信應用組正式成立,該組織的目標是建立一個值得信賴的區塊鏈團隊,來探索區塊鏈技術在訂單管理、合同管理等方面的應用與解決方案。

華為:釋出區塊鏈白皮書

華為在今年年初時就在與多方機構積極溝通,欲推出一款區塊鏈手機,能夠運用基於區塊鏈技術的應用。

據悉,該手機擁有自己的金鑰,可充當數字錢包來存放比特幣和以太幣。它還支援‘去中心化應用’,支援區塊鏈遊戲《迷戀貓》,價格方面,售價將超過999美元,約合人民幣6690元。

在今年4月的2018華為分析師大會(HAS2018)期間,華為雲BU總裁鄭葉還發布了詳細介紹華為雲區塊鏈技術BCS的《華為區塊鏈白皮書》。

然而,日前卻出現了華為區塊鏈手機或將無緣中國大陸地區的訊息,7月,華為的專案主管Phil Chen接受外媒採訪時透露,HTC區塊鏈手機將在全球範圍內發售,但中國大陸市場可能無緣。

聯想:用手機試水區塊鏈

在今年聯想S5釋出會上,聯想集團副總裁常程表示,聯想S5是第一款區塊鏈手機。

6月5日,常程在接受騰訊《一線》採訪時表示,聯想做區塊鏈是認真的,但是發幣肯定不是我們的目標,我們考慮的是用這個技術能改變什麼。

他還說,聯想集團加入了區塊鏈開源組織,也會貢獻更多的智慧財產權。

此外,華潤集團已經與騰訊合作,共同在區塊鏈等前沿科技領域探索。

今年4月,華潤集團旗下的華潤置地還在西安城牆國際馬拉松賽上首次將區塊鏈技術應用到馬拉松賽事中,參賽運動員的比賽資料、中籤環節等資訊被錄入了區塊鏈。

2017年,海爾利用區塊鏈安全、共享的分散式技術,打造出海爾智慧合約平臺,實現智慧化簽約、履約,2018年初推出海爾挖礦冰箱。

2018年5月,海爾集團總裁周雲傑就表示,海爾智慧家庭將結合人工智慧、區塊鏈、雲端計算和大資料等前沿技術,搭建U+開放平臺,透過人機物實時互聯,為全球消賽者提供美好生活解決方案。

國資委日前釋出訊息,杭鋼集團成立100億轉型升級產業基金,主要投向雲端計算、大資料、人工智慧、區塊鏈等新興領域。

據悉,該基金以按照“1+X”架構組建,以母基金為引領,逐步帶動多個產業子基金設立和發展。母基金即杭鋼轉型升級產業基金,總規模100億元,首期60億元,主要圍繞節能環保、數字經濟、知識與技術密集型等產業進行投融資,助推新產業專案落地、資產證券化和全產業鏈佈局。子基金目前籌建的有兩支,分別為環保產業投資基金、數字經濟產業基金。

寫在最後

就像《中國證券報》所談到的那樣,雖然區塊鏈產業已由金融向實體經濟滲透,但上市公司產業應用多停留於探索研究階段,距離規模化應用仍有距離。

其中,對區塊鏈技術重視的上市公司有很多為走向困境、亟待轉型的傳統產業。不過,也有傳統行業公司已有一定的研究成果。比如能源行業,汽車行業。

《人民日報》也談到,雖然2018年以來,共有8家公司披露了13條涉足區塊鏈的告。而2017年全年,只有6條與區塊鏈有關的上市公司公告,去年同期更是隻有2家,不過梳理這些參股區域鏈的上市公司公告發現,上市公司出資金額均相對較小,所參股區域鏈公司也均為初創,尚未進入大規模、商業化應用階段,盈利能力有限。

值得注意的是,滬深交易所對於相關上市公司投資參股區塊鏈公司一直高度重視,對於多家相關上市公司均釋出了問詢函,詢問問題涉及是否向投資者充分提示風險,區塊鏈公司盈利模式以及是否存在主動迎合市場熱點、炒作公司股價的意圖等內容。

這也反應了國內區塊鏈投資的另一個面臨的問題:由於目前區塊鏈技術的成功應用較少,規則尚未明確,無法準確地預估未來是否存在因監管政策的變化而產生的風險,這也為投資帶來了一定的不確定性。

原創文章,轉載/內容合作/尋求報道請聯絡 [email protected]未經授權嚴禁轉載,違規轉載法律必究。


點選閱讀原文,下載Odaily星球日報App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