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首批金融科技“監管沙盒”應用名單出爐 區塊鏈技術備受青睞

買賣虛擬貨幣

原標題:上海首批金融科技“監管沙盒”應用名單出爐

近日,中國人民銀行上海總部發布了上海金融科技創新監管試點應用公示(2020年第一批),對8個擬納入金融科技創新監管試點的應用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

申請機構包括交通銀行、上海銀行、上海華瑞銀行等13家機構。創新應用名稱涵蓋中小微企業融資服務、區塊鏈融資服務、風險協同共享產品等,呈現金融科技多元融合特點。另外,從技術選擇方面來看,區塊鏈技術備受青睞。

零壹研究院院長於百程表示,“從上海公示首批8個創新應用來看,首先,聚焦在銀行相關業務,每個應用都有銀行的參與,這與北京的應用試點覆蓋到銀行、保險、非銀行支付等領域不同;其次,從申報主體和涉及的技術方面來看,比較交叉和多元,有5個專案都是多方合作。”

呈現金融科技多元融合特點

據悉,金融科技創新監管也稱金融科技“監管沙盒”,央行於2019年12月份在北京啟動試點工作,引導持牌金融機構、科技公司,在依法合規、風險可控的前提下,探索運用新興技術驅動金融創新、賦能金融提質增效,著力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

央行上海總部表示,上海有序推動金融科技創新監管試點,旨在實施一批金融科技創新專案,探索更具穿透性、專業性的新型創新監管工具,形成兼顧金融科技創新與安全的雙贏局面。

《證券日報》記者注意到,此次公示的8個創新應用。其中一半應用型別為金融服務,另一半為科技產品。具體來看,

4個金融服務應用分別是:

1.  基於多方安全圖計算的中小微企業融資服務(交通銀行、中國移動(上海)產業研究院、富數科技);

2.  基於區塊鏈的小微企業線上融資服務;

3.  “上行普惠”非接觸金融服務;

4.  基於人工智慧的智慧供應鏈融資服務;

4個科技產品分別為:

1.  基於區塊鏈的金融與政務資料融合產品(中國銀聯、浦發銀行、上海銀行)

2.  “信盟鏈”風險資訊協同共享產品(建信金融科技、建設銀行)

3.  “融通保”中小微企業票據流轉支援產品(興業數金、興業銀行)

4.  “易融星空”產業金融數字風控產品(聚均科技、工商銀行上海分行)。

此次公示的8個創新應用,多個專案為持牌金融機構與科技公司等聯合申請,正體現金融科技多元融合和多向賦能的特點

1.  多元主體融合

持牌金融機構、科技公司均積極牽頭申報,既有商業銀行與電信運營商、科技公司的攜手,也有四大國有銀行與旗下科技子公司的協同,還有清算機構與商業銀行的合作。

2.  多類要素融合

積極探索資訊流、資金流、物流等資源融合應用,發揮資料要素對金融業其他要素效率的倍增作用,為公眾提供便捷高效的多元化、智慧化產品和服務,提高金融服務精準度。

3.   多種技術融合

積極探索人工智慧、區塊鏈、大資料、多方安全計算等多種前沿技術交叉賦能,透過金融科技手段解決中小微企業融資面臨的資訊與信任不對稱等痛點,打造普惠金融新模式、新方法。

中國(上海)自貿區研究院、浦東改革與發展研究院、金融研究室主任劉斌指出,此次上海公示的8個創新應用將金融科技行業多元生態融合的特點體現得淋漓盡致,例如,有銀行與電信運營商和金融科技公司的攜手,也有建設銀行與旗下科技子公司協同。另外,還有多類要素融合。中國銀聯的金融資料與政務資料融合平臺,是其中的典範。

此外,還有多種技術融合。例如以大資料、分散式賬本技術、人工智慧、移動網際網路、數字證書等為代表,多技術應用。

區塊鏈技術專案備受青睞

此外,在此次上海公佈第一批金融科技“監管沙盒”應用名單,區塊鏈專案備受青睞。8個創新應用中,其中有4個專案涉及均是以區塊鏈技術為核心技術。

分別是

1.  中國銀聯、浦發銀行及上海銀行聯合申報的基於區塊鏈的金融與政務資料融合產品;

2.  建信金融科技與建設銀行聯合申報的“信盟鏈”風險資訊協同共享產品;

3.  興業數金與興業銀行聯合申報的“融通保”中小微企業票據流轉支援產品;

4.  聚均科技、工商銀行上海分行聯合申報的“易融星空”產業金融數字風控產品。

以前兩個專案產品為例,在基於區塊鏈的金融與政務資料融合產品專案應用宣告書中,該專案利用區塊鏈技術改變傳統身份認證管理方式,構建分散式數字身份管理系統,實現使用者身份的“可攜帶化”,為使用者提供更加便利的身份驗證、資料授權方式。

“信盟鏈”風險資訊協同共享產品專案應用宣告書中,顯示該專案擬正式運營時間為2020年8月1日,技術應用一欄中顯示,該專案是以聯盟鏈的形式構建分散式資訊共享平臺,有效保障資料準確性、可追溯性、實現聯盟引數、標註的共識共治,解決傳統的中心化、點對點資料共享模式下,機構間互補信任、不願共享的痛點。

於百程補充認為,“在上海公佈第一批金融科技‘監管沙盒’應用名單中,確實對區塊鏈青睞有加,在技術選擇上更具有前沿性。”

回顧金融科技創新監管試點,在2019年12月份自北京啟動試點之後,中國版金融科技“監管沙盒”不斷鋪開,監管張弛有度,並呈現出加速趨勢。

於百程表示,“金融科技業務具有網際網路化的特點,試點範圍的穩步擴大,也有利於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保持地區間金融科技發展的平衡,提供公平競爭的環境,同時也利於開展跨區域的監管和經驗交流。”

劉斌在中國版監管沙盒與國外監管沙盒對比時指出,中國監管沙盒與國外的不同主要體現在:

1.  守正創新;

2.  申請主體主要以持牌金融機構為主,金融科技公司作為聯合申請方可以共同參與試點;

3.  國內外監管沙箱試點專案存在較大差異,目前國內監管沙箱中的試點專案主要還是以銀行領域金融科技應用為主,證券、保險、信託領域較少,國外的試點專案相對多元,而且以金融科技公司試點專案為主。

未來創新應用多元化也將是大勢所趨。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