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第四季度,隨著全球股票市場經歷自2009年以來的最差季度,加密貨幣迎來了證明自身具備像黃金一樣的避風港特點的絕佳機會。但比特幣之類的加密貨幣卻表現得像風險資產,在金價反彈時下跌。比特幣的價格走勢類似於科技股,在第四季度內下跌55%。總量2100萬枚,每年產量固定,且每四年減半一次,2140年全部挖掘完畢。比特幣,自一誕生就聲稱自己為“數字黃金”,甚至比黃金都有價值,然而,2018年綜合黃金和比特幣的各項資料卻與此看法頗有出入。
日前,世界黃金協會發表報告,直言加密貨幣並非避風港。資料顯示,2018年第四季度,隨著全球股票市場經歷自2009年以來的最差季度,加密貨幣迎來了證明自身具備像黃金一樣的避風港特點的絕佳機會。但比特幣之類的加密貨幣卻表現得像風險資產,在金價反彈時下跌。人們認為加密貨幣在市場承壓時,能夠作為具有流動性的避風港來發揮避險和儲存價值的能力,但事實並非如此。
文章表示,比特幣的價格走勢類似於科技股,在第四季度內下跌55%,同時納斯達克指數下降19%
比特幣和納斯達克指數密切相關(0.69),而這在市場回撥前並不明顯。同期,金價反彈9.4%,與納斯達克指數呈強負相關(-0.73)。最後,比特幣期貨市場交易值在季度內急劇下跌,同期全球市場規模和金價均有上升(圖表2)。缺乏強雙邊市場支援,表明比特幣不像黃金,無法在金融緊張時期提供所需的流動性。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TradeBlock的最新研究顯示,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和芝加哥期權交易所(CBOE)的比特幣期貨交易量處於自2017年推出以來的最低水平。文章最後說,第四季度僅為比特幣分析提供了一個資料點,但這是重要的一點。這是自金融危機以來為數不多的真正出現市場壓力的幾個時期之一。這種情況也正引導投資者重新評估其投資加密貨幣。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2018年,標準普爾500指數和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分別下跌6.2%和5.6%。這兩個指數結束連續兩年上漲,均錄得2008年以來最大年度虧損。非小號行情資料顯示,整個2018年,比特幣暴跌約74%。
央行最新公佈2019年1月統計資料顯示,1月末我國黃金儲備5994萬盎司,較2018年12月末的5956萬盎司增加了38萬盎司。此前資料顯示,央行在時隔26個月後,去年12月首次增持黃金32萬盎司。
世界黃金協會官網也顯示,截至2018年11月底,各國央行的黃金淨購買量已經超過450噸,大幅超越2017年同期水平。具體而言,匈牙利央行在2018年出現32年來首次增持黃金,並且增加規模高達十倍,從3.1噸增加到31.5噸。波蘭央行去年也大量增加黃金儲備至35年來最高水平。2018年上半年印度、印尼、泰國和菲律賓也在時隔多年之後進入黃金市場。特別值得關注的是,俄羅斯黃金的儲備量增加速度非常快。由於不斷增持,最新的官方黃金儲備量已達到2113噸,佔外匯儲備的比重升至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