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工信部上半年釋出的《2018中國區塊鏈產業白皮書》顯示,目前我國區塊鏈產業處於高速發展階段,創業者和資本不斷湧入,企業數量快速增加,網際網路巨頭也在區塊鏈領域積極佈局,推動區塊鏈產業的發展。區塊鏈應用加快落地,將推動新一輪的商業模式變革。
今年12月,回收行業的獨角獸綠能科技,聯手國內知名主鏈迅雷鏈,嘗試結合區塊鏈技術,來解決回收行業的回收難、取信難、監管難三大“老大難”問題,為行業的深化發展帶來了一定的啟示作用。
三大痛點困擾回收行業發展
在我國,再生資源回收行業面臨兩難的發展境地。一方面,個體家庭的存量越來越大,經濟飛昇帶來的慾望產生大量消費,越來越多廢棄物資隨意處理,導致嚴重的環境問題,因此近年來國家大力提倡綠色發展,回收行業著有巨大市場空間,整體市場規模可達千億,從迴圈經濟的角度來看,廢舊可再生資源還可以挖掘出巨大的使用價值,回收可以讓價值再次進行流通。
另一方面,相比於發達國家在回收處理中探索出了適合自己國情或者地區特點的垃圾分類管理模式。我國回收行業發展緩慢,無論是資金、技術,還是人才儲備,都嚴重滯後,配套設施也不完善,整體發展水平在全球來看處於比較落後的位置。
造成這一現狀的原因很複雜,其中有社會認知因素,也有行業自身的一些的問題。比如目前傳統的回收行業中,就存在3大痛點。
其一,傳統的走街串巷收廢品的產業模式,效率低下,成本較高,無法完成少單量、多數量的廢舊品回收。由此造成回收的源頭力量弱小,僅靠回收箱、公益捐贈等方式既不能滿足大量回收處理需求,也無法實現對回收的精細化分類處理。
其二,傳統回收全以手工勞作的形式完成,全程都線上下,無法進行資料收集,既難以監管,也實現不了大資料效應。
其三,透過捐贈回收的資源部分,最終去向不清晰,導致使用者不信任,使用者回收體驗差,由此又導致無法激勵使用者進行持續捐贈回收。
新技術解決老痛點
以上三個痛點的本質,都是資訊不透明、不公開,從而產生信任缺失所致。無論是捐贈體驗,.還是回收效率,抑或是資料收集,本質上都是由於資訊的不流通、不透明造成的,因此要徹底解決這些痛點,必須先從資訊公開上入手。
綠能科技是一個廢舊紡織品回收服務平臺,目前今年12月,綠能科技聯手國內知名主鏈迅雷鏈,率先在廢舊衣物回收領域嘗試結合區塊鏈技術,解決一直以來回收難、取信難、監管難的問題。
本著從源頭減少垃圾產生,重複使用和分類再利用為原則,綠能科技首先將“回收難”的問題,透過捐贈者自動分類,下單回收來解決。捐贈者只需要一鍵預約,就有工作人員免費上門收衣。同時,綠能科技還會根據捐贈衣物的情況,將捐贈者的行為轉換為“熱力值”,讓捐贈者可以清晰地瞭解自己的行為減少了多少碳排放量。此外,累計貢獻的“熱力值”會生成一個排行榜,可以發動捐贈者身邊的人透過這種區塊鏈技術“一起保護地球”。透過這些措施,綠能科技極大地增強了使用者對捐贈的信任度和成就感,從而激勵捐贈者持續參與回收捐贈。
在“取信難”“監管難”方面,綠能科技將捐贈者從下單,到衣物再利用過程中的所有資訊都放到迅雷鏈上,由於區塊鏈技術的特性,這些資訊一經上鍊,就無法篡改,使用者的捐贈行為還將被記錄在案,在迅雷鏈上永久儲存。
據瞭解,綠能科技下一步準備透過區塊鏈技術,打通產業鏈條上的相關環節,將線下產業鏈中各環節產生的資訊全部上鍊,然後透過智慧合約來進行管理對接,既能降低每個環節的信任成本,又能提升行業整體的運轉效率。發揮區塊鏈的可追溯的特性,解決長久以來困擾整個行業的信任問題。
比如說,在傳統模式下,一名使用者捐贈了一批舊衣物,但此後他無法得知這些衣物的去向,即便得知了也難以驗證。但現在,使用者可以透過區塊鏈實時檢視這批衣物的捐贈流程和進度,而且他不用擔心資訊被認為篡改。
目前,綠能科技的區塊鏈回收模式已引發行業多方關注,未來有望推廣至其他回收領域,業界普遍認為,這一模式改善了傳統回收中的資訊透明等問題,解決了“回收難、取信難、監管難”的老大難問題,對回收行業的發展有著重要的借鑑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