鏈圈談:去中心化的本質

買賣虛擬貨幣

鏈圈談:去中心化的本質

很長一段時間,我一直質疑去中心化的現實價值。一直以來,戰場上的指揮系統很重要,一旦失靈,後果很嚴重。一個企業,上樑不正下樑歪。張朝陽,財富自由之後追求自己嚮往的自由。多年以後省悟迴歸,搜弧已經失去了主動競爭的優勢。

後來,有專家指出,與其說是去中心化,不如說是去中介化。從效率的角度來講,我自然支援去中介化。這幾天,針對幣世界的維權愈演愈烈。我想,如果沒有幣世界這個中心,這些人找誰維權。

就這樣,我從頭開始,研究比特幣和以太坊的白皮書。尋找去中心化與中心化的均衡點,洞察去中心化理念的本質。因此,有了今天分享的主題:去中心化理念的本質。

一、比特幣區塊鏈的信仰魅力

在傳統金融領域,存在兩個問題:

一是使用者擠兌金融中介,觸發金融中介破產。

金融中介如果沒有擠兌,本來能夠有效控制風險,掌控全域性。

金融中介面臨擠兌,就像面臨系統性風險,經營良好也會中*倒下。

二是金融中介利用資訊不對稱,惡意欺詐。

這在網際網路金融領域,表現比較嚴重。

資訊不對稱,本來是有價值的,但是這個價值,只屬於極少數巨頭。

紅頂商人胡雪巖,就是倒在對手盛宣懷蓄意發動的擠兌潮裡。

大清朝的經濟破產,也是類似於被擠兌。鎮壓革命的大軍即將出發,盛宣懷趕到火車站,與大軍統帥竊竊私語。大意是儘量保住漢陽兵工廠,成功保住的話,我給你多少好處。軍情緊急,盛宣懷臨別時大聲說:(一定要保住兵工廠),錢,我馬上給你轉過來。旁邊的外國記者,只到了後面這半句。於是,大力報道:大清朝國庫空虛,連打仗的軍餉都沒準備好。一時間,上至皇親國戚,下至普通民眾,都把錢取出來,存入外國銀行。這個時候,大清朝可以集結的財富就真的空虛了。

東南亞金融危機,也是因為擠兌潮。

泰國政局不穩,民眾對金融當局本來就信心不強。

一個惡意的假訊息,導致民眾紛紛取出泰銖,在匯市換成美元,造成泰銖貶值。

2007年的次貸危機,則是金融中介利用資訊不對稱,惡意欺詐。

雷曼總裁富爾德,在2006年就屢次公開叫板高盛保爾森。

次貸衍生品,不能再玩了,再玩就會出大問題。

結果高盛反而增加了頭寸,雷曼的操盤手眼紅別人賺錢,也增加頭寸。

最後,錯誤的保爾森成了財政部長。

而正確的富爾德,則背上了雷曼倒閉的罵名。

曾經高薪的雷曼操盤手們失業了,偶遇富爾德,忍不住群毆痛打。

比特幣區塊鏈,針對這兩大痛點,取得了革命性的成功。

我們都知道區塊鏈的透明性,保證了謠言沒有用武之地。

金融機構就不會因為謠言就會被擠兌。

同樣,金融機構邪惡的資訊不對稱作惡空間,也被壓縮了。

在比特幣出現之前,已經有了網路貨幣的理念。

2005年,被認為最有可能是中本聰的芬尼,整合了網路貨幣工作證明與雜湊加密管理。

但是,在實踐層面上,需要依靠一個可信計算機後端。

2008年,中本聰提出POW機制挖礦。

由礦工提供可信計算機的思路,讓網路貨幣比特幣具備了實踐可行性。

一開始,由於比特幣的獲取成本並不高,很多人都是用普通電腦挖礦。我在2009年的時候,網遊公司的產品經理就在這個層面上。

啟發遊戲開發團隊成員,思考如何在遊戲中納入這個新興的“挖礦”系統。後來挖礦成本上升,位元神教實現國際化,長鋏著手翻譯比特幣白皮書。為了降低挖礦成本,吳忌寒就研究礦機了。為了降低參與門檻,比特幣交易所出現了。

一開始的交易所,跟現在KEY的場外交易差不多。

一是技術層面上幫助買方建立賬戶。

二是提供信用擔保。

基於玩家規模效應,比特幣價格暴漲。

從0.003美元到30多美元,1萬多倍,造就比特幣第一輪牛市。

神奇的是,程式設計師花1萬個比特幣買了30美元的披薩。

一個牛市,不到1個比特幣就能買到了。

很多人,並不是因為比特幣區塊鏈而玩比特幣。

而是基於比特幣的投機效應。

關鍵是第二輪牛市的發起者,各國的金融大佬為比特幣建立法幣流通設施。

普通人是基於比特幣的投機財富效應。

金融大佬肯定就是基於比特幣區塊鏈的信仰魅力。

從2美元到1000多美元,把網路貨幣幹出了數字黃金的信仰。

從巨集觀角度看,比特幣是基於共識來執行,是跨國家概念實現去中心化的。

從微觀角度看,礦工的收益,只受共識約束,不受中心化的強者約束。

從中觀角度看,金融大佬們相信,比特幣區塊鏈免除了兩個要害問題:

一個是被對手抄後路,失去客戶的問題。

一個是被強者玩弄,被系統性風險的問題。

所以,我對去中心化的理解發生了變化:

1、去中心化不是消滅中心化,而是保證巨集觀與微觀的去中心化。

2、巨集觀與微觀的去中心化,能夠提升中觀層面中心化模式的穩定。

二、以太坊區塊鏈的信仰魅力

比特幣區塊鏈,實現了兩大功能:一是去中心化的財產證明;二是相對於黃金安保成本和運輸成本的轉賬成本優勢、相對於法幣的中心化審批排隊與額度監管的轉賬效率優勢。

比特幣區塊鏈無法實現兩大功能:一個是點對點賭博的去中心化證明;一個是財產收支明細彙總的去中心化證明。網路貨幣更進一步的應用,就是網路金融。比特幣區塊鏈無法承載網路金融需要的賭博合約和收支明細彙總,以太坊區塊鏈,就是基於這兩個需求而發展起來的。

ICO,就是收支明細彙總功能去中心化證明的一個應用。

抵押借貸,本身就是一種點對點的賭博合約。

這裡值得一提的是合約賬戶,ImToken錢包裡,觸發合約,就能領取空投。合約賬戶根本不需要人管理,智慧化,自動化,極大地提升了合約賬戶方空投使用者的系統公平(線性遞減,而不是絕對公平)和操作效率。

我曾經手動參與過私募,專案方並沒有按既定的數量打幣給我,少了很多。少了的這一部分,鬼知道是不是被手動操作的員工瞞上欺下地私吞了!

沒有了ICO,以太坊還可以為中心化的區塊鏈金融機構做收支明細彙總的記賬系統。比如機構資本,目前的機構資本,經營明細並不對股東開放(當然不會對我們開放,但是經營明細,應該對股東開放許可權,實現透明化經營),使得機構資本的管理人,仍然有很大的作惡空間。

在這個層面上,以太坊未來的主要生態,一是幫助發幣專案方(也許會轉向EOS)實現總量明細信任;二是幫助幣圈基金與投資者實現出中心化信任;三是幫助使用者個體在賭博合約中實現去中心化信任與執行。

三、去中心化的發展思考

在市場經濟的中心化模式中,店大欺客、強買強賣、資本型事業、惡性競爭、蓄意作惡等等這些問題,無法透過市場生態去解決。

市場經濟的中心化模式,並不是一無是處。

打一個比方,如果糧食價格上漲十幾倍,稻穀價格從目前的1元3一斤(我老家的價格),上漲到15元一斤。那麼一個農民,努力一點,一年兩萬斤稻穀收成並不難。毛收入30萬,而且一年平均下來,還是942工作制(早上9點上班,下午4點下班,一週工作2天;比之前熱門話題中的996工作制牛逼Class了),那麼農民不要養老金,也是高收入群體。

反過來,糧價上漲十幾倍,上班族每人一天吃的開支,100元都很保守,養一個小孩,三口之前,一個月吃的開支都要8000元,上班族就會窮得要命。

但是,市場經濟國家治理的中心化模式,實現了農民苦逼、企業繁榮的經濟生態,保障了改革開放穩步發展的基礎。所以說,農民才是改革開放成果最大的守衛者和貢獻者,值得每一個受益於改革開放的人民鞠躬尊敬。

脫離中心化基礎,標榜去中心化的價值,我認為是脫離了財富本身的基礎。

去中心化,是基於巨集觀生態而言的,不像資本型事業——資本說你行就行、說你不行就不行;不像生產者之於消費者——說讓你的產品交換價值歸零就歸零(蘋果手機4,物理屬性完好,但是使用屬性和交換屬性歸零。也許這不是喬布斯的本心,只是受制於股東的資本意志)。

去中心化,是基於微觀個體而言的,明明不想加班,卻不得不加班;明明想跳槽,但是面臨巨大的短期壓力。去中心化,幫助使用者實現合理的價值。在傳統的中心化模式裡,努力的方向對了,也許還是不幸被一票否決了。而在去中心化的生態裡,努力的方向對了,就自然走向幸運的成長大道。

去中心化,服務於中觀中心化模式的良性競爭和發展效率。人,不可能完全虛擬到網路世界,是離不開現實世界的,必須與現實的中心化機構打交道。所以,去中心化,不是消滅中心化,而是以去中心化的巨集觀環境和微觀使用者,發展中心化。

ICO時代的很多專案,它標榜是去中心化的。結果專案中心的客服都不上班了,幣價自然不給力。所以說,直到現在,幣圈到處都是中心化的。中心化模式的交易所平臺幣市值,已經衝進了前25名。標榜去中心化的波場,如果不是孫宇晨長歌袖舞,四處逢源,能說會道,善於唱戲,什麼也不夠好的波場,憑什麼市值排名這麼高。

目前的鏈圈,去中心化還遠遠不夠,還有一大片紅利沒有落地。

專案方是中心化的,這是不爭的事實。以人為本,當生態的機器規則治理能夠替代專案方團隊精英治理的時候,生態價值機制自然健全,才能稱得上生態的去中心化。比如,比特幣和狗狗幣,創始人不在,生態依然蓬勃發展。但是,這畢竟是少數。

使用者即利益相關方,當使用者自覺形成大局共識,共同維繫生態平衡與生態發展時,生態能夠制衡生態中的中心化模式的節點行為,去中心化的紅利就自然落地了。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