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鏈新》瞭解,對虛擬貨幣“挖礦”的整治不僅僅限於內蒙古,其餘地區也將跟進,防範金融風險是此次整頓的重點。
作者 | 林元支 黎源
在高層明確提出打擊比特幣挖礦和交易後,內蒙古走在此輪對“礦圈”圍剿的前列,5月25日內蒙古出臺了打擊虛擬貨幣“挖礦”行為八項措施,打響了金融委會議之後、地方行動的第一槍。
內蒙古的徵求意見稿強調,這些措施的出臺,是為了落實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第51次會議關於打擊比特幣挖礦和交易行為的部署要求。
據《鏈新》瞭解,對虛擬貨幣“挖礦”的整治不僅僅限於內蒙古,其餘地區也將跟進,防範金融風險是此次整頓的重點。
最嚴的“挖礦”禁令
5月25日,內蒙古發改委釋出了關於對《內蒙古自治區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關於堅決打擊懲戒虛擬貨幣“挖礦”行為八項措施(徵求意見稿)》。
這是繼5月21日,國務院副總理、金融委主任劉鶴提出要堅決防控金融風險,強調打擊比特幣挖礦和交易行為之後,首個地方出臺的打擊比特幣挖礦的具體細則。
礦圈在經過焦急的等待後,迎來了一份最嚴厲的地方監管細則。
在內蒙古下發的徵求意見稿中,第一條就提到,對“存在故意隱瞞不報、清退關停不及時、審批監管不力的,依據有關法律法規和黨內法規嚴肅追責問責”,著重強調了監管的責任。
這份公告涉及到大資料中心、雲端計算企業,要求這些企業退出虛擬貨幣“挖礦”行為,由主管部門取消各類優惠。對網咖等主體存在虛擬貨幣“挖礦”行為的,由主管部門對其進行停業整頓等處理。
該徵求意見稿還強調,對存在虛擬貨幣“挖礦”行為的相關企業及有關人員,按有關規定納入失信黑名單;對公職人員利用職務之便,參與虛擬貨幣“挖礦”或為其提供方便與保護的,一律移送紀檢監察機關處理。
《鏈新》記者從一位接近地方金融局的知情人士處獲悉,此次地方針對虛擬貨幣挖礦的整治,是中央層面統一部署的。
該人士稱,除了內蒙古,此前一些虛擬貨幣挖礦企業較集中的省,也被要求對虛擬貨幣挖礦企業進行摸底排查、逐步清退。
“和之前P2P集中清退的模式差不多。”該人士稱。
可以預見,在內蒙古之後,各地會陸續出臺打擊虛擬貨幣挖礦企業的細則。
早在高層統一部署之前,地方上對於比特幣挖礦企業已經有所限制。
早在5月中旬,四川阿壩州就已經對比特幣挖礦企業進行全天候臨時性限電。
據媒體報道,5月14日,國網四川阿壩州電力有限公司釋出了限電停電告知書。告知書顯示,進入5月以來,四川電網用電負荷持續高速增長,加之來水偏少,電煤供應短缺,供電形勢十分嚴峻。經省級相關部門研究,計劃5月16日起對水電消納示範區中所有大資料使用者執行臨時性全天限電,恢復時間視供需情況另行通知。
這裡水電消納示範區中的大資料使用者,即虛擬貨幣挖礦企業。阿壩州的水電消納示範區層引入了多家比特幣挖礦企業。
隨著比特幣價格的上漲,比特幣挖礦再次火爆也早已引發了地方電力部門的警惕。
5月26日,四川一位地方電力部門的員工對《鏈新》表示,去年年度內部會議上,有提到過要監控用電量比較大的區域和單位,要引起警覺,防止突然增加的用電量會影響電力主網。
部分企業宣佈不再服務內地使用者
在中央政府層面首次明確提出對比特幣挖礦進行“整頓”後,整個“礦圈”開始驚慌,部分頭部機構也有所動作,宣佈停止為中國大陸境內客戶提供礦機託管等服務。
萊位元礦池(B.TOP)創始人江卓爾就在社交媒體上發表宣告,決定停止為中國大陸境內客戶提供礦機代購服務。對此江卓爾表示,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的新政策對大型礦場的衝擊最明顯。
5月26日,位元小鹿也宣佈遮蔽中國大陸地區IP,其官網釋出公告稱,近期,為積極配合相關國家和地區的監管精神,支援挖礦行業合規化發展,BitDeer位元小鹿將進行升級調整,自北京時間2021年5月26日22時起 ,BitDeer將遮蔽所有中國大陸地區IP,進一步確保平臺不向中國大陸地區居民提供服務。
位元小鹿是一家雲挖礦、雲託管的虛擬貨幣挖礦企業。A股上市公司智度股份香港子公司此前曾向位元小鹿採購了1200萬美元的區塊鏈算力雲服務。
同日,Bybit官方公告宣佈將於2021年6月15日北京時間16時起限制中國大陸IP地址訪問API介面,進行行情以及賬戶資產查詢、下單等操作,包括第三方交易工具。
經證實,Bybit曾在2020年9月限制所有來自中國的IP。而在今年4月,Bybit官方微博也曾釋出宣告稱,Bybit不在中國大陸提供服務,不會推出錢包app。
此外,位元富富(Bitfufu)的平臺升級也將於2021年5月26日24點生效。位元富富是一個算力標準化的挖礦平臺,由位元大陸戰略投資。除原有的平臺註冊和下單環節時的各國家地區法律法規提示及使用者簽署承諾外,其表示升級後將遮蔽所有中國大陸地區IP,進一步確保平臺不向中國地區提供租賃服務;並強調對於使用者在平臺升級之前已經生效的租賃服務,服務將不受影響,直至履約完成。
再提防範金融風險
在礦圈人士看來,比特幣過高的能耗將阻礙碳減排目標實現,是此輪監管出臺的重原因之一。
2020年我國首次提出:“中國將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採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爭於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今年兩會,“碳達峰”“碳中和”被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也進一步成為網路熱詞,走入公眾視野。
早在一個月前,一篇發表於科學期刊《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的論文指出, “比特幣挖礦活動可能破壞中國的碳減排努力”。
該文稱,在沒有任何政策干預的情況下,中國比特幣區塊鏈的年能耗預計將在2024年達到峰值296.59太瓦時,相應地,也會產生1.305億公噸碳排放,比特幣挖礦的碳排放量將在國內182個地級市和42個主要工業部門中排名前十。
位元大陸創始人吳忌寒也曾指出,碳中和對礦業的影響是一個全行業需要面對的問題,並表示這是挖礦行業的一個限制,勸告礦圈“不要對這個事情存僥倖心理”。
但是這一輪的監管,又不僅僅止步於虛擬貨幣的高能耗問題。
金融委會議強調“堅決防範個體風險向社會領域傳遞”,維護金融秩序穩定。
在博鰲亞洲論壇2021年年會上,央行副行長李波表示:“比特幣和穩定幣是加密資產,加密資產是投資的選項,本身不是貨幣,是另類投資。”
“要確保這一類資產的投機不會造成嚴重的金融風險,這是必須做到的。”李波稱。
在該論壇上,李波還談及了穩定幣,他提到“需要更加強有力的規則,就像銀行或者準銀行金融機構一樣得到嚴格監管”。
中國監管部門多次強調要防範虛擬貨幣領域的金融風險。2017年9月,為貫徹落實全國金融工作會議精神,防範化解金融風險,央行等七部委聯合釋出了《關於防範代幣發行融資風險的公告》,該公告開啟了虛擬貨幣領域的整治浪潮,關閉了國內幾大交易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