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qui交易所已經關閉,讓我想起第一次知道李逵這個交易所是在94之後,還是用過一段時間。94事件之後,我抱著一堆歸零幣不知道該怎麼辦,國內交易所全部下架,我將這些幣挨個提到了imToken中,做好了歸零的準備。因為一接觸幣圈就是山寨幣,所以我手上全是山寨幣,一點比特幣都沒有,都是些st,gnt,rep之流,不知道什麼機會,然後發現有liqui這麼個交易所,竟然支援我手上的大部分幣,尤其是還有ven和myst交易對,於是就來到了liqui。
myst和ven真的是一悲一喜。我當時手上並沒有myst,但是六七月份就聽過myst,也就是密鏈,看到liqui上有myst,就買了一些提到了錢包,於是到了現在,myst從沒有暴漲過,現在已接近歸零。
我在94之前沒幾天買了一堆的ven,看到liqui上有交易對,就將全部的ven,唯鏈,轉到了交易所,準備等待機會賣出,但是最後沒有賣,沒過多長時間國內的幣安上了ven的交易對,於是又將ven全部提到了幣安,現在想想那會真的是幣安野蠻生長的階段。清空liqui賬戶時發現交易所送了我500個trx,我當時並不知道trx是波場,而且當時牛還沒有來,心裡還想著免費送的不如賣了,我估計是以1分左右的價格全部賣了,結果波場後來竟然漲到2塊錢。提到幣安的ven,一小部分換成了bnb,當時ven還沒暴漲,僅僅1塊左右,bnb雖然漲了一些,但也不高10塊左右,隨後的劇情大家都知道,ven成為了百倍幣,bnb也隨著幣安起飛。
liqui從那之後也就消失在視野之外,因為送我的500個波場,一直對這個交易所十分有好感。
liqui作為交易所在我印象中從來沒有到過前邊,但也算一個不錯的交易所了,在熊市中即將關閉,成為熊市中的一個小事件,我沒見過上一波的熊市,但是以現在的情況看,已經挺慘的了,大部分韭菜已經跌的麻木,誰會在乎還能跌到3500還是3000,反正90%都跌沒了,也不在乎這一點,鬧事的吵架的維權的聲音也漸漸沒有了,礦機在關機幣價上苟活,交易所早已冷清的不行,大部分人都認為還會繼續跌,繼續熊。
比較良心的是,在李逵交易所Liqui(Liqui.io)釋出公告稱:關閉所有賬戶,停止服務時,使用者還可以在30天內提取資產,提取方式是點選右上角的Sign in登陸,然後就可檢視右上角的餘額Balances。
Liqui交易所2016年4月成立,上幣快,幣種多,我在2017年用的不少,當時主要用來搬磚。Liqui曾是全球最受歡迎的30所交易所之一。
據非小號資訊,其成效額排名2018年1月達到20名以內,之後到2018年5月在30~45名左右,再之後落到65名左右,到2019年急劇下降到接近80名。
據coinmarketcap統計,幣圈目前總共有加密貨幣2121個,而交易所卻有15627個,真是一個非常奇葩的地方。
像Liqui交易所其實也算比較老牌了。他的生存都成問題,那麼在這個漫長的熊市,將會有大批交易所倒閉、關停,甚至跑路。
和大多投資者類似,不少交易所也是在牛市中狂飆突進,擴張,再擴張,但是出乎意料到的是不少也會淪為熊市中的炮灰。
安全是交易所的重中之重,經常看到駭客攻擊交易所之後盜取鉅額財產,這次關停的Liqui交易所就被爆料在2017年12月被盜6萬個比特幣。
目前C網Cryptopia也被盜,到今天1月30日網站還在維護中。
出現這種被盜事件之後很容易產生一個惡性迴圈,就是大家不再相信你了,不在你這交易,資產也不放你這。那你的收入來源就會少很多。
說到交易所的收入來源,手續費是一個最基本的,交易減少,手續費當然也就變少。另一個是上幣費,這個在牛市動輒百萬千萬,到熊市就完全變了天,不但可能收不到,反而是交易所主動去找優質的專案方。
到了2018年下半年,熊市加劇,很多交易所開始尋找新的出路,比如排名前50的交易所,從去年5月以來,有26家交易所新增加了期貨槓桿、餘幣寶等金融衍生品服務。
很多交易所虧本執行,不掙錢了,在熊市中活下去,也成了他們的主要問題。
在這個漫漫熊市,一定會有更多的交易所倒閉。所以勸大家吸取教訓,一定要小心我們的資產:
如果經常交易,儘量選擇交易量前十的交易所,不得已去小所,先看看交易量、公告、客服等等是否有跑路風險,交易完之後幣快速提走。
如果不常交易,儘量把資產提到自己錢包裡。如果資產數額較大,建議準備硬體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