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柏亮
8月22日,中國人民銀行釋出了一則簡短的公告,說“近日”印發了《金融科技(FinTech)發展規劃(2019-2021年)》(以下簡稱《規劃》),明確提出未來三年金融科技工作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發展目標、重點任務和保障措施。
這是中國央行第一次出臺金融科技頂層設計的檔案。
隨後有媒體披露了《規劃》的全文。《規劃》稱,“金融科技發展規劃是關係我國金融業高質量發展的前瞻謀劃,必須高度重視“,”以釘釘子的精神切實抓好落實,一張藍圖幹到底”。
從《規劃》的重視程度來看,這不是釘一個普通的“釘子”,而是釘下了一顆金釘子。
金釘子
金融科技的探索和發展已有時日,但是2019年以來,一些央行官員對金融科技的定位達到了新的高度。
2019年2月,央行貨幣政策司司長孫國峰出版了新書《金釘子》,副標題是“中國金融科技變革新座標”。把金融科技喻為金釘子,孫國峰在序言中是這樣描述的:
全球金融業正在經歷一場前所未有的金融科技革命,傳統意義上的金融業漸行漸遠,而一個更富有活力與效率的金融業漸行漸近。
這就是為什麼筆者認為,我們應當對當前金融科技的發展給予足夠的重視,深入研究其可能對傳統金融體系和金融市場產生的影響。本書之所以以“金釘子”為題,是因為它與“金釘子”的歷史淵源有關。
“金釘子”一詞源於美國的鐵路史。1869年5月10日,美國首條橫穿美洲大陸的鐵路釘下了最後一顆釘子,這顆釘子是用18k金製成的,它宣告了全長1776英里(約2858千米)的鐵路勝利竣工。這條鐵路的修建在美國曆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對美國政治、經濟、文化的影響極其深遠,特別是對美國西部開發戰略的實施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全球年代地層單位界線層型剖面和點位在地質年代劃分上的意義與美國鐵路史上“金釘子”的重要歷史意義和象徵意義具有異曲同工之處。因此,“金釘子”就為地質學家所用,被作為定義和區分地球上不同年代所形成的地層的唯一標準,或者說作為確定兩個時代地層之間界線的唯一標誌。
顯然,筆者意在指出,金融科技將會成為全球金融業發展史上一顆重要的“金釘子”。展望未來,人類金融業的演化和發展將會在技術性因素的催化下,呈現出一個與過去上千年來截然不同、更加多彩絢爛的景象。當然,這需要一個相當長的歷史時期才能夠證明。無論如何,站在釘下這顆“金釘子”的歷史方位,回顧過去、展望未來,探索金融科技為人類金融業發展帶來的種種可能,是一件具有重大意義和充滿樂趣的事。
這是金融科技在孫國峰眼中的歷史性定位。
2019年6月,在上海舉辦的“2019陸家嘴論壇”上,央行行長易綱在發言中指出,未來全球的金融增長點在於金融科技,國際金融中心的競爭點也在金融科技。他認為,金融科技大有可為,央行積極支援上海探索大資料、區塊鏈、人工智慧、雲端計算等技術在金融領域的應用。
《規劃》充分體現了這樣的認知高度,從三個層面來闡述發展金融科技的意義: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打好防範化解金融風險攻堅戰。
《規劃》稱“堅持創新驅動發展,加快金融科技戰略部署與安全應用”,是這三個層面的“內在需要和重要選擇”。具體又闡述為“四新”:
金融科技成為推動金融轉型升級的新引擎。
金融科技成為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新途徑。
金融科技成為促進普惠金融發展的新機遇。
金融科技成為防範化解金融風險的新利器。
在這樣的定位基礎上,《規劃》設定了一個兩年目標:到2021年,建立健全我國金融科技發展的“四梁八柱”,進一步增強金融業科技應用能力,實現金融與科技深度融合、協調發展,明顯增強人民群眾對數字化、網路化、智慧化金融產品和服務的滿意度,使我國金融科技發展居於國際領先水平。
這個目標分為六個方面:金融科技應用先進可控,金融服務能力穩步增強,金融風控水平明顯提高,金融監管效能持續提升,金融科技支撐不斷完善,金融科技產業繁榮發展。
用高科技解決高難度問題
《規劃》沿用了金融穩定理事會(FSB)於2016年對金融科技的定義:技術驅動的金融創新。
孫國峰在《金釘子》中這樣寫道:筆者對當下金融科技的迅速發展可能產生的影響有一個重要的判斷:技術性因素將為現代金融業的發展帶來根本性的變革。
《規劃》中重視的技術有哪些?
“科學規劃運用大資料”,“合理佈局雲端計算”,“穩步應用人工智慧”,“加強分散式資料庫研發應用”,“健全網路身份認證體系”。
其中,沒有明確提到大紅大紫的“區塊鏈”,分散式資料庫與區塊鏈有關,但並不限於區塊鏈。
這些前沿的技術用在金融上,主要解決哪些問題?
“拓寬金融服務渠道”;“完善金融產品供給”;“提升金融服務效率”;“增強金融惠民服務能力”;“最佳化企業信貸融資服務”;“加大科技賦能支付服務力度”。
其中的最佳化企業信貸融資服務,重點提了“加快完善小微企業、民營企業、科創企業等重點領域的信貸流程和信用評價模型,引導企業徵信機構利用替代資料評估企業信用狀況”。
用高科技應對高科技風險
與金融相關的政策,風險管理是必不可少的環節。《規劃》一方面要求運用金融科技提升金融風險管理能力,另一方面用更大的篇幅強調了技術本身可能帶來的風險。
“增強金融風險技防能力”一節共四部分,第一部分是“提升金融業務風險防範能力”,另外三部分都是關注技術本身帶來的風險:“加強金融網路安全風險管控”、“加大金融資訊保護力度”、“做好新技術金融應用風險防範”。
《規劃》要求:充分評估新技術與業務融合的潛在風險,建立健全試錯容錯機制,完善風險撥備資金、保險計劃、應急處置等風險補償措施,在風險可控範圍內開展新技術試點驗證,做好使用者反饋與輿情資訊收集,不斷提升金融產品安全與質量水平。強化新技術應用保障機制,明確新技術應用的執行監控和風險應急處置策略,防範新技術自身風險與應用風險。
用高科技發展金融,就要用高科技監管金融。
在“加大金融審慎監管”部分,《規劃》要求“運用現代科技手段適時動態監管線上線下、國際國內的資金流向流向,探索金融科技創新管理機制,服務金融業綜合統計,增強金融監管的專業性、統一性和穿透性”。
具體包括:
“建立金融科技監管基本規則體系”。加強金融科技監管頂層設計,逐步建成綱目並舉、完整嚴密、互為支撐的金融科技監管基本規則體系。
“加強監管協調性”。將金融科技新產品納入金融業綜合統計體系,覆蓋所有金融機構、金融基礎設施和金融活動。
“提升穿透式監管能力”。提出綜合全流程監管資訊建立監測分析模型,把資金來源、中間環節與最終投向穿透聯接起來,透過金融創新表象全方位、自動化分析金融業務本質和法律關係,精準識別、防範和化解金融風險,強化監管滲透的深度和廣度。
“建立健全創新管理機制”。明確不可逾越的監管紅線和底線,運用柔性監管方式,劃定金融科技守正創新邊界。
一些預判
通讀《規劃》,結合行業發展現狀,大概可以得到一些基本判斷:
第一,從政策層面看,未來幾年金融科技的發展,持牌金融機構是主角。
《規劃》第三章第一節“金融科技戰略部署”,從具體內容看,基本都是對金融機構提出的要求,能夠體會到金融科技中的“金融為體、科技為用”。
在“加強統籌規劃”中,要求“從戰略全域性高度謀劃,加強頂層設計與總體規劃,加快在運營模式、產品服務、風險管控等方面的改革步伐,制定金融科技應用的時間表和路線圖,加大科技投入力度,重塑業務價值鏈,補齊傳統金融短板,鞏固和擴大競爭優勢,打造新的增長點。金融機構要在年報及其他正式渠道中真實、準確、完整地披露用於創新性研究與應用。”
在“最佳化體制機制”中,要求“著力解決利用金融科技實現轉型升級過程中的體制機制問題……加快制定組織架構重塑計劃,依法合規探索設立金融科技子公司等創新模式……”。
在“加強人才隊伍建設”中,要求“圍繞金融科技發展戰略規劃與實際需要,研究制定人才需求目錄、團隊建設規劃、人才激勵保障政策等,合理增加金融科技人員佔比。金融機構要在年報及其他正式渠道中真實、準確、完整地披露科技人員數量與佔比。”
第二,金融監管將逐步擴大到對整個“金融科技生態”的監管,金融領域的科技服務,將會逐步建立監管認可的標準,圍繞金融提供科技服務,也將面臨更多的准入標準。可以預見的是,與金融機構進行使用者資訊合作、資金業務和風控合作的科技業務,將很快迎來監管。
在監管中,《規劃》要求“綜合全流程監管資訊建立監測分析模型,把資金來源、中間環節與最終投向穿透聯接起來,透過金融創新表象全方位、自動化分析金融業務本質和法律關係,精準識別、防範和化解金融風險,強化監管滲透的深度和廣度。”
第三,金融機構在金融科技上的投入將繼續攀升,且增幅加大。
據零壹智庫統計,中國的全國性銀行,2018年在在金融科技上的投入一般都在營收的2%-3%之間,中國銀行業整體在金融科技的投入大概在1000億元,到2025年會超過4000億元,複合增長率超過20%。但是相比發達國家一些銀行在金融科技上的投入,中國銀行業的投入依然不高。比如,2015-2018年,摩根大通投入的科技研發費用超過300億美金,僅2018年就投入超過100億美金,佔營收比例超過10%,佔淨利潤比例超過1/3。
《規劃》將促進中國金融機構進一步擴大技術投入。
第四,地方金融科技政策將會湧現出來。金融科技涉及的範圍很廣泛、市場很大,包括各種型別、層次的金融業態,也包括各類科技機構。各個地方政府將會抓住機會,根據本地資源稟賦和發展定位,快速推出金融科技相關政策,發展相關產業和園區。在此之前,已經有北京、深圳、湖南等地出臺了金融科技相關政策。(相關連結:零壹智庫報告《地方金融科技政策盤點:北京、深圳、湖南,哪個城市優惠更多?》)。
第五,開放銀行發展將加快。《規劃》在“賦能金融服務提質增效“部分提出,”藉助應用程式程式設計介面(API)、軟體開發工具包(SDK)等手段深化跨界合作,在依法合規前提下將金融業務整合解構和模組封裝,支援合作方在不同應用場景中自行組合與應用,藉助各行業優質渠道資源打造新型商業正規化,實現資源最大化利用,構建開放、合作、共贏的金融服務生態體系“。
在政策和市場的雙重推動下,開放銀行的理念和模式將進一步拓展到其他金融業態,形成“開放金融“模式。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