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金融》
新冠肺炎疫情是當前全球面臨的共同大考,各國正動員一切資源全力抗擊疫情。疫情改變了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許多正常時期似乎不那麼重要的問題在疫情期間顯得十分突出,其中就包括實物現金存在的攜帶病毒風險。它們從現場回收後要麼直接銷燬,要麼必須經消毒處理後才能投放給客戶。再加上社交隔離緣故,社會“去現金化”可能將進一步加速。現金數字化的必要性再一次成為業界關注的焦點。業內人士注意到,最近美國推出2萬億元經濟刺激法案時,其初稿曾包含數字美元(Digital Dollar)的構想。雖然最終稿將該內容做了刪除,但不妨礙我們從中洞察美國的數字美元戰略意圖。
經濟刺激與數字美元
為應對此次嚴重的新冠疫情,3月27日美國總統特朗普正式簽署了2.2萬億美元刺激計劃法案,這是美國曆史上規模最大的救市計劃。根據該法案,年收入低於7.5萬美元的成人將收到1200美元支票,每個孩子將收到500美元支票,以刺激家庭開支。令人玩味的是,法案的初稿曾提出一個大膽的設計:透過數字美元錢包向相關家庭直接發放現金補助。但該設計最終未被採納,否則它必將成為貨幣史上大書特書的事件。
法案初稿對數字美元進行了兩種定義:一是以美元價值表示的餘額,包括在數字分散式賬本上的價值,其作為負債記錄在任何聯邦儲備銀行賬戶上;二是一種電子價值單位,可由美聯儲系統理事會決定的符合條件的金融機構贖回。法案將數字美元錢包定義為美國聯邦儲備銀行運營的數字錢包或賬戶,它表示個人持有的一種電子裝置或服務,用於儲存可能與數字或物理身份相關的數字美元。可見法案沿用了通常定義,將數字美元分為了基於價值和基於賬戶兩類。
第一種定義饒有意味,包含了兩層意思。一是指出數字美元作為負債記錄在任何聯邦儲備銀行的會計賬戶,亦即數字美元是美聯儲的信用,不是商業銀行的信用。現在所謂的“全額準備金模式”或者“合成央行數字貨幣模式”(synthetic Central Bank Digital Currency,sCBDC),均是基於商業銀行信用的“準央行數字貨幣”,而非真正基於央行信用的“正宗”央行數字貨幣。二是著重強調了數字美元包括在數字分散式賬本上的價值。從法案初稿來看,數字美元對區塊鏈/分散式賬本技術持開放態度。
數字美元錢包與美聯儲資產負債表開放
根據法案初稿的設計,美聯儲將向社會公眾直接提供服務。法案提出,所有聯邦儲備銀行應向美國的所有公民和合法永久居住者以及主要營業地點位於美國的商業實體提供數字美元錢包。對於未設聯邦儲備銀行分支機構的地區,服務此類地區的聯邦儲備銀行應與當地的美國郵政服務分支機構合作,以確保該地區亦能獲得數字美元錢包的申請服務和賬戶服務。數字美元錢包服務包括借記卡服務、線上賬戶訪問、自動付款和手機銀行服務、客戶服務以及美聯儲理事會確定的其他服務。
這相當於美聯儲直接向實體部門開放資產負債表。法案要求,美聯儲理事會應建立相應的隱私保護規則,並要求對數字美元計息,規定以不低於存款準備金利率和超額準備金利率中較高者的利率向合格個人支付利息。
各界歷來對中央銀行是否對公眾開放資產負債表存有爭議,一方面擔心中央銀行會平添服務壓力,另一方面擔心“狹義銀行”影響。但此次法案似乎沒有這樣的顧慮,數字美元不僅面向公眾,而且計息。可能的原因是,該設計方案試圖借用美國郵政服務機構來減輕美聯儲面臨的服務壓力,另外在當前貨幣量化寬鬆的環境下銀行資金充裕,“狹義銀行”影響估計不大。從理論上來說,可以採取四種措施來避免“狹義銀行”影響。一是中央銀行可以參照實物現金管理條例對央行數字貨幣實施“均一化”管理,以此管控央行數字貨幣的大額持有,實質上這是管控大額取現。二是中央銀行對銀行存款向央行數字貨幣每日轉賬施加限額,不支付高於規定限額的餘額的利息,降低大額央行數字貨幣的吸引力。三是商業銀行引入大額央行數字貨幣提款通知期限,對可能接近現金儲存成本的異常大額餘額徵收費用。四是商業銀行提高銀行存款吸引力,比如提高利息或改進服務。
傳遞數字美元錢包與商業銀行代理運營
在數字美元錢包的基礎上,法案初稿還提出一個“傳遞(pass-through)數字美元錢包”的概念,這是除美聯儲直接運營之外的第二種數字美元運營方式。“傳遞數字美元錢包”是指由會員銀行代理運營的數字錢包或賬戶。法案規定,會員銀行應為所有選擇將補助資金存入“傳遞數字美元錢包”的個人,建立和維護“傳遞數字美元錢包”。為此,每個會員銀行均應建立並運營一個單獨的法人實體,專門用於持有與“傳遞數字美元錢包”有關的資產和負債,但這些資產和負債均不得視為會員銀行或其分支機構的資產或負債。法案還規定,“傳遞數字美元錢包”提供的功能和服務水平應不低於會員銀行為其現有交易賬戶提供的功能和服務水平,這就為數字美元的轉賬、付款、兌換提供了保障。法案還對會員銀行提出義務,比如不得基於營利目的而對其進行結清或設限;應為持有人提供合理保護,防止由欺詐或安全漏洞造成的損失。
美聯儲的會員銀行分兩種:一種是全國性銀行,必須強制入會;另一種是州內銀行,可以自願入會。這些規定實質上將美國商業銀行強制變成了數字美元錢包的運營機構,不過成本由美聯儲承擔。法案初稿規定,各聯邦銀行在每個日曆季度應向合併資產總額不超過100億美元的會員銀行支付該行因提供“傳遞數字美元錢包”所產生的合理的實際運營成本。
上述設計與筆者早在2017年提出的“商業銀行傳統賬戶體系+數字貨幣錢包屬性”的思路異曲同工。基於這一思路,商業銀行既可以管理現有電子貨幣,也可以管理數字貨幣。電子貨幣與數字貨幣在管理上有諸多共性,如賬號使用、身份認證、資金轉移等,但也存在明顯差異。數字貨幣管理應符合中央銀行有關錢包設計標準,類似保管箱的概念,銀行將根據與客戶的約定(如必須有客戶和銀行兩把鑰匙才能開啟等約定)來管理保管箱。數字錢包裡的數字貨幣屬於客戶的資產,是中央銀行的負債。
名義持有與直接持有
根據“傳遞數字美元錢包”模式的規定,合格個人有權獲得會員銀行在任何聯邦儲備銀行持有的準備金餘額的比例份額,並要求會員銀行以不低於存款準備金利率和超額準備金利率中較高者的利率支付利息。但法案初稿沒有詳細闡述“傳遞數字美元錢包”模式下數字美元如何在會員銀行與合格個人之間“傳遞”。
從語義上推斷,在“數字美元錢包”模式中,合格個人持有的數字美元直接體現在美聯儲的資產負債表上,可以稱之為“直接持有模式”;對於“傳遞數字美元錢包”模式,由美國財政部發放給合格個人的數字美元體現在會員銀行運營的數字錢包中,沒有直接體現在美聯儲的資產負債表上,而是統一由會員銀行名義持有,但權益歸合格個人享有。在這過程中,會員銀行資產負債表中性,不受影響。
這與筆者曾提出的基於自底向上的央行數字貨幣簡化版實現方案非常類似。具體思路是:首先,業務由底層客戶發起,客戶將央行數字貨幣託管至代理運營機構(在數字美元情形下表現為合格個人選擇將補助資金存入會員銀行運營的“傳遞數字美元錢包”);其次,代理運營機構記錄客戶託管的央行數字貨幣明細賬本,為每個託管客戶單獨建立明細賬(即會員銀行運營“傳遞數字美元錢包”,並提供相關服務);最後,代理運營機構收到客戶託管的央行數字貨幣後,以批次方式混同託管至中央銀行(會員銀行在美聯儲的準備金餘額增加,但歸合格個人所有)。
條件支付
此次美國的家庭直接刺激開支計劃是有前置條件的。法案規定,從實施的當月的第一天起,每月向合格個人支付緊急刺激款項,直到以下情形發生時終止支付:一是聯邦緊急事務管理局宣佈COVID-19疫情緊急狀態結束;二是全國失業率波動範圍較方案頒佈之日的全國失業率處於2個百分點之內;三是全國失業率的3個月平均值已連續兩個月下降。此外,法案還按不同情形支付補助:向大多數美國成年人發放1200美元現金,向大多數兒童發放500美元。同時,發放金額應減去調整後個人總收入超過75000美元的部分的5%(但不得低於零)。
對於這樣的條件觸發支付,實際上可以採用區塊鏈的智慧合約來實現。筆者曾結合央行數字貨幣的可程式設計特點,提出央行數字貨幣發行的“前瞻條件觸發”機制,其中就包括時點條件觸發、流向主體條件觸發、信貸利率條件觸發和經濟狀態條件觸發等貨幣生效設計。這些思路同樣可以應用於數字美元。
結 語
此次疫情發生後經濟“停擺”給整個經濟社會都造成巨大的影響,企業和家庭首當其衝。在關鍵時刻,美聯儲的救助需要直接面向實體部門。數字美元錢包充當“撒錢”的“直升機”,可謂是恰逢其時。為何數字美元最終沒有在經濟刺激計劃中付諸實施,我們不得而知。可能是因為法案提出的要求過於倉促,聯邦儲備銀行和商業銀行的系統研發短時間內難以承擔重任。根據最新資訊,一種可能的技術方案是數字美元將執行在以太坊上。科技將擴充套件人類的能力,讓世界變得更加美好。央行數字貨幣的創新發展,因數字美元的偶露崢嶸和驚豔亮相,前景更堪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