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日,由清華大學主辦、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和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承辦的2017清華五道口全球金融論壇“經濟全球化與金融業規範發展”在北京隆重召開。
本次論壇為期兩天,邀請了中國人民銀行、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美聯儲、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以及其他重要金融機構數千人參與。在論壇上,區塊鏈作為金融科技領域的新技術,成為業界大佬討論的熱點。
唐盛物聯區塊鏈技術資訊梳理了開幕式及七場主題論壇嘉賓有關區塊鏈的發言內容,帶你重溫精彩觀點。
上海保交所董事長曾於瑾:運用區塊鏈等科技打造保險基礎設施
關於打造保險行業基礎設施的兩個看法:
第一,保險基礎設施是提升市場與監管效率的重要手段。保險市場是高度複雜的市場,需要有效的企業內控、外部監管和公共基礎的設施。企業內控是一個基礎,外部監管非常重要,基礎設施的作用可以減少和部分消除保險市場的複雜程度。
第二,運用科技來打造行業基礎設施。科技屬性是金融基礎設施的重要屬性,金融科技在金融基礎設施上的應用具有廣闊的前景。
2015年10月納斯達克推出了具有區塊鏈技術的股權市場,2017年5月花旗與納斯達克聯合推出了區塊鏈支付系統,可以看出新技術在金融設施方面的應用。今年3月上海保交所成功透過了區塊鏈資料交易技術的驗證,爭取今年用區塊鏈技術實現首個業務場景的應用,有可能是在資料交易、保賬單以及保險和數字保單這幾個領域應用區塊鏈技術。
百度副總裁張旭陽:區塊鏈是金融科技革命2.0的核心技術
網際網路在經歷了PC和移動兩個階段後,從去年開始進入到了第三階段,即人工智慧階段。在這一階段,人工智慧、大資料、區塊鏈,會成為金融科技在場景革命之後,新的金融科技革命2.0的核心技術。
人工智慧、大資料,可以改變我們對經濟整體面貌,包括個人的洞察。而區塊鏈,使網際網路從無序到有序,從無價到確權,從無界到可控。
區塊鏈主要的核心技術,包括了去中心或多中心化,包括了分散式賬本、共識演算法、加密演算法、可程式設計性、智慧合約、時間戳。區塊鏈的結構使我們可以把我們的價值跟網際網路的資訊流結合在一塊,使網際網路從資訊網際網路到價值網際網路,使數字資產化或數字資產成為可能。
在技術進步的基礎上,監管也會有新的思路:基於網際網路3.0時代的新技術群,包括大資料、人工智慧、區塊鏈,可以為監管的實時、同步、穿透、可塑和自控提供支援;在新技術的基礎上,投資者適合度應該有新的視角;在新的技術條件下,網際網路金融P2P可以向PSP去轉變,這個S指的是SPV,透過信託,把架構進行風險隔離。
中證監測總經理趙立新:用區塊鏈完善資本市場監管的基礎設施
金融科技正引發資本市場非常深刻的變革,近來正以無可阻擋的勢頭滲透到資本市場,包括投資、交易、風控、合規等方面的重要領域。
金融科技在資本市場監管中的應用前景也很廣闊。在完善市場監管的基礎設施方面,區塊鏈技術有助於降低市場主體間的信任成本、協作成本、審查成本和操作風險,提高交易後處理環節的效率,可以有效地改善交易結算系統等市場基礎設施。
中國網際網路金融協會會長李東榮:區塊鏈加快數字普惠金融創新
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時代背景下,以雲端計算、大資料、移動網際網路、人工智慧等為代表的數字技術,在不斷取得新的突破,一個以技術為主要驅動的數字普惠金融新模式,正在全球範圍內加快形成。
數字普惠金融有助於解決“普”的難題、“惠”的難題,還有助於解決服務質量及商業可持續的難題。同時,其在業務模式、技術屬性、風險特徵等方面的新特點,也帶來了一些前所未有的新挑戰,包括風險治理的挑戰、數字鴻溝的挑戰、基礎設施的挑戰、監管適應性的挑戰。
因此,在推進數字普惠金融的過程中,不能僅依靠技術單兵突進,或者把技術過度地神化、泛化,而應該研究推動包括政策、制度、技術等在內的一攬子系統性的普惠金融解決方案。
第一,構建數字普惠金融的政策支援體系,堅持普惠金融服務主體的公平準入。
第二,完善數字普惠金融的風險治理體系。
第三,建立數字普惠金融的技術創新體系,積極探索人工智慧、區塊鏈等新興技術,在大眾理財、精準扶貧等普惠金融領域的創新方面。
第四,建設數字普惠金融的基礎設施體系。
第五,完善數字普惠金融的消費者保護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