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8月25日電 在全球經濟面臨諸多不確定性和風險挑戰的今天,推動數字經濟發展正成為一個確定性答案。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打造數字經濟新優勢。中國信通院釋出的《中國數字經濟發展白皮書(2020)》顯示:中國數字經濟增加值規模已由2005年的2.6萬億元,擴張到2019年的35.8萬億元,數字經濟佔GDP比重已提升到36.2%。
當前,如何推動數字經濟、平臺經濟平穩健康發展,也成為行業和企業探索的重要課題。日前,第四正規化總裁裴沵思在接受人民網財經專訪時表示,人工智慧正在各行各業加速落地,AI技術應用面臨的機遇更大於挑戰,企業智慧化轉型則將加速數字經濟的變革與發展。
人工智慧賦能實體經濟大有可為
人工智慧等前沿技術的創新突破,是把握數字經濟發展機遇的重要前提。近年來,中國不斷推動人工智慧等新技術、新業態領域的戰略佈局,從“網際網路+”到“人工智慧”,一系列產業規劃和配套政策陸續推出。
今年8月,工信部開展2020年網路安全技術應用試點示範工作。重點方向中,新型資訊基礎設施安全類包括5G網路安全、工業網際網路安全、車聯網安全、智慧城市安全、大資料安全、物聯網安全、人工智慧安全、區塊鏈安全、商用密碼應用、電信網路詐騙防範治理等。
裴沵思認為,人工智慧發展到今天,已經讓傳統企業應用它的門檻快速降低。而當人工智慧升格到國家戰略,更迫切地需要研發人才、技術人才、產品人才的相應匹配,才能更好地助力實體企業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以第四正規化為代表的機器學習平臺,人工智慧本質上是人機決策之間的互動過程,現在人的決策越來越少,機器決策的則越來越多,企業效率也會相應提升。”裴沵思認為,透過AI 賦能各行各業發掘資料智慧,是企業加快智慧化轉型並融入數字經濟浪潮的必然選擇。
當前,隨著算力、演算法上的突破,以深度學習、機器學習為代表的AI技術正在應用落地。近日,深圳金融科技創新監管試點工作組在廣泛徵集專案的基礎上,對外公示深圳市首批4個創新應用。據介紹,首批創新應用涉及商業銀行、徵信機構、科技公司等,涵蓋人工智慧、區塊鏈、大資料、可信執行環境(TEE)等多種先進資訊科技,備受行業關注。
“事實上,除了金融行業,以製造業為代表的實體經濟更需要人工智慧的賦能。它們不同於零售企業可以低成本獲取大量消費行為資料,5G基礎設施的搭建還需要一段時間;資料基礎設施的搭建其中很重要的目標,就是透過機器學習平臺發掘資料智慧,建立人機互動決策的新機制,在供應鏈最佳化、裝置運維、軟體定義產品等方面實現跨越式發展。而這也正是人工智慧賦能實體經濟大有可為的機遇和條件。”裴沵思認為,國家正在發力“新基建”,推動產業數字化,將有力地培育數字經濟新動能。
中國企業的數字化轉型正走向前沿
近年來,隨著大資料、雲端計算、物聯網、人工智慧等現代資訊科技的不斷髮展,中國企業的數字化轉型正在加速推進。強勁的經濟韌性和廣闊的消費市場,則讓中國企業的數字化轉型有了更多應用場景和發展空間。
“在過去十年的時間裡,中國的數字化轉型速度在逐漸加快,由原來的從無到有,搭建起來一個草臺搭班子,到開始學習西方的最佳實踐,進入複製階段。如今,透過複製後的自我消化,我們正在找到具有中國特色的打法和,和管理特色,以及整個技術發展的方式,這又是一個消化吸收的過程。”裴沵思表示。
疫情期間,第四正規化聯合南京大學 LAMDA 研究所和蘇北人民醫院組隊,推出了智慧疫情防控系統,這套解決方案不僅為有關部門提供防控支援,還幫助更多部門在疫情一線提升效率、輔助決策,協助企業做好微觀防控。
裴沵思認為,要發揮資料的價值,需要搭建基於規範和標準的基礎設施,用科技的手段不斷最佳化商業模式,從而形成有助於社會發展和企業轉型的最佳實踐。
“作為職業經理人數字化轉型的老兵,以前都是聽到別人講美國、德國的企業是如何進行數字化轉型的。但現在不同,全球企業都在學習中國的數字化模式和技術,這正源於中國大量的有激情的企業家、前沿的公司、領先的技術元素,以及快速的迭代、複製、學習能力。可以說,中國企業數字化轉型的過程激動人心。”在裴沵思看來,中國企業的數字化轉型正走向世界前沿。
助力創新技術應用與基礎設施建設
任何企業的轉型變革,都離不開自身的積極求變與產業協同,更離不開技術加持和基礎設施搭建。作為一家於 2014 年成立的人工智慧技術與服務提供商,第四正規化致力於搭建複雜的機器學習模型平臺,並將之業務和產品化。
8月20日,第四正規化推出了Sage AIOS。據介紹,Sage AIOS作為人工智慧的標準化管理平臺,封裝了各類AI應用,包括給AI科學家和開發者使用的工具類應用,以及針對某個場景一鍵上線的業務類應用。與Sage AIOS同時釋出的新品還有第四正規化自動化AI生產力平臺Sage HyperCycle ML、線上化智慧運營系統天樞以及全新AI算力平臺SageOne。
“多年來第四正規化團隊衝在AI落地的最前線,在摸爬滾打中,我們總結出資料治理難、科學家稀缺、業務價值不佳以及算力成本負擔重,是企業AI轉型中四個最常見的阻力。這些問題歸根結底是因為缺少基於規範和標準的基礎設施,所以,今天我們設計和構建了更標準化的AI產品。”裴沵思介紹說。
讓AI更好地落地,將技術推向應用,需要革新資料形式,將各種資料形式進行集中化中臺管理,以消弭AI落地鴻溝。而機器學習平臺從底層能力走向業務端的突破,也驗證了AI通用平臺產品的可行性。
裴沵思認為,要理解資料能產生哪些價值,首先要理解資料背後的邏輯,而此次釋出的AI新品,能夠完整構建從AI算力、AIOS、自動化AI生產到線上化智慧運營的全流程企業AI產品體系,解決資料治理難、人才門檻高、業務價值難和算力成本貴等AI應用難題,加速推動AI在各行各業的全面落地生花,助力以人工智慧為代表的創新技術應用與基礎設施建設。
來源:人民網-財經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