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23年,美股史上第二次熔斷來了。
標普開盤不久下跌7%,全市場(包含期權和股票期貨市場)暫停交易15分鐘。標普收盤225.8點,下跌7.6%,分別成為史上單天下跌點數之最和下跌百分比第17位。道瓊斯雖然沒有觸及到0%的熔斷水平,但收盤2013.8點,下跌7.79%,分別成為史上單天下跌點數之最和下跌百分比第11位。美股歷史再一次被改寫。
美國在1987年的“黑色星期一”的3個月之後推出了股指熔斷機制,分為7%,13%,20%的三檔下跌熔斷。三十多年來的美股市場,此前真正觸發熔斷僅有一次:1997年10月27日,道瓊斯工業指數暴跌7.18%,收於7161.15點,創下自1915年以來最大跌幅。
熔斷機制指的是在股票市場的交易時間中,當價格波動的幅度達到某一個限定的目標(熔斷點)時,對其暫停交易一段時間的機制。熔斷機制推出的目的是為了防範系統性風險,給市場更多的冷靜時間,避免恐慌情緒蔓延導致市場波動,從而防止大規模股價下跌現象的發生。
隨著比特幣價格在過去幾天中下跌超過1200美元,加密貨幣交易所是否如傳統金融市場一樣需要“熔斷”機制以避免恐慌性拋售了嗎?
犇睿資本創始人褚康認為,肯定不需要,不然就完全中心化了,這違背了區塊鏈精神。
OKEx CEO Jay Hao對金色財經表示,這不是需不需要的問題,而是難以實現的問題。“熔斷機制的出發點是好的,可以保護數字貨幣市場上中小投資者的利益,防止他們受到更大的損失。然而,熔斷機制很難在數字貨幣市場實施。”
Jay Hao分析了兩點原因:
首先,數字貨幣市場的波動很大,熔斷點的設定就是一個難題。我們需要明白,目前傳統金融市場上的熔斷機制已經多次修改了規則,熔斷制的設計者之所以這樣做的目的,其實就是不希望熔斷髮生,因為熔斷會阻止市場交易,擾亂市場正常行為。以美股為例,標準普爾下跌觸發熔斷的三個百分比分別為:7%、13%和20%。第一檔7%,在執行二十多年以來,就發生過兩次熔斷,但對於數字貨幣市場呢?根據去年做的統計,比特幣的日均漲跌幅的中位數為12%,這意味著如果我們設定7%的熔斷點,那麼比特幣的正常交易將多次被打斷,這對市場是不利的。
其次,數字貨幣市場是一個7*24h的市場,並且數字貨幣在多個平臺上進行交易,所以當某一個交易平臺宣佈採取熔斷措施後,如果發生熔斷,那麼平臺之間數字貨幣的價差就會增加,引發套利,最終熔斷機制淪為擺設:例如A交易所宣佈對比特幣實行熔斷機制,某日比特幣大跌,A交易所觸發熔斷,比特幣價格停留在9000美元,但其他交易所的比特幣價格已經跌至8000美元,這就形成了套利空間。但A交易所從熔斷中恢復重新開市時,其平臺上的比特幣價格在套利機制作用下將繼續下跌至8000美元,熔斷機制根本毫無用處。
那麼,如果行業中所有的交易所或主要交易所達成共識,統一實行熔斷機制,是否可行呢?Jay Hao表示,也不可行。
因為這樣的聯盟類似卡特爾(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就是一個卡特爾),這樣的聯盟天生不具有穩定性:聯盟內的成員都具有欺騙動機,在博弈論上這就是一個典型的“囚徒困境”:當發生熔斷時,如果聯盟內的一些交易所偷偷進行交易,那麼將會給自己在市場份額和市場收入上帶來巨大好處,這會激勵成員們都偷偷進行交易,最終形成納什均衡,交易所都私下進行交易或退出熔斷機制,熔斷機制聯盟也名存實亡。包括這次石油大跌事件也是一個這樣的“囚徒困境”,沙特要求俄羅斯減產,俄羅斯不想減少自己的市場份額和收入,不答應;談判破裂沙特增產,導致原油價格現在比礦泉水價格還便宜;實際上如果雙發都遵守減產協議,那麼兩方的境況都比現在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