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我們瞭解了區塊鏈的起源,區塊鏈的概念,並且以發展的眼光看待區塊鏈這十年來的變化。那麼,區塊鏈為什麼走紅?為什麼被世界各國的學者都認定為是“顛覆性的技術”?那麼,就不得不提區塊鏈所涉及的經濟學原理了。比特幣的經濟學目標中本聰在比特幣的白皮書中,首先討論了網際網路交易中依賴於第三方的機制所存在的問題,包括:1) 無法實現完全不可逆的交易,因為金融機構總是不可避免地會出面協調爭端。2) 金融中介的存在,會增加交易的成本。3) 如果缺乏不可逆的支付手段,網際網路的貿易就大大受限。4) 限制了實際可行的最小交易規模,也限制了日常的小額支付交易。5) 缺乏信任機制。因為有潛在的退款的可能,就需要交易雙方擁有信任。而商家也必須提防自己的客戶,因此會向客戶索取完全不必要的個人資訊。他總結道:“而交易雙方在直接使用現金交易的情況下,這些銷售費用和支付問題上的不確定性卻是可以避免的,因為此時沒有第三方信用中介的存在。”然後,中本聰提出了基於密碼學的去中介化方案,他在白皮書中寫道:“所以,我們非常需要這樣一種電子支付系統,它基於密碼學原理而不基於信用,使得任何達成一致的雙方,能夠直接進行支付,從而不需要第三方中介的參與。”可見,中本聰建立比特幣系統的目的,就是為了提供一種去中介化的,完全透過點對點技術實現的電子現金系統,以代替當前的法定貨幣+權威的中間機構的支付機制。為實現比特幣的不依賴於中介機構的經濟學目標,中本聰為比特幣設計了一系列的技術機制,包括共識演算法、防雙花機制、防篡改機制、激勵機制等,解決了電子貨幣的發行、流通、所有權驗證、安全信任等問題。儘管由於存在各種問題,加密貨幣目前仍無法代替法幣成為日常支付手段,而是更多作為投機產品存在,但其經濟學屬性仍然值得探討,其底層的區塊鏈技術更是能在經濟領域發揮更大作用。分散式賬本系統區塊鏈之所以重要,正是因為它是由技術保證的可信任的、去中心化的分散式賬本系統。賬本是經濟活動的資料記錄,它是具有一定的格式,以會計憑證為依據,對所有經濟業務按序分類記錄的賬冊。隨著技術的發展,賬本的記錄媒介從遠古的繩子、羊皮到竹簡、紙質記錄,發展到會計電算化,由於賬本規模的擴大,又出現了計算機的分散式系統來儲存和處理賬本。區塊鏈技術的出現,為賬本技術帶來了去中心化的分散式賬本系統。區塊鏈作為一種數字化的、去中心化的、分散式的賬本, 它將為我們開啟新的記賬方式。相對於傳統賬本技術,區塊鏈的賬本系統具有如下特點:1) 難偽造,可追溯,易審計:每條記錄都有一個時間戳和唯一的密碼簽名,這使得賬本成為網路中所有交易的可審計歷史記錄。透過交易簽名、共識演算法保障分散式賬本的一致性,可以保障財務報表資訊的真實性和可靠性,而且能自動實時完成賬證相符、賬賬相符、賬實相符。2) 防篡改:雜湊函式、時間戳、默克爾樹、密碼學和共識演算法等技術確保交易記錄的難以篡改。例如雜湊演算法和默克爾樹確保對交易輸入的任何改動都會計算出一個不同的雜湊值,表明交易輸入可能被損壞;數字簽名確保交易源自傳送方(已使用私鑰簽名)而不是冒名頂替者;共識機制能確保共享賬本是精確副本,並降低了發生交易欺詐的風險,因為篡改需要在許多地方同時執行。3) 防資料損壞:區塊鏈網路由分佈在不同地理位置的大量節點組成,每個節點都儲存了賬本的所有資料,很多影視作品裡出現的財務室著火,讓證據消失的無影無蹤等,這些問題是不可能出現的。4) 將資料權利交還給個體:傳統中心化的賬本技術,個體無法訪問,所有資料都被第三方機構所控制。隨著數字經濟的發展,個人資料隱私保護問題越來越突出。我國《網路安全法》和歐盟通用資料保護法案(GDPR)從法律角度規定了資料主體享有知情權、訪問權、反對權、可攜權、被遺忘權等多項權利,以加強個人隱私保護。而區塊鏈則從技術層面著手,採用簽名加密等技術手段,把資料權利真正交還給了個體。透過採用零知識證明、同態加密、安全多方計算、環簽名、群簽名、分級證書、混幣等密碼學原語與方案,還可實現交易身份及內容的隱私保護。5) 提高賬本資訊的價值:區塊鏈賬本可以提高財務報表資訊的及時性、相關性和全域性性。傳統上,會計處理、記錄和對賬需要成本,因此基於成本收益原則,傳統會計慣例一般是按月度、季度、半年度或年度來編制披露會計報表,這種基於會計分期假設定期編制的財務報表具有嚴重滯後性,影響了財務資訊的及時性。從技術可行性看,基於自動化執行、實時記賬又能實現全域性一致性的區塊鏈系統,瞬時的資產負債表編制已成為可能,這或許將是財務會計的一次重大變革:由於區塊鏈賬本能做到及時性,使基於公允價值的計量變得更加可行,公允價值資訊更具有相關性,從而更好地滿足資訊使用者的需求;區塊鏈的應用不僅可以降低記賬成本,提高效率,還可以讓資訊使用者穿透式獲得企業運營的全域性資訊,提高決策效率。基於區塊鏈賬本的以上特點,研究區塊鏈技術在經濟活動中的應用將具有更重大的現實意義。2017年6月26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三十六次會議審議透過了《全國和地方資產負債表編制工作方案》。可以說,國家賬本是摸清“家底”,揭示風險,服務國家治理的重要依託,但在實際編制過程中,面臨著不少挑戰和困難。其中,最基礎的問題是資料採集。國家賬本對基礎資料需求量大,資料質量要求高,技術要求高、實施難度大,比如,資料資料不足,無法統計;涉及面廣,跨機構跨部門跨行業跨地區的交易資料,難以統計。對此,區塊鏈賬本或許可以發揮作用,讓國家賬本編制變得真正可行。比如,將自然資源、無形資產、金融資產、實物資產上鍊,並構建全域性式的打破各種資訊壁壘的資料互通共享平臺,統一資訊入口,避免大量重複工作,降低資料驗證的差錯率,使各機構、部門、行業和地區間的資料共享、驗證和統計更加高效。區塊鏈作為信任工具與激勵工具在經濟活動中的應用使用區塊鏈作為信任工具,交易活動不再依賴於第三方機構,能大幅降低交易成本。
例如商品交易, 因為買家和賣家互不認識,無法信任對方,人們更願意花更多的費用去找中介,如京東、淘寶等網購平臺。也由於這一層的不信任,達成交易往往需要開具各種證明,或者經由第三方背書,比如房屋買賣、房屋租賃。這些都是當下為了解決信任問題增加的社會和經濟成本。
但是,區塊鏈上的資訊不可篡改,交易是由全網進行見證的,並由加密演算法保證安全,不需要第三方作為擔保。例如A想要買B寫的電子書,雙方按照智慧合約,B將電子書的閱讀許可權開放給A,A的款項就自動劃給了B,這一條交易資訊將永久記錄在區塊鏈賬本上,不可篡改。如此,一筆交易就自主、簡單的完成了,沒有第三方介入,大大地降低了社會中的信任成本。
區塊鏈有激勵工具的作用,能吸引人們積極參與,增強資源配置的效率,促進共享經濟的實現。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羅伯特·奧曼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一切悲劇都源於不當的激勵。對於所有經濟體,最根本的問題都出在激勵機制上。”
比特幣火爆的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中本聰為其設計了一套激勵體系。那麼多分散式的計算機憑什麼加入到比特幣的記賬體系中?正是因為有獎勵。當然,比特幣的火爆有一定的投機屬性,其對標法幣的設想也很難獲得承認。但它展示出了區塊鏈作為激勵工具的強大能量,而以太坊的出現,以及區塊鏈大量實際應用場景的落地也印證了其可行性。
以今年5月,被工信部寫入《2018中國區塊鏈產業白皮書》的迅雷共享計算模式為例。區塊鏈就在其中起到了信任工具和激勵工具的作用,在激勵的作用下,普通使用者透過玩客雲共享自己家中的閒置頻寬、儲存等頻寬資源,而迅雷將這些資源收集起來轉化為商業化的雲端計算服務。這個模式大大提高了使用者的參與積極性,也為共享計算帶來了百萬級的個人節點,構成了一個龐大的共享經濟系統。
總結
如果說,網際網路是資訊的紐帶,它顛覆了我們互動和經商的方式,可以讓我們更加流暢、快速、有效地交流和交換資訊。那麼,區塊鏈就是商業的紐帶,它將重構商業基礎,構建一個去中介化的交易模式,讓我們能以不同的方式、更低的成本完成交易。
《趣談區塊鏈》是由迅雷鏈總工程師來鑫、迅雷鏈底層技術研發工作的周茂青,以及參與迅雷鏈底層架構研發工作的陸路、張驍共同撰寫的區塊鏈入門課。
碎片時間,系統學習。
課程大綱
第一課 認識區塊鏈
第二課 淺談區塊鏈的經濟學意義
第三課 區塊鏈三大創新思維
第四課 公鏈、聯盟鏈、私鏈的特點
第五課 為什麼說區塊鏈正處在發展
第六課 什麼是區塊鏈3.0
第七課 扒一扒那些適合區塊鏈應用
第八課 區塊鏈走向平民化 大眾便民服務應用案例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