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本輪幣圈行情,基本上是比特幣和平臺幣的表演秀,其他主流幣基本都成了“伏地魔”,伏地不起。主流的交易平臺幣則都有著不俗的表現,尤其是幣安的平臺幣 BNB,從 2017 年幣安剛上線時的破發至不足 2 元,到現在幣價居高不下,一枚將近 200 元人民幣,穩居幣圈市值榜第六寶座。
BNB 這樣亮眼的“百倍幣”表現,主要當然歸功於幣安在當今幣圈交易所中的一哥地位。從交易量來看,幣安的手續費收入是相當高的,而從幣安成立到現在,每個季度都會用幣安收入的一部分對 BNB 進行回購並銷燬(burn),按照白皮書預定的,這樣的做法會一直持續到 BNB 剩餘 1 億枚為止。這樣的模式對於幣價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市場上的 BNB 流通量會因為不斷的回購銷燬而越來越少,這樣的強力通縮模型,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幣價的上漲。
那麼,什麼是銷燬?如何銷燬?為什麼要銷燬?銷燬後幣去了哪裡呢?
首先,我們要明確一下加密貨幣的“流通量”的概念。通常一個幣的流通量是指能夠在市場上實際流通(主要是進行交易)的數量,這個數字一般要去掉在專案方手中處於實際鎖倉狀態的幣,以及被銷燬掉的幣。相比另一個概念“總量”來說,流通量的變化才是一個幣在前期很長一段時間內是通脹還是通縮的決定因素。
比如說,人們總是下意識覺得比特幣是總量恆定的,所以它不會通貨膨脹。實際上呢?稍微想想就知道,從 2009 年到現在,每一年都在挖出新的 BTC,除去一些初期不受重視被丟失的幣外,它的流通量實際上是在不斷增加的,也就是說,比特幣在 2140 年左右挖出最後一枚之前,都是處於輕微的通貨膨脹中的,不過通貨膨脹的速度是遞減的,因為每過幾年區塊獎勵就會減半,直接的結果就是通脹速度也減半了。
而有“銷燬”機制的幣種,就是另一種場景了。所謂銷燬,就是把一部分幣永久地從市場流通中去除掉。在一個鎖倉幣基本已經釋放完畢(釋放鎖倉會增加流通量)的幣種上,銷燬意味著直接將流通量的數字永久減少了,也就是直接造成了通貨緊縮,對於幣價顯然是有比較明顯的促進作用的。
常見的幣種銷燬有兩種方式,打入黑洞地址,或者直接使用智慧合約銷燬。
根據幣安官方公佈的銷燬詳情,BNB 主網上線前的 ERC-20 代幣就是使用了以太坊智慧合約進行銷燬。這個“burn”(燃燒/銷燬)的銷燬函式是以太坊智慧合約的一個功能,專門用於代幣銷燬。使用這個命令,設定一定的銷燬數量,代幣就會從區塊鏈上永遠消失。在區塊瀏覽器 Etherescan 中的 Input Data 中就可以看到這部分內容詳情。
而銷燬後,在區塊瀏覽器上能看到的代幣總量也會有相應的減少。
儘管智慧合約銷燬代幣看起來更為正規以及徹底,但是另一種銷燬方式其實也很常見,就是將代幣打入一個“黑洞”地址。
所謂黑洞,就是進去就被吞掉,別想再出來,國外稱之為 Eater Address,很形象。黑洞地址是一種特殊的地址,至今為止沒有任何人掌握有它們的私鑰,未來也幾乎不可能。常見的比如:比特幣的黑洞地址 1BitcoinEaterAddressDontSendf59kuE,以及以太坊的黑洞地址 0x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這兩個地址中的財富很多,然而由於加密貨幣的特性,暴力破解一個地址的私鑰,需要從比地球上沙子的數量還要多10的37次方倍的比特幣私鑰集中,一個一個地試,簡直比登天還難。所以進入黑洞地址的幣,幾乎就是等同於被銷燬,從市場流通中永久去除了。
由於黑洞地址也存在於區塊鏈上,所以使用這種方法銷燬的代幣,依然可以從區塊瀏覽器上查詢到,顯示的代幣總量也不會因為銷燬而發生改變。
銷燬代幣,很多時候是為了對幣價進行刺激而採取的一種人為通縮手段,有一些專案甚至會將銷燬作為代幣的長期發展模式寫入白皮書。在幣圈,大量專案都沒有真實落地應用,無法產生實際盈利,所以銷燬代幣無疑是一個比較有效的促進幣價提升的方法。另外一些 ICO 專案也會將最終未售完的代幣進行銷燬以示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