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區塊鏈技術發展現狀和趨勢進行第十八次集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學習時強調,區塊鏈技術的整合應用在新的技術革新和產業變革中起著重要作用,要把區塊鏈作為核心技術自主創新的重要突破口,明確主攻方向,加大投入力度,要抓住區塊鏈技術融合、功能拓展、產業細分的契機,發揮區塊鏈在促進資料共享、最佳化業務流程、降低運營成本、提升協同效率、建設可信體系等方面的作用,加快推動區塊鏈技術和產業創新發展。
政策規範、創新賦能、應用牽引將成為推動我國區塊鏈產業進入快車道的“三駕馬車”。賽迪(青島)區塊鏈研究院有限公司(簡稱“賽迪區塊鏈研究院”),對區塊鏈現狀做了簡要的分析:
1、政策引導是打造良好區塊鏈生態環境的關鍵所在
2017年以來,我國區塊鏈政策如雨後春筍不斷湧現,國家及各部委紛紛出臺相關政策鼓勵區塊鏈與人工智慧、大資料、物聯網等新興資訊科技的融合與創新應用,規範區塊鏈行業秩序,加快區塊鏈賦能實體經濟。
據賽迪區塊鏈研究院統計,2019年上半年國家及各部委出臺的相關區塊鏈政策已達12項,已超過2018年整年的10項,充分說明隨著區塊鏈技術的成熟,國家對區塊鏈的關注度和重視度也逐漸提高。
此外,全國各省市也在加速區塊鏈產業佈局,僅2019年上半年就出臺相關支撐政策27項,以天津市、河北省、廣東省、雲南省、福建省等地區最為活躍。
▲2015-2019上半年國家及各部委區塊鏈政策數量
(資料來源:賽迪區塊鏈研究院整理)
縱觀我國區塊鏈發展程序,政策規範起到了決定性作用。
一是在經歷了ICO非法融資亂象後,一系列政策引導和行業規範逐漸將產業帶入正軌,各部委、科研機構及行業組織積極推動以技術創新和產業賦能為核心的區塊鏈發展新路徑,起到了正本清源的作用。
二是同任何一種新興技術一樣,區塊鏈的發展需要場景,而一批鼓勵區塊鏈創新及應用的政策成為產業發展的重要支撐。
2017年後,我國區塊鏈產業規模快速增長,企業數量不斷增加,研究機構接連落地,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政法大學等一批國內“雙一流”高校開設區塊鏈課程。
據賽迪區塊鏈研究院統計,截止到2019年上半年,我國具有實際投入產出的區塊鏈企業數量超過700家,研究機構累積達83家,34家銀行參與部署區塊鏈業務,累計投融資事件超500筆,逐漸形成了集產學研金服用一體的產業生態。
▲區塊鏈產業鏈分佈比例
(資料來源:賽迪區塊鏈研究院整理)
▲我國區塊鏈企業投融資輪次分佈
(資料來源:賽迪區塊鏈研究院整理)
目前,我國區塊鏈政策體系仍缺乏整體規劃佈局和細分的監管規則。
要加強對區塊鏈的頂層設計和技術引導,完善安全風險評估和細分監管規則的研究和分析,在依法治網的範疇內探索建立適應區塊鏈技術機制的安全保障和監管體系,重點預研區塊鏈在央行CBDC、普惠金融、數字資產交易、電子政務、個人資料保護等領域的監管治理,引導和推動區塊鏈開發者、平臺運營者加強行業自律、落實安全責任,推動區塊鏈安全有序發展。
2、自主創新是區塊鏈發展的核心動力
我國區塊鏈技術創新基礎良好,初創企業、網際網路巨頭、金融機構、研究機構和高校紛紛佈局區塊鏈技術創新。
我國區塊鏈專利數量領先世界,據賽迪區塊鏈研究院統計,2019年上半年中國公開的區塊鏈專利數量為3547項,已經超過2018年公開的全年專利總量2435項,阿里巴巴、中國聯通、中國平安、杭州複雜美等一批科技企業貢獻巨大。
聯盟鏈與人工智慧、大資料、雲端計算融合形成的區塊鏈BaaS平臺逐漸成為行業新寵,阿里巴巴、騰訊、華為等網際網路巨頭企業紛紛推出各自BaaS平臺。
我國聯盟鏈、公鏈體系正不斷完善,在跨鏈、側鏈、多鏈、分片技術、有向無環圖、隱私保護等技術上有所創新,隨著各方研發投入增加和研發工作深入開展,國內的研究團隊在平臺底層架構、共識演算法、智慧合約、鏈結構和資料結構等方面有創新與突破,進一步推動區塊鏈技術逐步走向成熟。
▲國內主要區塊鏈企業核心技術分佈
▲國內區塊鏈重點企業核心技術一覽表
目前,我國區塊鏈技術創新仍存在原始創新力不足,大部分企業沿用國外成熟底層架構並做一定程度的修改完善,對智慧合約、資料結構、網路傳輸、密碼演算法等核心技術創新研發能力較弱,區塊鏈安全性面對嚴峻挑戰,複合型人才培養嚴重不足。
要強化基礎數學、電腦科學、網路安全等基礎理論研究,提升原始創新能力和鏈上鍊下資料協同能力,突破區塊鏈效能和安全瓶頸。鼓勵國內優秀區塊鏈企業參與國際標準制定,佔據創新制高點,搶佔國際話語權。
深化技術融合與創新應用,完善區塊鏈BaaS平臺服務,研發基於區塊鏈的高階SaaS軟體。建立完善人才培養體系,打造多種形式的高層次人才培養平臺,培育一批領軍人物和高水平創新團隊。
3、應用落地是凸顯區塊鏈價值的必經之路
我國區塊鏈應用正持續火熱展開,一批新產品、新平臺、新服務不斷湧現,以合作共建、平臺先行為突出特點的應用模式逐漸形成,區塊鏈的價值也得到進一步凸顯。
據賽迪區塊鏈研究院統計,截止到2019年上半年,我國已披露151個區塊鏈應用案例,覆蓋了28個應用領域和場景,其中金融、電子政務、醫療、智慧財產權保護、溯源及公益慈善6大領域落地案例較多,效果較為顯著。
各地區根據自身城市發展特點大力推動區塊鏈應用落地,並形成了鮮明的應用特點,其中,以雄安新區、佛山、廣州等地區為代表,主打區塊鏈+智慧城市的應用創新,逐漸運用區塊鏈技術打通整個智慧城市體系,實現高擴充套件性的智慧城市模型。
以青島、天津、深圳等地區為代表的,主打區塊鏈+跨境貿易物流的應用創新,利用區塊鏈技術打造智慧港口、跨境貿易及物流。
▲2014-2019上半年區塊鏈應用案例對比
▲我國區塊鏈行業應用領域分佈圖
目前,我國區塊鏈行業應用仍存在大規模應用推廣難、缺乏殺手級應用以及缺乏第三方權威評估等問題。
要以科學和發展的眼光去看待區塊鏈技術,區塊鏈技術並不是萬能的,在區塊鏈專案上馬之前要進行充分的論證和規劃。既要充分發揮區塊鏈在促進資料共享、最佳化業務流程、降低運營成本、提升協同效率、建設可信體系等方面的作用,也要做好頂層設計、安全風險評估和技術測試。
著力打造並推廣殺手級應用案例,鼓勵重要領域的資料開發共享,形成可移植複製的應用推廣模式,推動區塊鏈在政務民生、普惠金融、供應鏈管理、司法存證、數字版權等領域的大規模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