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是否會讓區塊鏈發生擁堵?比特幣交易處理,目前並沒有堵塞,沒有可觀察的證據能夠表明,比特幣交易處理目前正處於堵塞狀態。由http://statoshi.info/收集的,過去幾個月的統計資料顯示,全網未確認交易池相對穩定在10,000筆交易,在2015年9月份的"壓力測試"期間,未確認交易顯著增加到了75,000筆。根據CoinTape網站顯示,大多數的未確認交易,是因為沒有支付手續費,或接近於零交易費。
對於新增適當費用的比特幣錢包來說,這些堵塞挑戰根本是不存在的。根據CoinTape的估計,2016年1月份,比特幣網路的最優平均交易費是低於0.1 美元。
下面嘗試分析下小額或者不交手續費交易的來源:
A、混幣服務
混幣服務的原理是把大量正常的比特幣交易,迴圈不斷地拆散成數十甚至數百筆交易,然後再把拆散的交易放在自動匹配交易的P2P交易池,計算混合交易以達到匿名的效果。
對於混幣服務這種特殊需求,應該為網路支付正常的手續費。除了混幣服務,還是不少專案也需要直接在區塊鏈上發起大量的交易,然而他們卻不為此類交易支付手續費用,或者僅支付數額非常少的手續費用。
B、批次傳送的垃圾廣告交易
有一些專門收集比特幣地址以傳送廣告的專案。由於Blockchain.info 及相關錢包服務或者區塊鏈查詢應用,都具有給比特幣地址或者比特幣交易打標籤的功能。簡單來說,這類功能就是你發出一筆交易後,在區塊鏈查詢的網站內部可以為這筆交易或者傳送者的比特幣地址打上標籤,以此說明這筆交易是由誰傳送的。當使用者查詢區塊鏈時,不單止會看到這筆入賬交易常規資訊,還會看到傳送者的資訊。比如下面的例子:
這樣就滋生了一個很好的免費的營銷環境,用程式在網路採集各種比特幣地址,然後給各個採集到的地址轉一筆很小的比特幣,比如萬分之一或者十萬分之一個比特幣。批次傳送完比特幣後,再到各個區塊鏈查詢網站打上標籤,收到這筆無意義比特幣的使用者查詢時就會看到傳送交易者的廣告。
除了傳送廣告,有人還會以此傳送各種詐騙資訊。這種型別的專案,都是區塊鏈上的害蟲。繼續為低手續費的交易服務,是否會導致此型別的專案會越來越多,佔用了過多區塊鏈資源,導致無法處理正常的交易。
C、區塊鏈粉塵攻擊
2015年9月份,某公司在比特幣區塊鏈進行了"壓力測試",傳送了數量巨大的小額交易,測試期間未確認交易顯著增加到了75,000筆。很多使用比特幣轉賬使用者都明顯地感覺到比特幣確認時間要比平時的慢很多,運氣不好的甚至要等待數天才有第一個確認。數字貨鏈報內的不少人都發表了對此種行為譴責的說明。
對此類行為,目前能做的僅僅是發表 "譴責"的宣告,對行為製造者本身卻沒有任何懲罰或者損失。而且粉塵攻擊的發起,是在比特幣區塊鏈既定的遊戲規則之下,本身並沒有"犯規",只能說這類行為"不道德",僅此而已。
目前僅一個公司批次發起交易,就可以導致比持幣區塊鏈嚴重擁堵。當比特幣發展壯大時,得到更多外界的關注時,肯定也會招來更多不同勢力不同機構團體發起的低成本的粉塵攻擊。面對此類攻擊,比特幣目前是否已經作好準備?
綜上,選擇把區塊鏈擴容到2MB,是否是一個飲鴆止渴的行為。選擇不斷擴容是否在縱容各種類垃圾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