鏈聞ChainNews
公眾號ID:chainnewscom
還是先說說 Willy Woo 是誰吧。
他是最早提出比特幣 NVT 估值模型的大神,可以說是比特幣交易領域的一位傳奇人物。他最早提出的 NVT 估值模型應用於比特幣的估值,給這個讓人捉摸不定的市場點亮了一盞明燈。基於此,關於如何對比特幣和各種加密貨幣進行合理估值的理論開始發展起來。在此之後,各種加密貨幣的估值理論或者估值體系,都繞不開 Willy Woo 的早期研究。
Willy Woo 曾經是個程式設計師,2008 年金融危機爆發中,成功做空銀行股,之後在比特幣市值漲到 10 億美元的時候,關注起加密貨幣,自己搬到印度尼西亞的巴厘島,悠閒的生活在那裡。
這一次,他透過推特詳細介紹了「投資數量論 Quantity Theory of Investment」,一種可以用來推算加密資產基本面價值的理論。
他說了,「讀起來很晦澀」。嗯,先收藏再轉發,然後請默默鑽研搞懂。
作者:Willy Woo
編譯:Perry Wang
警告:這是一款讀起來很晦澀的技術分析。但可以藉此瞭解加密資產估值理論,並瞭解比特幣 NVT 估值方法。
我稱之為投資數量論 Quantity Theory of Investment。我不確定這是否是我獨有的理論,但發表在推特上供大家參考討論。
從經濟角度,我把價值在經濟體中的流動分為三類:
u - 實用額
i - 投資額
s - 投機額
具體到比特幣:
實用額 u 是指用來花銷支付的比特幣數量,應由鏈上資料取證
投資額 i 是在區塊鏈上在不同使用者間轉來轉去的數量,即透過鏈上資料取證方式過濾掉一個使用者在自己的多個錢包間老鼠倉的情況
投機額 s 是指全球交易所交易的數量減去實用額 u 和投資額 i
具體到法幣:
實用額 u 是指全球國內生產總值 GDP 總和,衡量以法幣支付的商品和服務指標 不過讓我們忽略掉期合約,來保障資料的單純性
投資額 i 是指用於儲存的中長期現金賬戶之間的貨幣流動
投機額 s 指全球外匯總額減去 i和 u 中的國際貿易成分
英國密碼學家、hashcash 的發明者 Adam Back 估計稱,法幣世界中的投機行為已經極為嚴重,法幣世界中的投機額比實用額 s/u 的比率高達 240:1。請忽略他的推文中所述的比特幣世界投機額比實用額的比率為 4:1 的說法,因為他說的是錯的,他們所說的這一比率接近比特幣中的投機額比投資額 s/i 的 比率。
我不清楚法幣世界中的投資額/實用額 i/u 的 比率,但我從來不認為法幣主要用於商品交易,大型機構的基金經理 包括我們所有人 都會把錢儲存很長時間。
當所有市場崩潰時,唯一一個價值不減反增的就是法幣。因為價值從市場中流失,人們認為所有的投資標的都在走低,而法幣在走高,但貨幣單位反映不出這種趨勢,美元就是美國的貨幣單位。
對上述三個指標,我們可以用它們佔貨幣總供應量的百分比來衡量。
實用量 Vu - 實用貨幣的流通量
投資量 Vi - 投資 價值儲存 貨幣的流通量
投機量 Vs - 短期投機交易的貨幣的流通量
經濟學家希望將這一指標的考量稱之為貨幣流通速度,但我要提出警告...
經濟學家所稱的貨幣流通速度實際上只是指的是貨幣的實用量 Vu,因貨幣的實用性而帶來的貨幣流通。這很容易篩理出來。經濟學家們衡量 GDP 指標、劃分已知的貨幣供應量來估算貨幣流通速度,但這只是實用貨幣的流通速度。
但他們無法窺視我們的長期儲蓄和定期儲蓄賬戶來衡量更具價值的投資貨幣流通速度。我們賣出股票、黃金和債券,將所得資金存進定期儲蓄賬戶,但他們無法估算這一指標。
這為什麼很重要?
當我們審視比特幣的鏈上流通速度時,不是與經濟學家所考量的普通實用貨幣量 Vu 流通速度來作比較,比特幣的鏈上流動速度涉及的是投資貨幣量 Vi,不是法幣世界中隨著商業支付而生的實用貨幣量 Vu。
我們接著來談估值指標……
傳統上我們是用貨幣數量論的費雪交換方程式 MV=PQ 其中 M 為貨幣量,V 為貨幣流通速度,P 為價格水平,Q 為交易的商品總量 計算加密貨幣背後的區塊鏈網路的未來價值,這只適用於成熟的應用區塊鏈,完全忽略了它們儲存投資價值的能力。
對於現實世界中的加密資產,我們需要以新的方程式來計算其估值。我將之稱為「投資數量論」新的交換方程式。它為我們開啟了基於這些代幣區塊鏈的價值儲存能力來計算其估值的大門。
根據定義,在投資者之間流動的投資總值可以被表述為貨幣總供應量乘以在特定時間段內出於投資目的而換手的貨幣的佔比。
I = M * Vi
這一方程式描述了價值儲存的流動。
讓我們用高中代數來算一下:
M = I * (1/Vi)
得到什麼結果?
NVT 網路價值 幾乎等於 1/Vi,就是說與投資貨幣流通速度呈反比。
M ≈ NVT * I
這就是為什麼用鏈上代幣流通量能粗略估算該區塊鏈價值的原因。
NVT 不是完全等於 1/Vi,因為它是由錢包間的流通原始資料得出,而不是投資者之間的流通資料。
我們需要過濾出由單個使用者控制的多個錢包間老鼠倉的資料,才能得出投資貨幣量 Vi。這會是比 NVT 更為精確有效的指標。
很多替代幣專案試圖透過鎖倉降低投資貨幣量 Vi。 ERC20 代幣專案給以太坊帶來了這樣的效應,因為這些 ICO 資產會將相當大數量的 ETH 鎖定在它們的代幣資產中。Dash 和其它權益證明機制區塊鏈中的主節點也有同樣效果。
如果投資貨幣量 Vi 較小,同等投資額 或流通速度 進入該區塊鏈,其市值就會較高。
M = I * (1/Vi)
M 是指代幣供應值,也叫網路價值或市值
但讓我們更深入一步研究一下這個等式。
M = I * (1/Vi)
如果我們知道流通的投資貨幣量和投資貨幣流通速度,我們可以計算出價值儲存 SoV 區塊鏈的「基本面價值」 M。
請注意,這幾個變數是可以迴圈計算得出的,因為我們一旦從該區塊鏈鏈上取證中得到投資貨幣量 Vi 資料,我們需要知道代幣價格來決定 I 的數值,但常常出現代幣交易價格並未能反映代幣流通速度 Vi 決定的基本面價值的情況。
在這些時候,我們透過計算就可以探測出代幣價格是否估值過高或者過低。這就是 NVT 指標能預示市場行情的部分原因。它約等於 1/Vi。因此用這個指標可以探測出代幣的交易行情與基本面價值是否背離。
對一個成熟的區塊鏈網路:
貨幣數量論方程式 M * Vu = PQ 可以用於計算實用貨幣元素。
投資數量論方程式 M * Vi = I 可以用於計算價值儲存 SoV 元素。
把實用性元素與價值儲存元素綜合到一起:
M = PQ/Vu + I/Vi
在一個特定的時間段內:
PQ 是實用性經濟的規模
I 是投入到該區塊鏈中用於價值儲存目的的資產規模
區塊鏈上取證能測算出這些元素,再結合特定時間節點的代幣價格,我們可以基於代幣流通速度計算出該區塊鏈的基本面價值。我們能判斷出該代幣估值是否過高或過低,這就是成熟區塊鏈的 NVT 指標風向標。
錦囊:
加密資產的基本面價值可以透過計算得出,但行情價格主要還是取決於投資人願意為該資產支付什麼樣的價格。
這聽起來像是自圓其說,但我們可以用它來判斷市場價值是否與基本面價值背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