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不僅80後90後見到了人生中最光怪陸離的事件,對於80多歲高齡的巴菲特,這也是“活久見”的一年。未來的世界走向何處?
5月7日發生“伊朗舊幣換新”事件,讓我們確信未來需要去中心化的區塊鏈世界。今年臉書幣和央行DCEP極有可能上線;本月12日BTC即將迎來第3次減半。這次減半是否會重演4年前的歷史?
01
遙想4年前BTC減半前,幾個頭部平臺僅有BTC萊特2個幣種,現貨交易0手續費。很多投機者認為當年市值4k軟妹幣的1BTC太貴不值得囤幣,而自認為炒幣技術一流,靠著高拋低吸能就能輕鬆賺錢。實際上,幣越炒越少,變成了追漲殺跌,低拋高吸。比如,我炒幣把自己炒成結石,賺來的幣都交給了醫院。
其實,比特幣投資者和傳播者Stephen Cole發推說:
不要因為買不起1比特幣而不買BTC,就像不要因為買不起一塊金磚,而不買黃金一樣。
2016年,某社群就有這樣的囤幣人士:每週定投500塊BTC ,大約能買0.1個BTC。他說自己閒錢定投,做大週期投資。2017年9月社群解散,再無此人訊息,這幾年我一直想找到他,問他這些年是否依然每週定投比特幣嗎?
02
BTC減半意味著什麼?
眾所周知,BTC猶如區塊鏈世界的黃金,總量恆定且有限。BTC也是每10分鐘給最先挖出那個區塊的算力(礦工)獎勵, 每個小時產生6個區塊,每天產生144個區塊。根據QKL123資料:目前每區塊獎勵12.5個比特幣;減半後每個區塊獎勵6.25個BTC,意味著每天會減少900個BTC的供應。目前,現貨市場每天約幾百萬個BTC成交量,單日減少900個BTC 的供應量對整個市場影響很小,但這個數量累積下來,一年將會減少33萬個BTC供應量。
隨著法幣通貨膨脹持續和區塊鏈技術廣泛普及,持有並儲存BTC逐漸成為各大機構和個人的共識。市場對BTC需求量持續上升,而供給不斷萎縮,在這兩個力量共同作用的結果,BTC價格不斷被推向高潮,特別是在BTC減半後,2017年BTC價格一路飆升,打破了歷史新高。
在價格高潮迭起的市場中,充斥著恐懼與貪婪。有些投機心理作祟的小白進來就想一口吃成胖子,結果未能及時抽身,少則輸掉上百萬,多則千萬家產散盡,一敗塗地。
國內有不少認真做事的專案方在2017年融資後,缺少自己的做市值管理,融資未能及時套現,導致專案很難進展下去。也有不少紅極一時的山寨專案,可能只是幾家平臺能交易,籌碼太過中心化,價格被操控的可能性大,下架歸零的概率也大(比如FT)。
等下次牛市再來,這些山寨會隨著BTC或ETH一路高歌猛進麼,顯然牛市與手持大量山寨的人沒關係;反而這些上漲在吸血山寨,山寨只會不斷創新低。
最魔幻的是,諸如EOS團隊的騷操作,拿著融資換了14萬個BTC,他們收費不是收自己定投幣,而是BTC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這樣的套路還會不斷上演。
03
那麼,究竟應該如何參與區塊鏈世界理財呢?
我非常推崇《蘇世民:我的經驗與教訓》中投資原則:
首先,要相信比特幣是合法財產:本月6日,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公開宣判一起比特幣涉外財產損害賠償糾紛上訴案,二審認定比特幣屬於網路虛擬財產,應從法律上予以保護,透過不合法手段取得的比特幣應當全部返還或折價賠償(要是你的財產糾紛是山寨幣,價格參考可能都無法評估)。如果還有人說比特幣是騙局,建議可以去山裡生活了 。
其次,你需要了解區塊鏈世界的價值共識——BTC。很多交易所VIP 大客戶是以你持有多少比特幣為標準?
最後,做囤幣黨。這條路知易行難,你要有場外收入。等米下鍋的人,梭哈進場,等著賺一把翻身,往往事與願違。如果把自己二級市場炒幣,當打麻將那樣的愛好,無傷大雅,賭性過大最終害人害己。
做大週期投資的人也可以將囤幣作為子女大學教育金,只存不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