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ew海外∣比特幣core開發組:緣何從社羣功臣變成歷史罪人

買賣虛擬貨幣


一說到區塊鏈,大多數人都會想到比特幣;一說到比特幣,只有一半人會想到中本聰。而如果說到core開發組,很多人卻是一臉懵逼——因為這和比特幣的技術密切相關,而大多數人,對於加密技術並無過多瞭解。

core開發組,曾經是比特幣背後重要的技術支柱和精神領袖。

一、core開發組與比特幣的淵源

誰都知道比特幣的創造者是中本聰,而且加密貨幣和區塊鏈都是技術活,所以可以推斷中本聰肯定是個技術大神。在2010年,中本聰卻逐漸從比特幣社羣中退隱,可以說是功成身退,也可以說是為了讓比特幣真正自主地執行下去。

不過,中本聰將比特幣的維護重任交給了自己的戰友Gavin Andresen,以及一群追隨自己的極客,這群極客成立了core開發組,專門解決比特幣區塊鏈上的技術問題。一直以來,整個比特幣社羣都非常崇拜創造了比特幣的中本聰,既然core開發組是中本聰指定的“監護人”,那麼眾人當然對這個開發組深信不疑。

從此,承擔著中本聰厚望和社羣期待的core開發組,成為了比特幣社羣盡心盡力的技術維護小組。這份熱忱不僅僅來自他們與中本聰一拍即合的信念,還來自對中本聰的敬仰、對這份委託的重視。同時,他們也將自己的人生價值,傾注在了整個比特幣區塊鏈上。

於是,比特幣各種技術上的疑難雜症,都被core開發組包攬了。

二、core開發組引發的比特幣擴容之爭

在後來的數年當中,core開發組勤勤懇懇地為社羣做事,維護著比特幣的協議、程式碼,為整個區塊鏈網路和社羣立下了汗馬功勞。

日積月累,core開發辛勤的付出收穫了越來越多的讚美和敬佩;漸漸地,這個團隊成為了比特幣社羣新的精神領袖。

直到比特幣擴容之爭開始。

擴容問題由來已久,須追溯到比特幣創立之初。中本聰在設計區塊大小的時候,就考慮到了日後的擴充套件問題,但為了防止垃圾交易對比特幣系統造成的威脅和危害,暫時將區塊大小設定為1M。

Gavin Andresen成功將比特幣推向了大眾,區塊鏈上的交易越來越多,很快1M的區塊便不堪重負,交易速度緩慢。

2015年,Gavin提出要在2016年將比特幣的區塊鏈擴容至20M。這個提議,引發了中國五大礦池(包括螞蟻礦池)的聯合反對,他們支援擴容到8M,此外社羣中的很多礦工也無法接受這一提議,最終只好作罷。

core開發組將中本聰的1M區塊大小奉為不可篡改的金科玉律,Gavin的這一舉動自然也引起了core開發組的注意。隨後出現了一個假冒的中本聰,Gavin竟誤以為真還為其站臺,引發了不小的負面言論,core開發組便趁機將其趕出了比特幣社羣。

作為開國元老竟被趕出社羣,想必Gavin也十分鬱悶。不過他馬上就和別人一起創立了基於BIP101的BitcoinXT,仍然心繫比特幣的擴容問題,思索著能夠為社羣接受的辦法。

2016年,Gavin提出了BIP101,主張在全網75%的支援下將比特幣擴容至2M,隨後,提出了基於這條提議的比特幣經典方案。這一次,全網90%算力透過了這個方案。

然而,core豈能讓Gavin就這樣達到擴容目的?

當時core開發組已然在進行隔離見證(SegWit)的測試了,隔離見證針對比特幣的交易模型,能夠將交易後產生的多餘資訊隔離開來,使得記憶體減少。在Gavin提出經典方案的同時,core開發組立馬集結開發者和礦工,在香港召開了擴容大會,中國礦工和core開發組達成“香港共識”。

“香港共識”具體的方案是,將現有的一部分割槽塊鏈進行隔離見證,再將非隔離部分進行擴容到2M的硬分叉,而後再將擴容後的區塊進行隔離。整個方案將於2017年7月之前完成。

可是,core開發組卻出爾反爾,拒絕執行“香港共識”。此舉毫無意外地引發了社羣的眾怒,並導致社羣分裂。2017年4月,位元大陸旗下的ViaBTC部署BitcoinUnlimited方案,該方案主張讓礦工自定義區塊大小解決擴容問題。很快,另外三家礦池也加入了部署行列,公然與core開發組撕破臉。開發組只得釋出SegWit,但此時無論是BitcoinUnlimited還是SegWit,都未能得到社羣的絕對支援。

局面僵持不下,螞蟻礦池終於出手,支援BitcoinUnlimited,使得這一方案得到了多於隔離見證的支援率。

2017年5月,比特幣擴容大會在紐約舉行,與會的大多數企業簽署了“紐約共識”,內容與“香港共識”別無二致,採用SegWit軟分叉和2M擴容硬分叉,而且獲得了全網80%以上的算力支援;6月,在技術大牛Jeff Garzik的支援下,SegWit2x小組成立,正式進行對比特幣的擴容。

很快,SegWit2x小組釋出了測試版客戶端。經過礦工們的測試之後,超過85%以上的算力支援紐約共識,若這一共識能夠順利進行下去,比特幣必然會進入一個全新的時代。

“紐約共識”的透過,採納的依然是隔離見證,獲得了更廣泛的社羣認可,相形之下,core開發組顯得人微言輕。

三、被社羣拋棄,core開發組真的罪孽深重嗎

2017年8月,比特幣完成隔離見證,並從中硬分叉出了比特幣現金(BTH)。從2015年到2017年,持續了三年的比特幣擴容之爭終於畫上了句點。

在被紐約共識力壓之後,core開發組實際上已經被社羣拋棄。這一場擴容之爭,最應歸咎於core開發組,三年的時間,區塊鏈與數字貨幣發展迅猛,比特幣被這一場持久戰拖住了邁進的步伐。

至今為止,core開發組始終固執堅守著1M區塊大小的理念。不過,後來他們創立了自己的比特幣節點錢包BitcoinCore。

當提及這一歷史時,很多人都對core開發組嗤之以鼻,稱其罪孽深重。的確,比特幣的擴容早已被預見,勢在必行,而昔日的社羣工程,卻成了阻礙擴容之爭的罪魁禍首。

core開發組是否真的太過於死板固執?中本聰在設計比特幣時,必然沒有始終如一使用1M的意思,但他同時也無法兼顧到以後,去中心化的社羣自治,本就允許在社羣達成共識時對區塊鏈進行改良。

或許core開發組真的只是因為不想讓比特幣變成利益追逐的場所,但在利益面前,core開發者難道就冰清玉潔嗎?

擴容之爭的本質,正是開發組與礦工之間的利益衝突。爭端某種程度上是幣價下跌、比特幣行情不景氣的原因之一,因此觸動了絕大多數人的利益,紐約共識能夠最終達成的根本原因也在於此。

不過,若將比特幣看作是理想的承載,顯得冠冕堂皇,將比特幣乃至區塊鏈看作是利益的共同體,反倒更加簡單可靠。

如今回頭再看,core開發組也曾為比特幣社羣辛辛苦苦效勞了幾年,雖然阻礙了比特幣的發展,觸碰了很多人的利益,但都是為利,怎能“人多就有理”呢?只是比特幣分叉已成定局,成王敗寇,歷史都是由勝利者書寫的。

欄目策劃丨無忌
文章作者丨狂歌酒
責任編輯丨鬼簿主
排版編輯丨藥藥
美術指導丨冰菓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