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到我這一代最優秀的頭腦被瘋狂摧毀,歇斯底里地赤身裸體捱餓,黎明時分拖著自己穿過黑人街道尋找憤怒的解決方案,天使般的時髦人士在夜晚的機器中燃燒著與星空發電機的古老天堂聯絡。”
——艾倫·金斯伯格
許多人在扎克伯宣佈將“Facebook”改名為“Meta”後,都感覺到深深恐懼,這個長相酷似“外星人”的男人有著將人類推向虛擬的深淵。
因此,對此感到恐懼的人將“扎克伯格的夢想認為是我們的噩夢”。不過“我們”這個詞太有“帶入性”涵義,讓讀者情不自禁的就對號入座。
所以將“扎克伯格的夢想認為是我們的噩夢”改為“扎克伯格的夢想認為是一些人的噩夢”更理性、客觀一點,畢竟對一個事物的評價總是存在幾種聲音:反對、贊同、不做評論。
對於Facebook(現為“Meta”)執行長扎克伯格來說,社交元宇宙模式化是他小時候就對社交媒體的“最終幻想”(在以前的文章論述過)。
他有一批非常忠實的科技企業家追隨者,他們在營銷巨集偉的技術突破中茁壯成長,認為這是人類社會文明的又一重大進步,為全人類的困境提供了革命性的解決方案。
當然,也有一些筆者認為這是不幸的,金融和哲學家金斯伯格在其部落格中發表了這樣一個觀點:“當我們看到技術在現實世界中被釋放的方式時,扎克伯格及其公司對他們的技術產品的樂觀並不總是合理的”。
金斯伯格認為,“扎克伯格樂觀的營銷材料和‘連線人’的天真樂觀是談話要點,但沒有討論這樣一個事實,即隨著這些‘社交’技術向外擴充套件,技術道德問題往往被忽視了”。
金斯伯格的觀點和《三體》作者劉慈欣的觀點有點類似,劉慈欣說,“人類的未來,要麼是走向星際文明,要麼就是常年沉迷在VR的虛擬世界中。如果人類在走向太空文明以前就實現了高度逼真的VR世界,這將是一場災難”。
兩者不謀而合的點在於都表達了對元宇宙的擔憂,簡單來說就是“元宇宙現在該不該出現?以及元宇宙會帶來哪些道德問題?”
所以歸根結底“元宇宙的贊成與反對之爭”就是關於“元宇宙是一念天堂,還是一念地獄之爭”。
01、多種聲音
虛擬世界對人類來說到底是好是壞,難以主觀評價,就像抽菸一樣,有的人認為它是“精神救助劑”,而有的人對其嗤之以鼻。
▼Facebook Horizon,一個處於私人測試階段的社交世界
所以對元宇宙支持者來說有一個這樣的觀點:虛擬世界是未來的發展方向,宇宙的時空限制了人類對外發展的腳步,人類要殖民星球,受到的限制太大,突破需要的資源越來越多,可以將大部分的科技學習和訓練放在虛擬現實中,就像現在的飛行員培訓一樣,同時,也認為虛擬現實可以滿足人類的一切精神需求,這樣可以極大的節約現實世界的資源消耗,可以將更多的資源用來做科技突破。當然要實現這一目標,最關鍵的難題就是人機介面,就目前的VR來說還是太低端了。
而對於恐懼症來說,有這樣一個“未雨綢繆”的想法:隨意朦朧中想到元宇宙,忽然覺得這個元宇宙終極形式應該就像電影《駭客帝國》裡那樣,躺在床上閉上眼睛,大腦神經與計算機連線進入虛擬世界,電腦接受到的視覺、味覺、觸覺等訊號都是虛擬世界傳來的,如果在虛擬世界死亡,大腦接受的訊號也是自己死亡了,不及時退出的話,現實中的身體也會死亡,越想越害怕。當然這樣想也沒錯,死亡畢竟人人都恐懼,誰不想多活幾年呢!
只能說元宇宙出現的這個節點非常巧妙:人類把地球資源霍霍得差不多的時候。
元宇宙構造的真實虛擬世界與很多智者說過的下一個時代是精神文明的時代相吻合。許多人懷疑現在人類就處在一個虛擬的空間,都是我們的意識幻化出來的,用一個說法來形容——“科學的終點是神學,當科學家努力登上峰頂的時候,卻發現佛學家早已在此恭候多時了”,而元宇宙只是將人類帶回到正確的道路上。
▼Facebook宣佈設立5000萬美元的元宇宙研究和合作基金
當然,這裡只是“唯物論者”和“唯心論者”關於事物、意識形態的理論博弈,真相如何,現在也難以確證,畢竟誰也無法預料未來會發生何事。
不過現在值得慶幸的是,元宇宙有多種聲音,而不是一邊倒的情況,就像當初的網際網路一樣,存在多種聲音。
新技術的出現通常不可避免地存在弱點和不完善的地方,往往會引來一片質疑之聲,同時也因為其新穎的模式和場景應用,迎來一大批支持者,不過正因為有了不同的聲音,才能辯證其優點是否符合現實的需求。
未來可期,但真正的未來難以預知。就像對元宇宙各抒己見的看法,有觀點稱“元宇宙”是人類未來的數字化生存。比如,騰訊CEO馬化騰認為:“虛擬世界和真實世界的大門已經開啟,無論是從虛到實,還是由實入虛,都在致力於幫助使用者實現更真實的體驗。”
而也有觀點稱“元宇宙”是隻是一個美好的烏托邦世界,比如,羅森博格認為:“所謂元宇宙是一個沉浸式VR和AR的虛擬世界,目前是由Facebook等科技公司領頭開發的,可以創造一個看起來很真實的賽博朋克烏托邦。”
02、注意力經濟
大多數人都習慣於在電影和電視的背景下聽到“元”這個詞,通常它被用來描述諷刺和自我參照的喜劇,如《死侍》或《瑞克與莫蒂》。
“元”起源於古希臘,字首“Meta”(μετα)指的是超越的概念,這裡得感謝“Facebook”的營銷奇才們,因為他們“元”的含義正在被重新定義。
▼元宇宙中和朋友一起交流
扎克伯格最近的宣告讓“元”回到了它的詩意根源,儘管是使用以前最沒有詩意的方式;這次“元”則是指一個虛擬空間,對其感興趣的人都可以在其中工作、娛樂和打發時間,作為自己創造的世界中的數字化身。
扎克伯格將元宇宙作為常規宇宙的數字“升級”進行宣傳,就好像物理現實是我們應該想要超越的一樣。
這也給許多人留下一個問題:“為什麼?”
即為什麼馬基·馬克和Facebook集團為什麼如此痴迷於元宇宙?
要回答這個問題,就需要了解Facebook和Instagram平臺是如何運作的。像Facebook和Instagram這樣的產品對使用者是“免費開放的”,它們的收入和現金流是靠儘可能長時間地將使用者的注意力集中在電子裝置螢幕上。
這也就是所謂的注意力經濟。
現在,對於扎克伯格和Facebook的底線來說,根據金斯伯格的觀點來看,“物理現實現實上是一個陰險的收入小偷。你和你的還在玩耍的每一秒鐘,或者在公園裡享受安靜的散步,遠離你的手機和網際網路連線,在Facebook眼中,都是你寶貴的注意力在浪費的另一秒。”
▼對我來說看起來沒什麼
元宇宙只是注意力經濟的下一個合乎邏輯的產品。在短短几年內,一個虛擬的世界將會存在,它(對某些人來說)將比“真實”的世界更優越,以至於這些人會自然而然地將大部分時間消耗在那裡,而不管它是否會對其健康產生壓倒性的負面影響。
這可能是一個看起來離奇的想法,但這種型別的現實行為也已經很普遍了。截止目前,人們花費了無數時間在Twitter和Instagram上,或者在完全獨立於現實生活的虛擬世界中玩耍,如:PUBG、Minecraft和Roblox。
而所有這些都是在螢幕後面完成的,使用者必須用愚蠢的人類指尖,或一個糟糕的舊鍵盤和滑鼠,與虛擬世界進行互動。
想象一下,當你的整個視野和感官體驗都在虛擬世界中不可分割地糾纏在一起時,虛擬世界會變得多麼令人著迷和上癮。結合這一點,再加上Facebook讓你的注意力集中在他們的服務功能上,我們手上就有了災難的秘訣······
對於元宇宙擔憂者來說,這個殘酷無誤的事實是,元宇宙是人類大規模分心和痛苦的下一個步驟。它是注意力經濟的最後前言,在這個地方,進入元宇宙的人放棄了感知的最後一個元素,在虛擬世界中,扎克伯格和一群投機取巧的技術企業家可以找到新的和狡猾的方法,在這個“革命性的”新空間裡,對我們的每一個行為進行盈利。
03、分心兩部分
“當你不喜歡他們對你的評價時,那麼就改變話題。”不朽的廣告神唐·德雷珀。
不得不說,扎克伯格確實改變了談話。用批判者的觀點來說,對元宇宙的大規模營銷推廣不僅僅是對現實的技術轉移,也是對Facebook道德上破產的商業行為的轉移,Facebook正在拼命的掩蓋這些行為。
▼“無盡的街機”,賽博朋克狂熱夢想成真
批判者強調我們都應該關注Facebook和Instagram如何浪費我們公共領域資源,透過像瘟疫一樣傳播假新聞和極端錯誤的資訊,造成大規模的兩極分化,而它們卻沒有選擇解決這些問題,而是撒謊。
有資料顯示,自2010年Facebook和Instagram大量使用以來,少女的焦慮、抑鬱、飲食失調和自殺資料幾乎翻了一番。
所以他們認為應該關注Facebook是如何僱傭成癮心理學家,並將與老虎機相同的強迫機制程式設計到他們的行為使用者體驗中,以不惜犧牲人類福祉的方式將注意力留在他們的平臺上。
而不是讓弗朗西斯·豪根這個名字和她所代表的一切被貼在未來幾周的雜誌頭版上;扎克伯格透過用元宇宙的極其奇怪(但仍然不存在)的承諾捕捉到地球上的每一個眼球,暫時免除了在任何道德或社會責任上的“罪惡感”。
▼2021年4月16日提供的這張講義影象中可以看到沙盒遊戲虛擬世界中的土地地圖
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整個立面中最古怪的部分是,扎克伯格炫耀的所有元宇宙影片,就像在縣集市上的獎品一樣——實際上還不存在。
也就是仍然沒有真正的產品出現。
關於“Meta”宣傳影片中的幾乎所有內容都可以概括為:
“太好了,我們實際上還沒有可以推出的產品,但我們正在取得良好的進展……”
這就像蘋果公司將自己重新命名為“核”一樣,稱他們正在研究裂變動力核汽車,當投資者要求檢視研發時,他們卻說:“夥計們,別擔心,它正在路上········”
所以在批判者看來,Meta引入元宇宙的每個人都只是另一個收入來源——你的人性、你的高度和你的尊嚴將被鑿掉以產生現金流。
04、“月之眼”計劃
當然,對元宇宙未來看好的人也不在少數。
根據資料統計,現在宣佈進軍元宇宙的大型企業包括微軟、Google、騰訊、位元組跳動等企業,就在本週三,網易也宣佈“做好了元宇宙的技術和規劃準備”。
如此多科技巨頭加碼、發展前景誘人,元宇宙的出圈確實是順理成章之事。
元宇宙支持者建議“不要拒絕元宇宙,要全面擁抱元宇宙,因為其可能會深度重構社會組織架構”。
▼團隊將很快擁有新的3D頭像,微軟
他們不支援老劉關於“元宇宙是人類的噩夢”的觀點。不過劉慈欣的觀點也將一部分的擔憂提了出來:擔心元宇宙下的人們會沉溺於虛擬世界無法自拔,忽視了人作為實體世界中真實存在的個體,如果出現此類情況,人類就會走向死亡之路。
但支持者認為,這種擔憂是多慮的。在他們看來,這個世界本來就是少數人創造,全體人來建設;能夠創造的人本就稀少,這些人不會因為社會形態的變化而減少,社會的全體人類就是一個大型篩選器,總會篩選出一些創造者。
因為科技的發展,現在出現在大部分眼前的內容其實已經被資本/演算法所影響和控制,也就是所謂的“你想要什麼,就給你什麼。”
絕大部分網民總是被深度制定,獨立的人格特性正在被消耗減弱,所以在支持者看來所謂的“元宇宙毀滅人類”的觀點有點無所謂。
引用一位知乎使用者看好元宇宙的原因:元宇宙將會把現實世界與虛擬世界進行融合,給了很多人在虛擬世界實現自己夢想的機會。
▼馬克扎克伯格:Facebook的未來在“元宇宙”中
在元宇宙世界裡面,人們不僅是元宇宙的參與者,還是元宇宙的建設者,每個人都可以在元宇宙建立擁有自己特色的事物,而這些建立的事物不會隨著玩家銷戶而消失。
可以這樣理解:未來每個人都會有一個永生的虛擬人格,即便肉體死亡,虛擬人格還是在虛擬世界進化。
也就是所謂的“月之眼”計劃。
元宇宙未來到底是怎樣的形態?現在不論是支持者還是批判者都沒有一個具體的結論,不過慶幸的是當元宇宙出現時,有關於討論它“Yes”或“No”的不同意見。
元宇宙是一念天堂,還是一念地獄,只能說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技術無對錯,重要的是我們用這個技術來做什麼?
同時,對於扎克伯格創造元宇宙的意圖也不要過多解讀,他只是為了單純想提高社交媒體的“體驗感”,還是想把整個人類都“圈”在虛擬世界,我們不是扎克伯格本人,不得而知,只能說靜觀其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