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的火爆絕非偶然,一文看懂比特幣的前世今生

買賣虛擬貨幣

一、生日的隱喻

1933年4月5日,時任總統羅斯福為了應對經濟大蕭條簽署了Executive Order 6102。法案規定,禁止公民私藏黃金。個人需向銀行上繳所有黃金(及憑證),按每盎司20.67美元的價格換成紙幣或存款;銀行則將收上來的黃金交由美聯儲。

第二年1月,羅斯福政府定義新的金價為每盎司35美元,這代表美元(即人民的私有財產)貶值了40%。

直到1975年1月1日,福特總統簽署了“黃金合法化”法案,美國公民才重獲保有黃金的自由。

比特幣的創始人中本聰最早在其發表“比特幣白皮書”的P2P Foundation註冊時,就非常巧合的用了1975年4月5日這個日期。這顯然是個假資訊,主要是中本聰對這個現實貨幣世界的一種諷刺。

二、思想的萌芽

對以國家為控制中心的貨幣體制不滿的,不是隻有中本聰一個人。早在20世紀50年代,面對世界各國不斷加劇的通貨膨脹。著名的自由主義經濟學家哈耶克提出了貨幣非國家化的思想,並出版了《貨幣非國家化》一書。

不過這本書問世後並沒有引起人們的共鳴,反而遭到了大家的譏笑,因為這種理念幾乎在技術上不可能實現。

三、駭客們的獎勵

20世紀80年代,密碼朋克們就有了加密貨幣的最初設想。著名的密碼朋克蒂姆·梅提出了設立一種不可追蹤的電子貨幣——加密信用(Crypto Credits),這個被視為最早期的加密貨幣,主要是用來獎勵那些致力於保護公民隱私的駭客們。

然而由於關於如何建立起分散式共識的問題沒有找到有效地解決方案,加密信用最終也就沒有發展起來。

四、電子貨幣:Ecash

1982年,大衛·喬姆提出了不可追蹤的密碼學網路支付系統。8年後,他將此想法擴充套件為密碼學匿名現金系統,即Ecash。這套系統為分散式的、真正的數字現金系統提供了數學編碼。

可是Ecash仍然是一箇中心化的系統,後來雖然很多電子貨幣也都在此基礎上,繼承了Ecash重視隱私及安全的特性,但是都沒有發展起來,主要還是其需要一箇中心化的機構來做信用背書,跟央行的本質沒有任何區別。

五、密碼朋克

1992年,一批神秘的“極客天才”開始提倡大規模使用強加密演算法來保護自身基本自由免受攻擊,捍衛數字世界公民隱私,同時反對任何政府規則的密碼系統。

這一次會議後,英特爾的高階科學家Tim May發起了密碼朋克郵件列表組織,可以接收加密郵件,擦除所有身份標記。他們這麼做就是為了對抗來自政府的監控。

所以狹義地說,“密碼朋克”就是這套加密的電子郵件系統。

六、比特幣的先驅——B-money

1998年,一名密碼朋克戴偉(Dai Wei)提出了匿名的,分散式的電子加密貨幣-B-money,強調點對點交易和交易記錄不可更改,可追蹤交易。

比特幣的很多特性跟B-money非常相似,正因為如此,B-money被認為是比特幣的先驅。

然而B-money也失敗了,它最大的問題在於它要求所有的賬戶共同決定並達成一致意見來決定計算量的成本(類似於比特幣挖礦),但計算量成本(類似於比特幣的算力)在90年代末卻很難準確的獲得。

七、比特幣——踩在無數先驅的肩膀上誕生

2008年,一位化名為“中本聰”的神秘人士總結了前面這些大師失敗案例的原因,並且將這些技術融合在一起,發表了一篇名為《比特幣:一種點對點的電子現金系統》的論文,據說震驚了半個美國。

2009年1月4日,這位神秘人士中本聰在赫爾辛基一個伺服器上用C語言打包了blockchain上的“創世塊”——比特幣誕生了,它認為自己才是黃金傳承者,貨幣世界終於迎來了不可一世的大魔王。

比特幣最終集:貨幣非國家化的思想(非國家控制),加密信用(去中心化、分散式),加密貨幣Ecash及無漏洞的非對稱加密演算法(保障隱私及安全),B-money(比特幣的精神先導)和開源的程式設計機制等,獲得了它的成功。

所以說,比特幣的成功絕非偶然,它踩在了前人失敗的基礎上,這麼多的無數的前輩,也為比特幣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但卻默默無聞。

來源:知乎  作者: 聞西說科技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