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行行長劉珺:人民幣國際化2.0版必將是注入數字元素的體系競爭

買賣虛擬貨幣

7月25日,主題為“新發展格局下的全球金融中心建設”的2020國際貨幣論壇,以線上形式正式開幕,交通銀行黨委副書記、行長劉珺針對新冠疫情、國際形勢下的人民幣國際化和全球金融中心建設等問題作了演講。

劉珺表示,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深刻改變了我國面臨的國際環境。回顧2020年上半年,我國經歷了自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以來的最大沖擊。國際金融市場巨幅震盪,原油市場一度暴跌出現負油價。包括美聯儲在內的全球多國央行大幅降息,重啟金融危機時的流動性支援工具。全球經濟繼續失速,國際貨幣基金組織6月預測今年全球經濟將萎縮4.9%,較4月預測(-3%)更為悲觀。全球數字貨幣落地浪潮尚處於初期階段。逆全球化升溫,美國全面遏制中國已成為中長期戰略,中美脫鉤風險有所加大。

針對嚴峻的現實形勢,劉珺分享了關於人民幣國際化和全球金融中心建設的重要理論和現實問題的3個方面的看法:

第一,主權貨幣國際化之錨是綜合國力。主權貨幣的國家信用背書是貨幣成為經濟活動核心介質的關鍵。若貨幣的使用和流動僅在一國邊界之內,上述結論大體成立。貨幣的根本屬性是國家利益,不管如何設計國際貨幣格局,主錨貨幣的話語權取決於主權國家的核心競爭力。

第二,貨幣國際化經典理論遭遇實踐挑戰。新貨幣形態的出現對映出貨幣超發、金融抑制等傳統金融的短板,目標顯然不僅是“脫媒”,更要建立“去中心化”“去媒介”的新貨幣。數字技術不僅促進了數字經濟的快速發展,也帶來了貨幣信任機制的嬗變。未來的國際貨幣體系不只是主權貨幣的組合,而且是數字貨幣與主權貨幣共生和相互交織的新格局,人民幣國際化2.0版必將是注入數字元素的體系競爭。

第三,人民幣國際化需兼顧數字貨幣的發展和變化。首先,人民幣國際化的廣度、深度、程度須進一步加強,並且必須融合數字化思維。其次,金融科技對人民幣國際化有一定的擾動,既有顛覆也有建設。再次,人民幣國際化須多目標迭代推進,在動態調整國際化戰略的同時從主權貨幣和數字貨幣兩個維度發力。從次,發揮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在推動人民幣國際化中的重要作用。最後,多元市場參與者的培育和引進以及多層次資本市場的建設是人民幣國際化的保證。另外,國際貨幣體系需要貨幣監管的國際協調機制,監管科技的與時俱進不可或缺。

文章作者:小鏈財經 朝雲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