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啊!
截至到今天(3號)上午,全球累計確診超100萬例,死亡超5.2萬例。美國、義大利、西班牙、德國、法國、伊朗等重災區,確診均超5萬,其中最嚴重的的美國甚至已經接近25萬,並且每天還在以2萬+的數字遞增。義大利和西班牙的確診也超過了11萬。
這樣的數字可謂是觸目驚心。要知道,疫情從中國爆發到全球爆發至少間隔了1個月的時間,這期間國外居然沒有一點防範措施,也算是奇葩。國內疫情除了湖北以外,其他地方均未真正爆發,這與國外的全面開花也形成了鮮明對比。
難道疫情在國外真的無法控制嗎?錯,真正無法控制的是人。
義大利現在累計確診11萬,但在這種情況下,居住在托斯卡納大區普拉託市的5萬名華人卻無一感染,這不可謂不是一個奇蹟。
與此相對應的美國,至今沒有推出任何強制性的防疫措施,甚至海灘等公共場所依然是摩肩接踵,熱鬧非凡。
如今,疫情蔓延的勢頭非但沒有下降,反而有進一步加速的跡象,受此影響,義大利早已宣佈在全國範圍內封城,且將至少延續至4月13日;美國也已有30個州批准進入“重大災難狀態”;還有更多的國家也都已開始宣佈實施封閉或半封閉政策。
雖然說“亡羊補牢,未為晚矣”,但對經濟卻已造成了實實在在的嚴重創傷。
美國股市單週4次熔斷,亞太、歐洲股市的接連暴跌,以及國際油價、貴金屬、債市、數字貨幣等都遭遇到了無差別拋售,而這僅僅是疫情恐慌而導致的經濟前景悲觀所造成的最初影響。
但現在這一切正在逐漸成為事實,美國勞工部上週四公佈的初請失業金人數為創紀錄的328.6萬人,本週四的資料進一步猛增到664.8萬。高盛甚至預計初請將在未來幾周內保持在超高水平之上,他們同時表示,“初請是評估經濟衰退程度和捕捉復甦開啟的最及時的硬資料”。
嚴格來說,本輪危機實際上就是從美股開始的,並且迅速延伸到黃金、日元等避險資產,這就標誌著問題從美股向債券、匯市傳導,從而出現流動性危機。如果仔細分析的話,此次的市場暴跌,與次貸危機後美國金融體系的變化有密切關係。次貸危機後,加強了對商業銀行和非銀行機構的監管力度,貨幣寬鬆雖然導致低利率橫行,但對於實體經濟復甦卻收效甚微,社會大環境也進一步演變成為“有錢沒需求”。
如果放眼全域性,疫情已經讓金融市場暫時性共振喪失,並讓全球經濟增長與產業鏈陷入停頓。這一方面是海外疫情依然處於高速上升階段,沒有看到任何拐點的跡象;另一方面,全球金融市場初步企穩,尤其是美國股市在經歷了密集的四次熔斷後,波動性已有所降低。
現在問題是:疫情對於經濟的影響,究竟是一次性的衰退衝擊還是永久性的結構改變?目前略佔上風的觀點認為,雖然這是自二戰以來的第二次深度衰退,但應屬於短期且一次性的。前提是,疫情在短期內得到有效控制,因為如果人員不流動,任何刺激措施最終都是無效的。
由於疫情引起的公共衛生危機,導致人們的行為發生了巨大改變,並直接導致經濟出現崩盤式下跌,但恐慌情緒在導致金融市場資產價格劇烈波動後迅速放緩。
但秀才卻傾向於認為這是一次永久性的結構改變,因為疫情不會很快結束,終將導致國際經濟秩序的重構。
為了應對危機,美聯儲宣稱將啟動“無限印鈔”模式。暫且不論這一措施能夠在短期內起到多大的效用,因為當前的危機根源不在於經濟自身,而是疫情。如果繼續捨本逐末,去大力刺激經濟,而對疫情本身無所作為的話,再大的刺激、再多的流動性終究是於事無補。
單就市場上憑空出現如此巨量的資金,就將導致通脹壓力大幅上升。不過實際上在短期內面臨的應該是通縮壓力,當人們都被“禁足”後,企業中止僱聘行為,大批中小微企業處於倒閉邊緣,致使失業人群迅速膨脹。而西方國家都是“舉債式消費”,大量失業就代表著消費意願的極度萎縮,進一步倒逼企業減少生產,令更多工人失業,進而形成惡性迴圈。
這就是美聯儲主動向低收入家庭發放現金補助的原因,就是為了穩消費、促增長。這與我國多個城市發放購物券的做法其實是如出一轍,只是根據國情對具體形式進行的適度調整而已。
雖然美聯儲近期推出政策之急、力度之大都是史無前例的,但實際效果卻相對有限,歸根結底還是因為流動性傳導不暢,致使巨量資金難以進入股市;此外商業銀行主動承擔“中轉者”的意願較低,也阻礙了流動性的傳導效率。
不過從上週以及本週的股市表現來看,流動性匱乏的問題已經基本上得到了解決。所以金融市場動盪才會出現趨緩,資產的無差別拋售才能夠結束。但流動性並不是危機的全部,僅僅是一個開端。
經合組織此前就曾表示,新冠病毒大流行的經濟影響將遠遠超出病毒本身的直接影響,並預計疫情將導致2020年全球經濟增長降至1.5%。但鑑於現在世界各地都出現了全國性的封鎖,學校、工礦企業關閉,以及西方國家高速增加的確診病例,這種預測可能會顯得非常樂觀。
美聯儲官員布拉德也曾警告稱,美國經濟可能遭到2.5萬億美元的打擊,且在疫情期間的失業率可能會高達30%,這一趨勢在近兩期的初請資料中已經得到證明。
而近期,越南、哈薩克、塞爾維亞、埃及、柬埔寨等糧食大國先後禁止糧食出口,這主要是因疫情在全球蔓延致使勞動力短缺和供應鏈中斷所致。但這樣一來,將會是一些極度依賴進口的國家和地區糧食安全問題突出,如果不能得到妥善解決,必將引發民眾的恐慌性購買,從而對社會安定造成衝擊。
現在因疫情所引發的危機,已不在僅僅侷限於金融市場,而是擴充套件至社會各個階層、各個領域的全面性危機事件。
反觀美聯儲在本次危機中,所引導開啟的全球“大放水”策略,與2008年應對次貸危機時的操作完全一致。
2009年1月,正是在飽受金融危機衝擊的人們對傳統金融體系產生質疑的時候,比特幣誕生了。11年後的今天,比特幣再次與全球金融大動盪、貨幣大寬鬆相遇,而此時它的市值已經接近2000億美元。
11年來,比特幣作為一種“數字資產”,已經獲得廣泛認可;但作為“數字貨幣”,卻依然反對強烈。那這一次的金融大動盪將對比特幣意味著什麼呢?在危機過後,比特幣的未來又將如何呢?
中本聰設計比特幣的最重要目的之一,就是為未來的經濟體統提供一種可能性,一種被資料約定死的完全透明的全新貨幣機制。
雖然央行的貨幣體系可以解決許多風險性問題,但這一方法的副作用過於強烈——政府會不斷的被逼迫著去印錢,去借債,但累積過高的債務又會發生新的債務危機,一有危機就要印更多的錢。這就成了一個死迴圈,最終結果就是經濟體系不堪重負而發生崩潰。
比特幣作為目前唯一一個現象級的區塊鏈應用,具有總量上限,及去中心化、公開透明、可溯源、難以篡改等特性,這就賦予了比特幣克服金融危機後傳統貨幣體系將出現的通貨膨脹、購買力下降等缺陷的能力。這也是“數字黃金”說法的來源之一。
但比特幣的總量限制使得它不可能與可流通的社會財富規模完全匹配;同時比特幣的自發性保護機制,也不利於大規模的社會財富使用比特幣進行交易,這必然會導致幣值的不穩定,這其實完全違背了貨幣的本質定位以及發展的基本邏輯,因此比特幣定然無法成為真正的流通貨幣。
目前,比特幣最大的正面價值是推出了區塊鏈,但區塊鏈的發展必須跳出比特幣挖礦造幣的窠臼,真正步入注重於解決實際問題的階段,才能夠發揮出其應有能力的多樣性。
此外,區塊鏈有構建更加穩健的金融體系、經濟體系的潛能,區塊鏈技術的核心就為這種可能性提供了了技術素材與支援。
雖然疫情對實體經濟、對傳統金融體系的衝擊嚴重,但正所謂“不破不立”、“破而後立”,當這些舊有束縛被打破後,比特幣、區塊鏈等新興物種將會得到更廣闊的的成長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