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喋血,區塊鏈投資哲學何在?

買賣虛擬貨幣

您正在閱讀算力智庫第 224 篇原創作品

作者:陳阿誇

編輯:生煎


算力說

回顧區塊鏈過往的這十年,比特幣價格的跌宕起伏對映出人性中的“貪嗔痴”念,“投機”與價值投資相互交織、影響。而今,隨著比特幣的價格下跌不斷突破人們的心理防線,區塊鏈價值投資者的投資觀再度浮出水面,如同當年迦葉尊者獲得釋迦牟尼佛的真傳,對未來“拈花一笑”。

一位Token Fund投資人趙宇在接受算力智庫採訪那天,比特幣價格還卡在4000美元的阻力位上,“本來對區塊鏈有信仰的,現在快要被大盤砸得失去信仰了。”他無奈地自嘲。

然而讓他更無奈的在接下來幾天,“比特幣跌破4000美元”,“比特幣跌破3800美元”,“比特幣跌破3600美元”,而在去年的這個時候,比特幣價格還是1.9萬美元。一年不到的時間,價格暴跌超過80%,市值蒸發一萬億人民幣。

趙宇去年還在傳統投資公司中,接觸到比特幣之後,2018年初決定“all in”區塊鏈,成立了獨立的Token Fund。

“最風光的是在今年四五月份,賬面上幾個億,專案投資回報率高的能上百。現在資產都縮水了80%以上,但還是看好區塊鏈這個賽道,又不想離場。”趙宇無奈中又透著堅定。

像趙宇這樣的區塊鏈投資人,是因為區塊鏈的財富效應入場,逐漸又成為區塊鏈技術的信仰者,然後再經歷熊市。必然有部分人選擇離場,剩下了看好區塊鏈未來的價值投資者,他們會為區塊鏈的發展提供最真實的註腳。

“鏈”域貪嗔痴

佛學中,貪嗔痴被稱為三毒,

“貪”是在順境出現;

“嗔”是在逆境發作;

“痴”則在不苦不樂時出現。

如果從2018年前三個季度的巨集觀資料看,形容這段時間為區塊鏈投融資的狂歡一點也不為過。

區塊鏈研究集團Diar在其最新的報告中指出,區塊鏈領域的融資額在2018年的前三個季度,就已經超過2017年全年的280%,具體融資金額達39億美元。


區塊鏈融資金額 (來源: Diar/Pitchbook)

對比2013年以來的比特幣價格,其正是從2017年初開始快速升溫,2017年末達到峰值的1.9萬美元,到2018年9月維持在6000美元以上。


比特幣價格 (來源:coinmarketcap.com)

人性的貪慾隨著比特幣價格的節節攀升而不斷放大。作為區塊鏈領域最為人熟知的比特幣,其價值動向在很大程度上會影響區塊鏈領域的投融資趨勢。

這段時間,像開篇提到的趙宇這樣的投資人,就像聞到血腥味的鯊魚,不斷的湧入到區塊鏈這片藍海里來了。

紅杉資本、IDG、真格基金、經緯中國等傳統頂級投資機構以股權形式投資區塊鏈,頻頻出現在區塊鏈專案的白皮書中,還有不少VC乾脆自己跳出來成立Token Fund,直接用數字貨幣投資區塊鏈。

投資行為唯一的KPI就是投資回報率。“投資回報率幾倍幾十倍都有,高的可以上百倍,退出機制也比傳統投資簡單,這樣資金利用率就更高。”有Token Fund的投資人這樣告訴算力智庫。

相比2017年到2018年年中的順風順水,在2018年進入到下半年之後,區塊鏈投資圈的情況急轉直下。昔日“躺著賺錢”的Token Fund變成了“沙灘上的裸泳者”,造富神話下的泡沫一點一點被擠出,“嗔”念開始在逆境發作。

最直觀體現在區塊鏈專案的融資額從6月開始下降,到9月份一度降到了1.8億美元,僅為高峰時的7%。

塊鏈專案融資金額(來源:Token Data)

投資人不敢輕易出手了。“牛市的時候什麼專案都能賺錢。熊市時,本身我們資產縮水,看專案就會苛刻很多,需要更加理性的分析。”伽馬資本創始人王丹告訴算力智庫。

還有很多Token Fund沒能熬過這個冬天。記者從圈內人士處獲悉,估計有兩成已經離場。其中投資人楊寧於11月6日宣稱被自己投資的CDC消費鏈專案方收割,狼狽退場。一位接近楊寧的投資人向算力智庫透露,像這樣賊喊捉賊的投資人在區塊鏈投資圈非常普遍,當專案想做又做不起來的時候,就去收割韭菜了。

在經歷2017-2018過山車式的投資經歷前,區塊鏈圈的投資基本處於穩定期。這種不苦不樂的時間,大多數人對區塊鏈的態度是“痴”,即看不清、看不懂,易想入非非。

最經典的例子是知乎上的一個網紅問答。2011年12月21日,一位大三女生提問“手頭有6000元,有什麼好的理財投資建議?”當天,巴位元創始人長鋏回覆:“買比特幣,儲存好錢包檔案,然後忘掉你有過6000元這回事,五年後再看看。”之後女孩答:“最後決定保險點兒,去銀行的金融超市進行理財投資了,不知道怎麼樣~”而這則問答被網友在2013年因比特幣增值被扒出時,類似“如果當時買了,現在至少80萬了”的評論比比皆是。



 “拈花一笑”的投資哲學

宋.釋普濟《五燈會元.七佛.釋迦牟尼佛》:

“世尊在靈山會上,拈花示眾,是時眾皆默然,唯迦葉尊者破顏微笑。”

拈花一笑,比喻心心相印、心領神會

覆盤區塊鏈過往“投資”史,就會發現某種程度上它也是“投機”史。

自2009年中本聰挖出第一個比特幣開始,區塊鏈就自帶金融屬性。進場的投資人和專案方,很多並不期望專案發揮其真正的社會價值,而是期望價格能在區塊鏈的金融世界中無限上漲並因此獲利。

這種投資的博傻理論,歷史已經證明了其不可持續性,荷蘭鬱金香泡沫便是最典型的反面案例。

“如果區塊鏈沒有服務實體經濟,那就產生不了經濟價值,對整個社會的財富沒有促進作用。”眾安科技CTO李雪峰告訴算力智庫。

雖然投資的KPI是投資回報率,但要讓投資的專案在現實世界中行得通,則必須符合商業世界的基本邏輯:降低成本、提升效率、創造價值。現在還留在區塊鏈這個賽道的投資人無一不對此“拈花一笑”。

擁有90%以上投資成功概率的投資機構Click Ventures有一套自己的投資邏輯。其創始人陳海麗在接受算力智庫採訪時表示:“世界已經執行了這麼多年,有很多流程化的工作是低效的,以前因為技術的侷限性,可能只能那樣,但是新技術出現後,我們就可以考慮如何利用它重新梳理必要而繁瑣的流程了。”

以數字貨幣交易為例,區塊鏈技術的應用可以幫助交易所自動識別使用者的真實身份,從而降低交易時人為干預的時間和人工成本,提高交易效率。

據陳海麗介紹,她觀察到因為不同國家或地區對待數字貨幣的監管政策不盡相同,那就意味著在數字貨幣交易時,識別使用者在其所在國家或地域的交易合法性成為剛需。這時,擁有智慧合約功能的KYC(瞭解客戶)區塊鏈應用就可以自動審查使用者的身份,確保交易的合規性,這在多元管轄的領域可以有諸多應用。

這樣的投資觀,讓陳海麗這位“古典”投資人,在網際網路時代如魚得水。其投資的包括Spotify(海外版的網易雲音樂)和Meetup(海外版的活動行)在內的網際網路應用已經成為各自領域的獨角獸。


Click Ventures創始人陳海麗

伽馬資本的創始人王丹作為Token Fund區塊鏈投資人,在區塊鏈全球名校論壇江南大學站上分享了他的投資哲學:

第一, 調“人”。區塊鏈投資,主要在於投資專案團隊。現在區塊鏈創業團隊普遍浮躁,90%的專案可能堅持不到一年,我們必須弄清楚團隊創業的初衷是什麼,團隊成員的背景是什麼,他們有沒有讓專案成功的能力和毅力。


第二, 調“事”。大到方向問題,小到具體執行力都是要考核的內容。比如專案是否在搭建區塊鏈基礎設施,是否是有前景的流量入口,是否擁有自身造血能力,技術開發、運營推廣是否有具體計劃等。

“區塊鏈是價值網際網路,是一個利用分散式資料庫識別、傳播和記載資訊的智慧化對等網路。我相信區塊鏈會變革生產關係,很多傳統行業加上區塊鏈之後將可以建立低成本的互信機制,智慧實現所有權的價值傳遞。區塊鏈技術在資料結構化的行業會率先落地,比如物聯網和金融。”王丹向算力智庫表示。


伽馬資本創始人 王丹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