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區塊鏈構建數字票據的研究

買賣虛擬貨幣
前言:自2008年基於區塊鏈(blockchain)的第一個應用比特幣(bitcoin)誕生以來,這項基於網路協議的底層技術被越來越多大型金融機構所關注並利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在其首份數字貨幣報告中明確指出“它具有改變金融的潛力”,英國政府在其發行的《分散式賬本技術:超越區塊鏈中》明確指出了將首先應用於傳統金融行業並且英國央行已經在考慮發行數字貨幣,歐洲證券及市場管理局(esma)提出了“區塊鏈對整個金融行業產生巨大深刻的變化”的論調,納斯達克藉助區塊鏈建立私人股權交易平臺linq,花旗、匯豐、富國等銀行紛紛加入r3區塊鏈聯盟並設定自己的研究實驗室,德勤藉助基於區塊鏈的rubix平臺提供諮詢和審計,比特幣的發明者中本聰(dorian s.nakamoto)甚至被提名為2016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等等。票據作為一項金融的傳統業務,近些年來在規模和體量上有了跨越式的發展,交易十分活躍。尤其在央行的電子商業匯票系統(ecds)上線後,操作更加便捷安全,更加具有創新的空間,對於紙質票據電子化和電子票據的加快發展、乃至建設電子票據交易所都提供了十分廣闊的空間,極大的提升了搭建電子票據交易所的可能性,但同時越來越多的業務灰色地帶和風險也給整個市場和監管都帶來了諸多不穩定因素。本文試著從區塊鏈和票據的特徵出發,對技術與業務的融合作為切入點,在不改變現有票據法律框架和市場執行規則的前提下,提出應用區塊鏈技術構建更加智慧化、具有可程式設計能力的“新型電子票據”--數字票據,結合票據的生命週期對其應用場景和優勢進行分析,並對其在票據交易所、p2p以及監管領域的諸多應用進行探索性的研究,提出相應的方案。

關鍵詞:區塊鏈、數字票據、去中心化、去信任、智慧合約

一、區塊鏈與票據關係的理解

(一)區塊鏈的概念和特徵

區塊鏈是指一個分散式可共享的、透過共識機制可信的、每個參與者都可以檢查的公開賬本,但是沒有一箇中心化的單一使用者可以對它進行控制,它只能夠按照嚴格的規則和公開的協議進行修訂。其透過去中心化的、無需信任積累的信用建立正規化,並集體維護一個可靠資料庫,形成一種幾乎不可能被更改的分散式共享總賬(distributed shared ledger)。從資料的角度看,區塊鏈能實現資料的分散式記錄(系統參與者集體維護)和分散式儲存(所有節點可以或者選擇儲存資料);從效果的角度看,區塊鏈可以生成一套按照時間先後順序記錄的、不可篡改的、可信任的資料庫,且這套資料庫不是儲存在某一箇中心伺服器上的。所以,區塊鏈技術就是透過去中心化、去信任和加密演算法去維護這套分散式資料庫運轉的技術。其概括起來有五大特徵:去中心化(decentralized)、去信任(trustless)、時間戳(time stamp)、非對稱加密(asymmetric cryptography)和智慧合約(intelligent contract)。

1、去中心化:在現在的系統設計或者應用開發中,都是考慮中心伺服器實現所有的資訊交換和資料儲存。但在區塊鏈中,透過構建分散式的結構體系和開源協議,讓所有的參與者都參與資料的記錄和驗證,再透過分散式傳播傳送給各個節點,即使部分節點受到攻擊或者損壞,也不會影響整個資料庫的完整性和資訊更新,相當於每個參與的節點都是“自中心”。一是區塊鏈透過自願原則建立一套都可以參與記錄價值交換資訊的分散式“記賬”體系,實現“會計”責任的分散化。二是區塊鏈中每一筆新資料的傳播都根據網路p2p協議,由每個節點傳送給全網其他所有節點,實現分散式傳播。三是區塊鏈讓資料都儲存在所有的參與節點中,並可選擇性的實時更新,極大的提升了資料的安全性,資料的可容錯性極高。所以,最終構成了大規模的參與者達成共識的資料庫系統,沒有任何人能夠單獨控制它。

2、去信任:在傳統的網際網路模式中,是透過可信任的中央節點(比如住房登記系統)或者第三方通道(比如支付寶)進行資訊的匹配驗證和信任積累,所以其無法實現價值傳遞的去中心化,能夠去中心化的一定是無需信用背書的。從信任的角度來看,區塊鏈實質上是透過數學方法解決信任問題,所有的規則事先都以演算法程式的形式表述出來,參與方不需要知道交易的對手是“君子”或者“小人”,更不需要藉助第三方機構來進行交易背書或者擔保驗證,而只需要信任共同的演算法就可以建立互信,透過演算法為參與者創造信用、產生信任和達成共識。

3、時間戳:區塊是指對某一段時間內生成的所有資訊(包含資料和程式碼)進行打包而生成的,每下一個區塊的頁首都包含上一個區塊的索引資訊,首尾相連便形成了鏈。所以,區塊(完整歷史)與鏈(完整驗證)相加便形成了時間戳(可追朔完整歷史),其儲存了系統中全部的歷史資料,可為每一筆資料提供檢索和查詢功能,並可藉助區塊鏈結構追本溯源,逐筆驗證。所以,每個參與者在記賬並生成區塊時都加蓋時間戳,形成不可篡改、不可偽造的資料庫。一是可以證明某項活動最初的釋出者或創造者,其之後產生的相關資料均為轉載。二是由於時間和記錄的保障,可以證明存在性或者擁有權歸屬。

4、非對稱加密:區塊鏈透過數學共識機制是非對稱加密演算法,即在加密和解密的過程中使用一個“金鑰對”,“金鑰對”中的兩個金鑰具有非對稱的特點:一是用其中一個金鑰加密後,只有另一個金鑰才能解開;二是其中一個金鑰公開後,根據公開的金鑰其他人也無法算出另外一個金鑰。在區塊鏈的應用場景中,一是加密時的金鑰是公開所有參與者可見的(公鑰),每個參與者都可以用自己的公鑰來加密一段資訊(真實性),在解密時只有資訊的擁有者才能用相應的私鑰來解密(保密性),用於接收價值。二是使用私鑰對資訊簽名,公開後透過其對應的公鑰來驗證簽名,確保資訊為真正的持有人發出。非對稱加密使得任何參與者更容易達成共識,將價值交換中的摩擦邊界降到最低,還能實現透明資料後的匿名性,保護個人隱私。

5、智慧合約:由於區塊鏈可以實現點對點的價值傳遞,可程式設計性的引入將使得在雙方傳遞時可以嵌入相應的程式設計指令碼,透過這種智慧合約的方式去處理一些無法預見的交易模式,保證這一技術在持續的使用中能夠持續生效。這種可程式設計指令碼本質上是眾多指令彙總的列表,一是實現價值交換時的針對性和篩選性,即交易對手的限制;二是實現價值交換中的限制性或條件性,即交易中的各項約束;三是實現價值的特定用途,可以在傳送價值時實現對價值再轉移條件的約束。所以,基於區塊鏈的任何價值交換活動都可透過智慧程式設計的方式對其用途、方向和各種限制條件等做到硬控制,省去了以法律或者合同軟約束的成本。

(二)票據特徵和意義

1、票據業務支援實體經濟發展

票據是在貨幣或商品流動中為體現債權、債務的發生、轉移和償付而是用的一種信用工具,可用作貿易中的支付結算和企業短期融資。一是票據承兌環節能為實體的企業支付結算提供便利,滿足企業間短期資金支付的需要,有利於加快資金週轉和商品流通,促進貿易的往來。二是以企業間的背書轉讓和票據貼現為代表的交易方式能為實體經濟特別是中小企業提供便捷的融資渠道和低成本資金,並且與普通訊貸相比,銀行承兌匯票具有銀行信用、操作流程簡便、獲取資金週期短等優勢。三是票據業務體量與巨集觀經濟發展關係密切,2014年累計簽發商業匯票22.1萬億,較2001年增長了17倍,金融機構累計貼現60.7萬億,較2001年增長了33倍。同期,我國gdp增長了近5倍,使得2014年票據累計承兌量/gdp佔比達到34.72%,累計貼現量/gdp佔比達到95.37%,從中不難看出票據業務發展與巨集觀經濟有著明顯的正相關性。

2、票據業務有助於推動貨幣市場發展

一是在票據交易的二級市場中,也就是金融機構之間的轉貼現業務加快了短期資金的融通和調劑,已經成為銀行等金融機構一項重要的資產業務,有利於商業銀行平衡資產負債表、增加資金運作的渠道、提高資產收益。二是以央行的再貼現、回購為代表的貨幣政策工具,使得票據在貨幣政策傳導、增強貨幣政策實施效果、促進信貸機構調整、引導擴大中小企業融資範圍等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從而實現了巨集觀經濟調控、穩定貨幣供應的核心目的。

3、票據業務有助於豐富金融市場產品

一是由於票據兼有的支付、資金、信貸、資產等多重屬性,加上持票機構的多樣化和跨領域流通,使得以票據為載體的衍生產品成為連線貨幣市場和資本市場重要探索,比如票據資產證券化、票據貼現和轉貼現期權、票據轉貼現利率互換和期限互換等。一方面票據作為核心載體可以發揮貨幣市場低風險、期限短、流動性高等特點,另一方面金融工具的引入又可以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提高收益,使得票據成為金融投資產品創新的重要載體。二是票據業務有利於加速利率市場化進展,由於票據交易的價格受資金供求關係影響較大,其對市場的敏感性較強,已經形成了較為完備的市場價格指數和形成機制,加上票據貼現與短期流動資金貸款本身存在競爭性的替代關係,使得金融機構有條件透過客戶細分來擴大貸款浮動範圍、分級定價,從而引導貸款利率市場化的進展。

(三)區塊鏈與票據融合的可能性

1、實現票據價值傳遞的去中介化。票據是一種有價憑證,其在傳遞中一直需要隱藏的“第三方”角色來確保交易雙方的安全可靠。比如在電子票據交易中,交易雙方其實是透過了人行ecds系統的資訊互動和認證;紙質票據交易中,交易雙方信任的第三方是票據實物的真偽性。但藉助區塊鏈,既不需要第三方對交易雙方價值傳遞的資訊做監督和驗證,也不需要特定的實物作為連線雙方取得信任的證明,從根本上解決了價值在“無形”傳遞中直接點對點的問題。另一個方面,在實際的票據交易中,經常會有票據中介這一角色利用資訊差撮合,藉助區塊鏈實現點對點交易後,票據中介的現有職能將會被打破並以參與者的身份重新定位。

2、改變現有的電子商業匯票系統結構。現有的電子商業匯票系統(ecds)是典型的中心化模式,其由央行牽頭開發完成中心化的登記和資料交換系統,其他銀行或者企業透過直連或網銀代理的方式接入,這使得所有的票據承兌、交易、託收等環節都需要透過ecds系統做資料通道,其不僅是集中式資料儲存平臺,更是第三方的認證和資源互動平臺。在採用區塊鏈去中心化的分散式結構後,不僅改變了現有的系統儲存和傳輸結構,建立起更加安全的“多中心”模式,更可以透過時間戳完整反映票據從產生到消亡的過程,具有可追溯歷史的特性,這種模式成為全新的連續“背書”機制,以反映票據權利的轉讓過程。

3、有效防範票據市場風險。在當前票據市場上,因為參與機構的多樣性和逐利性,使得風險事件頻發。一是從道德風險來看,紙票中“一票多賣”、電票中打款背書不同步的現象時有發生,但區塊鏈由於具有不可篡改的時間戳和全網公開的特性,無論紙票還是電票,一旦交易,將不會存在賴賬現象。二是從操作風險看,電票系統由於是中心化執行,一旦中心伺服器出現問題,則對整個市場會產生災難性的後果,同時企業網銀的接入將會把風險更多的轉嫁到銀行自身的網路安全問題上,整個風險的鏈條會越拉越長,而藉助區塊鏈中的分散式高容錯性和非對稱加密演算法,使得人為操作產生的風險幾乎為零。三是從信用風險來看,藉助區塊鏈的資料可以實現對所有參與者信用的蒐集和評估,並可實時進行控制。四是從市場風險來看,中介市場大量的資產錯配不僅導致了自身損失,還捆綁了銀行的利益,藉助區塊鏈的可程式設計性不僅可以有效控制參與者資產端和負債端的平衡,更可藉助資料透明的特性催促整個市場交易價格對資金需求反應的真實性,進而形成更真實的價格指數,有利於控制市場風險。

4、規範市場秩序,降低監管成本。當前票據市場上的操作方式各異,監管只能透過現場稽覈的方式來進行,對業務模式和流轉也缺乏全流程的快速審查、調閱的手段。藉助區塊鏈中智慧合約的使用,一是應用可程式設計的特點在票據流轉的同時,透過編輯一段程式可以控制價值的限定和流轉方向,如:限定貼現中必須有真實貿易背景;再如設定資管票據不能繞開信貸規模等,有助於形成市場統一的規則,建立更好的秩序,進一步發揮票據為實體經濟服務的作用。二是區塊鏈資料前後相連構成的不可篡改的時間戳,使得監管的調閱成本大大降低,完全透明的資料管理體系提供了可信任的追溯途徑,同時,對於監管規則也可以透過在鏈條中透過程式設計來建立共用約束程式碼,實現監管政策全覆蓋和硬控制。三是對於央行的貨幣政策再貼現,也可藉助區塊鏈實現定點投放、約束投放或智慧投放,並可對其後續的價值流轉進行限制。

二、基於區塊鏈的數字票據建設構想

(一)數字票據的概念和優勢比較

所謂數字票據,並不是新產生的一種實物票據,也不是單純的虛擬資訊流,它是用區塊鏈技術,結合現有的票據屬性、法規和市場,開發出的一種全新的票據展現形式,與現有的電子票據相比在技術架構上完全不同,同時,它既具備電子票據所有功能和優點的基礎,又融合進區塊鏈技術的優勢,成為一種更安全、更智慧、更便捷、更具前景的票據形態。所以,也可以把數字票據理解為基於區塊鏈技術構造的全新形式的電子票據。

區塊鏈技術在比特幣上的成功證明了可程式設計數字貨幣的可行性,隨著該技術的擴充套件,加上金融領域急需解決總分重複記賬、安全攻擊和信任關係等一系列問題,區塊鏈在金融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空間,數字票據的應用也可以成為其在金融領域應用的突破口。未來,隨著該項技術的進一步擴充套件,區塊鏈可以應用至社會上任何有去中心化、公證和防偽等需求的領域中,還可以透過區塊鏈顛覆網際網路的最底層協議,將其運用至物聯網領域,推進整個社會進入智慧網際網路時代,形成可程式設計社會。

數字票據與電子票據的類比,可參照數字貨幣與電子貨幣的類比,電子貨幣只是實物貨幣在網際網路中的虛擬化,只能完成支付清算的作用,並且需要中心化的伺服器記載資料,也需要第三方的支援才能產生信任關係。比如儲存在支付寶中的是電子貨幣,它只是實物貨幣用電子資訊流來替代,透過支付寶來支付,最終的資料記錄人是支付寶背後的中心伺服器,產生的價值交換需要支付寶作為第三方證明,支付的電子貨幣功能、流轉方向等也是不可控的。但是基於區塊鏈的數字貨幣,其分散式的記賬規則、不需要任何的中心機構或者第三方來認證,便可實現點對點的轉賬,還可以對貨幣的流轉透過程式設計的方式進行控制,實現更高階別的智慧化。與電子票據相比,數字票據擁有以下幾點核心優勢:

1、系統的搭建和資料儲存不需要中心伺服器,也不需要中心級應用,一是省去了中心應用和接入系統的開發成本,二是降低傳統模式下系統的維護和最佳化成本,包括裝置投入、資料備份、應急管理等。三是減少系統中心化帶來的風險,不會出現集中模式下伺服器崩潰或被駭客控制的問題,分散式資料庫具有強大的容錯功能,不會因為一個或幾個節點出錯而影響所有參與者的運轉,更不會影響資料的進一步儲存和交易更新。四是減少了中心化模式下資料反覆被記錄和儲存的成本,各個參與者中記錄的資料賬本,既是分賬本,也是總賬本,

2、資料的完整性、透明性和透過時間戳的可驗證性,對任何價值交換都可以追蹤和查詢,這些資訊並不單單儲存在某一個伺服器或者某一個參與者機器中,還可以透過相應的技術實現對涉及商業秘密(比如出票人、承兌行等)的遮蔽。一是透過所有參與者任何行為資料的記錄和累積,易於形成信用分析和評估機制,最大限度的降低了違約後無人知悉的可能性,進而為建立良好的信用環境打下基礎。二是方便的資訊跟蹤可以實現對歷史資料的調閱,更容易對票據的流轉過程進行清晰的展示和控制,一旦發生法律糾紛,易於行使相關權利並追索。三是可有效控制票據交易和其他票據產品中的風險,比如對於票據p2p理財使用的質押票據,透過資料的查閱可以知曉其狀態,防止現有模式下重複質押或合夥作案的風險。

3、智慧合約的形式使得票據在生個生命週期中具備了可程式設計性,即具備的限制性和可控制性。一是交易的控制方式更加多元化,比如在實際的交易中會存在票據代持(雙買斷)的模式,可以在交易的開始就將約定買回的日期透過程式碼的形式寫入智慧合約,待到期後票據將自動完成贖回買斷。二是智慧合約透過程式碼來實現,其硬控制性使得票據的交易不再需要線下合同作為保證,避免執行中存在違約現象。

(二)數字票據的場景分析

在票據的生命週期中,其共經歷了承兌、流轉和託收三個核心環節,下面就結合區塊鏈的應用特點,對三個環節進行應用場景的分析:

1、在承兌環節,不同的企業在整個網路體系中佔據不同的節點,如果企業a需要為企業b開票,那麼承兌人相當於對出票企業a的第三方擔保,這與比特幣的第三方記賬有類似之處,只是比特幣爭奪記賬時比的是算力,而承兌環節則透過建立一套完整的演算法(可包含承兌方對出票人的授信、出票人指定的開戶行、服務效率等)來完成承兌環節,並生成相應的資料區塊。

其優點包含:一是不同於現有的承兌需要與中心的ecds系統進行資料交換和資訊登記,實現了非中心化的出票過程;二是省去了現在模式下企業需要到開戶行開立企業網銀的困擾,等於減少了網銀這個中介傳輸方;三是透過記錄資料塊的時間戳解決了所有參與者對持票企業的信任問題,不需要透過中心化系統的資訊交換來證明其票據權利歸屬;四是解決了現有模式下的資訊保安問題,現有模式企業主要透過企業網銀接入ecds系統,等於把風險轉移給企業網銀的資訊保安,一旦u盾發生丟失或者被破解,將帶來資產丟失的隱患,而透過區塊鏈的實現方式每個節點都有自己的私鑰,一旦私鑰丟失或被破解,產生的資訊將公開至全網路,不利於作案。

2、在流轉環節,包含企業間流轉、貼現、轉貼現、再貼現、回購等一系列業務型別,這些業務型別以及交易中的要求和限制,比如做回購業務約定買入返售到期日,可透過程式設計的方式來實現。在流轉中可參照比特幣中的交易場景,賣出方公佈公鑰、買入方拿自己的私鑰進行匹配,這其中只需建立合適的規則來由第三方完成資訊的記錄並生成資料區塊即可。

其優點包含:一是免去了到中心化的系統中做資訊流轉;二是實現了點對點的交易,確保了價值傳遞的去中介化;三是透過智慧合約和流轉的可追溯有效避免道德風險、操作風險和信用風險,實現交易的公平性和價格的真實性。

3、在託收環節,由於票據的到期日在承兌時已寫入程式碼,所以程式控制會在到期時由持票人向承兌行自動發出託收申請,待託收完成後只需按照一定的規則來由第三方完成資訊的記錄並生成資料區塊即可。

其優點是:一是價值交換直接完成,如果直接與資金清算掛鉤則不存在託收逾期的問題;二是透過程式碼的控制在託收時不能進行其他操作,確保了賬實相符。

(三)數字票據的推廣建議

當前的電子票據市場發展很快,自人行2009年上線ecds系統以來,截止目前有400多家銀行、財務公司等接入,市場反響和接受程度較高。但是考慮到開發成本和准入資格等,接入方主要是國有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大型城商行和大型財務公司等,所以直接替換現有的電子票據會存在一定的障礙。主要原因有:一是電子票據經過近7年的發展已經形成較為忠實的客戶,市場的價格機制也初步形成,突然打破使用習慣會相對比較困難。二是由於接入ecds系統需要花費一定的開發和維護成本,一方面大型銀行在成本支出角度往往不是最主要考慮的因素,而中小機構選擇接入了ecds系統也需要回報能覆蓋支出,雖說數字票據的去中心化和去中介化會大幅降低開發、運維等成本,但對於已經加入ecds系統的機構來說存在一個收益和成本的衡量問題。三是區塊鏈作為一種顛覆性的技術和理念,其思想被接受有個逐步推進的過程,所以目前基於區塊鏈的純商業應用還幾乎沒有,在其應用場景被廣泛看好的金融領域,數字票據也是先行先試的作用,所以會給參與者帶來更多觀望的空間,更多會存在“先看看別家機構用的怎麼樣”的心態來對待。

所以,對於基於區塊鏈技術的數字票據使用推廣,建議選取電子票據使用較少或沒有、it系統集中度較好的一些合作聯盟、區域聯盟或者協會單位來進行,一是由於其尚未使用電子票據或者使用較少,省去了替代系統的支援,選擇成本低,也易於從頭開始培養意識和習慣。二是由於系統和管理的集中度較好,所以系統標準化成較高,使得基於區塊鏈構建數字票據的開發成本降低,可以較少或幾乎不用考慮不同機構的系統改造問題,管理協調成本也較低。三是對於合作聯盟或者區域聯盟單位,在思想認識和價值理念上,更容易達成共識,也更容易統一思想,做到數字票據在全轄的儘快使用。四是在整個票據市場上,可暫時形成紙質票據、電子票據和數字票據共存的情形,但透過技術手段可以將紙質和電子票據轉化為數字票據,從而逐步提升數字票據的市場佔比。五是當在某一聯盟中數字票據的使用得到實踐驗證並且體量逐步加大後,可對其他聯盟或機構有示範作用,進而降低觀望效果,吸引市場加入者。六是對於城商行資金清算機構、農村金融資金清算機構以及省市級商業銀行總行級機構,也具有相當的可操作性和實踐性,可適當先行先試。

此外,國有銀行和大型股份制商業銀行由於it實力較強,對新興技術更容易關注、學習和接受,建議在構建初期適當加入或持續保持關注和跟蹤,起到市場的引導和示範作用。

三、數字票據的擴充套件應用研究

(一)票據交易所

在票據交易所中,與票據流轉環節中的指定目標交易不同,其更多的交易是非指定目標、由票據交易所建立市場匹配規則來進行程式碼級的匹配。賣方節點將自己要賣出的票據根據自身需求和交易規則等進行程式設計後釋出,買方節點將自己買入需求進行程式設計釋出,而票據交易所作為網路中的一個節點,可以制訂程式碼的匹配規則,待買賣雙方的程式碼透過匹配規則達成共識並得到雙方確認後,進入指定目標交易的票據流轉環節。

按照現有的模式,票據交易所用來公佈和制訂規則,維護中心繫統執行,但在區塊鏈模式下,也可以將其設定為特殊角色節點,用於釋出公認的引數控制(比如節假日、計息方式)規則、使得全網節點的任何行為都要遵照這些規則來進行,實現了交易所的核心職能。此外,對於票據交易所中的資訊、風險、產品等模組,可以透過區塊鏈中的資料回溯功能,充分發揮其分散式資料庫儲存的作用,對於票據的承兌、交易、企業、銀行和客戶資訊等進行資料探勘,建立票據的評級評估體系。對風險預警、風險處置、風險資訊等透過大資料探勘評估、模型建設等積累經驗,防範票據風險。對於國內票據產品積極組合,透過大資料探勘實現跨業、跨產品、跨區域的設計和重構,更好的服務於經濟和金融發展。對於交易清算功能,則可考慮採用數字貨幣或實物貨幣關聯的方式來解決。

(二)紙質票據託管

由於紙質票據在市場中還佔比較大,且在未來的很長時間內將一直存在,所以,勢必存在將紙質票據託管後轉化為數字票據,進而形成和原始數字票據一樣的功能的需求。可參照當前紙質票據辦理貼現業務時查詢查復的業務場景:貼現行根據貼現企業的提供的票據向承兌行發出查詢,承兌行在確認核實後回覆“此票據為我行所承兌,無公示催告,無掛失止付,真偽自辨”的報文。所以,類比此模式,在區塊鏈構建的數字票據系統中,託管方作為一個網路節點,釋出一條資訊(包含票據的所有要素)至委託方所在的網路節點,並宣告委託方擁有該票據資產,票面真實,目前保管在託管方,此時選取的第三方做資訊記錄的節點為票據的承兌行,其完成記賬並生成資料區塊後,委託方所在的網路節點名下增加該票據資產,與數字票據一樣流轉和使用。

此方法的優點是:一是當訊息的發起方為託管方節點時,已經表明完成了票據的審驗和保管,其必然要對票據審驗的真偽性負責,解決了票據的真實性問題;二是增加承兌行驗證和記賬,為了防止託管方節點和委託方節點聯合作弊,即託管方釋出委託方並不擁有的票據資產資訊,解決了票據的存在性問題;三是由承兌行驗證和記賬,解決了防止承兌行、託管方和委託方三方聯合作弊,因為承兌行驗證透過並完成記賬化,在這個數字票據的記錄中到期時其是要提供資金給持票人的,起到了對承兌行的限制作用,解決了票據的有效性問題。

(三)監管層面

監管方在區塊鏈中可以是一個普通節點,透過前後相連構成的不可篡改的時間戳,完全透明的資料管理體系所提供的可信任的追溯途徑,來實現對監管資訊的無成本調閱。另外,監管方也可以是具有一定角色的節點:一是透過智慧合約建立市場統一的規則和秩序。二是監管規則也可以透過在鏈條中透過程式設計來建立共用約束程式碼,實現監管政策全覆蓋和硬控制。這些功能在前文中已有詳細介紹,在此不做贅述。

(四)對其他金融產品的借鑑和推廣

由於區塊鏈技術本質是一種網際網路協議,是一種標準化的資料層服務,其本質是搭建基礎的服務協議並構建共識規則,進而產生應用層的場景。數字票據就相當於基於這種標準協議構建的一種應用場景,所以這意味著一旦數字票據成功使用後,其基礎的服務協議已經搭建完畢,在應用層並可適用於除票據外的其他多項金融產品,比如債券、股權、外匯、紙黃金等一系列金融產品,只需將應用場景和共識規則做適當修改和調整即可。所以,數字票據的構建不光只是區塊鏈在票據領域的應用,其等於構建了一套可應用多項金融產品的基礎協議和服務,勢必為拓寬區塊鏈在金融領域的使用打下良好的基礎,從而形成對抗網際網路金融最好的手段和工具。

四、亟待深化研究的問題

(一)區塊鏈自身的問題

1、高能耗問題:眾所周知,在傳統的貨幣銀行學體系中存在不可能三角的辯證邏輯,在區塊鏈構建中的數字貨幣經濟學體系中也存在相應的不可能三角,即不可能同時達到去中心化、低能耗和高度安全這三個要求,比如在比特幣的實際應用中,其發展帶來的結果是實現了計算機硬體的快速提升和膨脹,在“挖礦”過程中的主要成本也轉移到硬體成本和由之帶來的電力成本等。所以,如何應用區塊鏈技術實現權益成本收益後,讓其技術功效發揮至最大化將成為未來急需解決的重點之一。

2、資料的儲存空間問題:由於利用區塊鏈構建的系統需要記錄從一開始發生每一筆資訊,並且參與進來的每個節點都要下載儲存並實時更新資料區塊,所以一旦每個參與的節點的資料都完全同步的話,一方面網路壓力較大,另一方面每個參與節點的儲存空間容量要求可能會成為制約其發展的關鍵問題。

3、處理抗壓能力問題:由於基於區塊鏈構建的系統遵循木桶理論,即永遠要考慮所有網路節點中處理速度和網路環境最差的那個,所以,一旦將區塊鏈技術推廣至大規模交易環境下,其整體的抗壓能力還沒有得到實際的驗證,一旦每秒產生的交易量超過系統的設計容納能力,或者超過最弱節點的容納能力,那麼交易就自動進入到佇列進行排隊,給使用者帶來不良體驗。例如,比特幣的設定是每秒記錄7筆交易,產生的資料區塊大小1m左右,但隨著其加入者的增多,導致了交易量的提升,並且某個節點互動能力差、容納力不足可能性增大,整個比特幣的網路已經嚴重超載,transaction pool中有大量的交易在排隊等待被打包成資料區塊。

(二)在數字票據應用中的問題

1、在傳統的票據系統設計模式中,一旦提供標準化的開發介面,跨技術平臺的系統對接和資料互動式並不存在障礙。但是藉助區塊鏈構建的數字票據,每個節點都代表一個市場的參與方,自身也有相應的系統在執行,另外,在票據交易所的構造過程中,數字票據所在的聯盟鏈還需要與其他技術平臺下的系統或者其他聯盟鏈之間發生資料互動和功能呼叫等,產生了基於區塊鏈構建的數字票據系統如何與其他平臺下系統對接的問題。

2、由於藉助區塊鏈構建數字票據本質上是替代現有電子票據的構建方式,實現點對點的價值傳遞,但在整個社會沒有公開發行和使用數字貨幣的前提下,如何實現數字票據與實物貨幣在資金清算中的實時對接將會是面臨的重要問題。比如在比特幣交易所中,其最終的資金清算也是線上下,透過現有的銀行轉賬或者第三方支付實物貨幣的形式來體現。那麼在區塊鏈構建的數字票據中,如果依舊採用線下實物貨幣資金清算的方式,那麼其基於區塊鏈能夠產生的優勢將大幅縮水,如果在其所在的聯盟鏈中發行數字貨幣,那麼數字貨幣的可程式設計性本身對數字票據就有可替代性,可以把數字票據看作有承兌行、出票人、到期日、金額等要素的非標數字貨幣,兩者之間存在一定的矛盾。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借鑑現行電子票據模式中線上清算與備付金賬戶相掛鉤的方式,實現數字票據的網路節點中與存有實物貨幣賬戶繫結的方式,也值得進一步研究。

本文來源:中國經濟網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