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央行、證監會等四部委約談馬雲以及螞蟻金服核心高管。馬雲最近在關於“傳統銀行就是當鋪”等話語讓這個“退休”的企業家再次成為輿論中心,他一手打造的螞蟻金服即將IPO,預估市值達2.4萬億,成為金融創新邊界最值得研究的案例。
阿里透過自己的電商體系,海量收集了全民資料,以解決信任痛點切入,憑藉龐大的阿里電商生態,螞蟻推出了多種場景化產品(如支付寶、餘額寶、花唄、借唄、相互寶等),其業務已延伸至信貸、理財、保險等傳統金融領域。
螞蟻站在資料的富礦上,產生了巨大經濟效益。這個資料的採集由我們每個網民完成,這個資料已經產生巨大經濟效益,這個資料難道只能為阿里所用?它是否該屬於民眾?或者說屬於整個金融業?
這些問題讓人陷入思考。或許我們可以開放資料?
01開放資料?
在資料資源開發利用的過程中,大資料服務商都希望獲得更多的資料,讓政府和BAT等巨頭把資料開放出來,這樣我們才能去做資料的挖掘和分析。
但是政府層面開放資料會擔心侵犯個人的隱私、商業的秘密;企業層面BAT等巨頭把資料資源當成是自己兜裡重要的資產,都不會輕易開放出來;因此,資料的開放、共享、交易、流通,沒有想象的那麼容易和簡單。
那麼,有沒有一種更加安全、更加可靠的載體作為資料資源流通的一個手段?
02區塊鏈可以!
大資料和區塊鏈的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新興技術,但是它們有著很大的可以結合的空間。
區塊鏈的本質是一種去中心化的分散式賬本。它也可以理解為是一-種不可篡改的、全歷史的、分散式資料庫儲存技術。
所以區塊鏈技術能夠令更多的資料被解放出來,區塊鏈技術的可信任性、安全性、和不可篡改性從根本上保證了大資料的安全性。
同時,區塊鏈技術能夠推動資料的海量增長。龐大的區塊鏈資料集合,包含著每一筆交易的全部歷史。
所以隨著區塊鏈技術的應用迅速發展,資料規模會越來越大,不同業務場景區塊鏈的資料融合,會進-步擴大資料的規模和豐富性。
區塊鏈技術能夠保障資料的私密性。政府資料開放是大勢所趨,這將對整個經濟社會的發展產生不可估量的推動力。但是,資料開放的主要難點和挑戰,是如何在保護個人隱私的情況下開放資料。
基於區塊鏈的資料脫敏技術能保證資料私密性,為隱私保護下的資料開放提供瞭解決方案。
例如,基於區塊鏈技術的英格碼系統(Enigma),在不訪問原始資料情況下運算資料,可以對資料的私密性進行保護,杜絕資料共享中的資訊保安問題。
區塊鏈的可追溯性,使得資料從採集、交易、流通,以及計算分析的每一步記錄,都可以留存在區塊鏈_上,從而令資料質量獲得前所未有的強信任背書。同時也保證了資料分析結果的正確性、和資料探勘的效果。
區塊鏈能夠保障資料的相關權益。對於個人或機構有價值的資料資產,可以利用區塊鏈對其進行註冊,交易記錄是全網認可的、透明的、可追溯的。明確了大資料資產來源、所有權、使用權和流通路徑,這對資料資產交易具有很大價值。
區塊鏈能夠進一步規範資料的使用,精細化授權範圍。區塊鏈提供的是賬本的完整性,資料統計分析的能力較弱。而大資料則具備海量資料儲存技術和靈活高效的分析技術,能夠極大提升區塊鏈資料的價值和使用空間。
總結而言,區塊鏈和大資料都是還在發展中的、有著廣闊發展空間和應用空間的技術。不僅是區塊鏈和大資料,任何新興的技術之間都有著很多可以相互協作、相互推進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