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互金協會區塊鏈報告:警惕對國外開源程式的技術依賴

買賣虛擬貨幣

來源:中國互金協會

4月14日,中國網際網路金融協會區塊鏈研究工作組對外發布《中國區塊鏈金融應用與發展研究報告(2020)》(下文簡稱《報告》)。《報告》認為,全球區塊鏈技術正在加速演進成熟,金融領域的應用探索日漸增多,主要國家金融管理部門對區塊鏈技術在金融領域應用持相對積極的態度。

《報告》指出,在我國,區塊鏈技術適用的金融場景環節與應用邏輯已較為明晰,但在金融領域的應用仍存風險,比如技術層面尚難以兼顧部分金融場景對安全、功能和效能的要求;治理層面需進一步完善監管、標準、人才等有關安排;業務層面尚存模糊地帶且應用創新缺少權威第三方評估等。

《報告》認為,區塊鏈技術比較適用於存在多方交易且信任基礎較弱的特定金融場景,其分散式架構、塊鏈式結構、共識機制、時間戳等技術安排有助於提升鏈上資訊的篡改難度和可追溯性、緩解資訊不對稱現象,與加密技術的結合有助於提升隱私保護力度、降低資料洩露風險,而P2P網路的運用有助於在分散式環境下實現高效協同,智慧合約的引入則有助於實現複雜業務流程的自動執行,可用於融資、保險科技、跨境支付、資產證券化、金融監管等場景,增加資訊可信度、緩解重複交易,提高相關參與方資訊交流積極性和業務處理效率,且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道德風險和操作風險。

但區塊鏈一般不單獨作為從業機構解決現實問題的最終方案,而更多的是與其它技術整合融合納入其數字化轉型戰略的一部分。其中,將區塊鏈與雲端計算、大資料、人工智慧、物聯網等新興技術結合,開展綜合技術應用探索已較為普遍。

報告梳理了部分我國區塊鏈金融應用落地探索,包括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和人民銀行深圳中心支行牽頭髮起、建設了基於區塊鏈技術的貿易金融平臺,截至2019年8月,已有近30家銀行500餘家網點業務上鍊執行,業務量超500億元人民幣,有效提高了貿易融資效率;國家外匯管理局應用區塊鏈技術建設了跨境金融區塊鏈服務平臺,探索解決中小企業跨境貿易融資困難,截至2019年10月底,已累計完成應收賬款融資6370筆,放款金額超過400億元,服務企業共計1262家,其中中小企業佔比約70%。

《報告》也指出了在金融領域應用的挑戰,主要有三個:

(一)技術層面尚難以兼顧部分金融場景對安全、功能和效能的要求。

一是區塊鏈技術透過大量的冗餘資料和複雜的共識演算法提升安全可信水平,金融業務需求的增加將導致系統處理量更大幅度的增加,並加劇參與節點在資訊儲存、同步等方面負擔,在現有技術環境下可能導致系統效能和執行效率下降。

二是搭載智慧合約可能帶來一些新的風險,尤其是將其用於實現複雜業務功能時,需要深入的業務邏輯理解和較強的程式設計能力,否則可能導致交易執行錯誤或程式程式碼漏洞,影響金融業務運轉和區塊鏈系統執行。比如,新加坡國立大學和倫敦大學研究人員透過對以太坊上約97 萬份智慧合約的評估研究發現,有約34 萬份合約存在程式漏洞。

三是金鑰安全仍存在一定隱患。比如,私鑰遺失或被盜等情況會危害私鑰所有者的權益,且私鑰唯一性使得上述損失難以補救。

四是區塊鏈底層技術架構與現有技術體系的融合整合還存在一定困難,主要體現在開發效率慢、可擴充套件性差、資料結構化程度低、網路結構複雜、升級維護不靈活等問題。

五是區塊鏈技術架構仍需要更好地匹配金融系統對可用性與業務持續性的高要求,且信任機制、資料儲存方式等仍待獲得傳統金融機構的接受和認可。

(二)治理層面需進一步完善監管、標準、人才等有關安排

一是鏈上資產和智慧合約等方面的法律有效性界定不清晰,發生糾紛時難以尋求法律救濟,且分散式體系進一步提高了責任主體認定難度。

二是部分割槽塊鏈體系高度自治且資料加密,在缺少必要許可權的情況下,違規開展金融業務的行為和潛在風險對金融管理部門等外部者而言相對隱蔽。

三是對國外開源程式的廣泛應用可能導致技術依賴風險,且程式碼託管平臺等開源服務相關方也需遵守註冊地等相關司法轄區的法律法規要求,在貿易保護主義抬頭背景下存在不容忽視的政策風險。比如,GitHub 在其使用條款中明確規定不得使用GitHub 違反美國或其他適用司法轄區的出口管制或制裁法律。

四是有關標準規範有待建立健全,存在一定程度的“各自為鏈”情況,可能造成不同區塊鏈間資訊互動和融合存在困難。

五是區塊鏈需要跨學科綜合,包括分散式、儲存、密碼學、網路通訊、晶片技術、經濟學等,導致學習成本高、實施難度大,人才培養和實踐經驗積累週期長。

(三)業務層面尚存模糊地帶且應用創新缺少權威第三方評估

一是部分依託區塊鏈平臺開展的數字憑證拆分、積分通兌等環節尚存在一定的模糊地帶,相關政策有待進一步明確。

二是在區塊鏈共識機制下,部分敏感資訊缺乏隱私性,而組合環簽名、零知識證明、同態加密等密碼學新技術尚不成熟,將其用於隱私保護反而可能導致資料膨脹、效能低下等問題。

三是由於無法保證資料上鍊前的真實性和完整性,難以真正形成閉環以降低風險,反而可能因資訊失真或扭曲而造成潛在損失。

四是部分割槽塊鏈應用創新未經嚴密論證,且缺少權威的第三方評估意見作為參考,一些應用甚至難以達到傳統資料庫技術的效率水平,不僅導致資源浪費,還可能對自身持續經營造成不利影響。

《報告》建言,政策監管層面,需加強研究跟蹤,立規制促合規;行業組織層面,需搭建平臺橋樑,研標準聚合力;從業機構層面,需探索核心技術,抓應用推場景。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