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區塊鏈的推廣和應用未必能夠徹底顛覆現有的中心化格局,但是它所形成的衝擊無疑是巨大的。未來金融業的面貌不僅取決於新技術形成的跨界競爭者,同樣取決於監管者、金融企業的自我革命的意願和意圖。
儘管區塊鏈技術是一項重要的技術,但是對於區塊鏈顛覆傳統金融、重塑傳統金融、消滅傳統金融等看法,仍有必要進行深入的思辨。
去中心化vs中心的自我強化及再中心化 區塊鏈作為一種網路協議,透過多種加密技術的應用、資訊的相互校驗、信任機制的創新和資訊的分散式儲存,能夠為基於網路的直接的價值交換、價值轉移提供解決方案。同時,區塊鏈儲存的資訊具有相互校驗、不可篡改的特點,因而,能夠為身份認證、權利證明等提供解決方案。比如,利用區塊鏈技術,可以解決網路支付領域的信任問題,可以實現支付的去中心化。當然,區塊鏈的應用遠不止上述方面,它可以為各類公證、認證提供解決方案,區塊鏈與物聯網的結合,區塊鏈與分散式搜尋引擎、機器學習等技術的結合,將為生產、生活提供更加智慧化的解決方案。如果區塊鏈的技術理想能夠完全實現,目前存在的各類經濟主體的種類將大大減少。
然而,區塊鏈要實現去中心化的目標,還有很多待解的難題:
首先,依靠技術大幅度地去中心化會產生新的問題,技術上的去中心化並不等於市場管理的去中心化。區塊鏈在金融領域的應用能否充分地尊重和保護消費者權益,仍需要監管部門予以保證。
其次,區塊鏈能夠衝擊中央銀行、商業銀行、證券公司、會計師事務所,也能夠衝擊證券交易所,各類登記和結算平臺,但實際上,這些中心化組織並不甘心束手就擒。比如,區塊鏈的核心應用是發行數字貨幣,問題是除中央銀行外,任何主體和平臺都沒有這一權利,這是法律賦予中央銀行的職責。因而,在公眾鏈上發行數字貨幣,取決於中央銀行的態度。再比如,區塊鏈技術具有衝擊商業銀行、證券公司等機構的潛質,但是這些組織瞭解消費者習慣,在一定程度上擁有消費者的信任,他們能夠利用與監管部門形成的長期互動關係,利用區塊鏈技術改善使用者體驗,形成對去中心化力量的反擊,如果這些機構應對得當,未必就全無勝算。
金融企業已經開始利用區塊鏈技術進行自我強化。比如,商業銀行利用區塊鏈技術能夠更好地進行積分管理、押品管理,能夠更好地解決網際網路金融發展中的身份認證與反洗錢問題,推動網際網路金融升級。此外,利用區塊鏈及配套技術,商業銀行能夠更好地提供智慧投顧、現金管理服務,向交易銀行方向邁進。
最後,區塊鏈技術本身存在一些不足,增加了去中心化的難度。一是區塊鏈畢竟是一項新的技術,消費者對於這一技術的信任有一個過程,甚至需要權威機構的背書。二是區塊鏈的應用對於硬體裝置的容量和網路的可拓展性要求較高,容量達不到要求,必然造成響應能力下降,這對於網際網路的治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三是區塊鏈的使用需要解決很多法律的問題,比如,資訊的儲存和應用涉及隱私保護的問題和資料治理的問題。四是公有鏈存在一個突出的缺陷是,由於參與者是開放的且數量不斷增加,公有鏈需要一個較為複雜的驗證機制,隨著節點的增加,每一次驗證需要的時間不斷增加,導致公有鏈應用的推廣難題,進而抑制著自身的發展。 區塊鏈在金融領域的推廣路徑:自上而下vs自下而上 以中央銀行、監管部門對區塊鏈應用的態度劃分,區塊鏈在金融領域的推廣與應用路徑大致分為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兩種模式。自上而下模式,就是由人民銀行、監管部門主導和推動的區塊鏈的應用。自下而上模式,就是監管範圍之外的主體,或者現有的監管物件推動的區塊鏈的應用和創新。
就前者而言,如果中央銀行能夠認可支付結算過程的標準,則基於區塊鏈的支付就能夠快速發展;如果中央銀行能夠主動推廣數字貨幣,不僅能夠透過程式設計的數字貨幣實現精準的巨集觀調控,而且很可能透過改變對賬戶的依賴改變金融業的面貌。如果監管部門能夠充分地研究區塊鏈相關應用,不僅能夠最佳化自身的監管措施,而且能夠透過法律和制度的建設,引領區塊鏈的發展。在中央銀行和監管部門之外,其他經濟管理部門也有必要自上而下推動區塊鏈的應用。比如,從事銀行實務工作特別是授信工作的人員都知道,當前對於合同的管理較為粗放,假合同較多,發票和各類票證管理也較粗放,假票證較多,財務報表的質量較差。如果財政部門、稅務部門利用區塊鏈技術管理髮票和合同,利用區塊鏈技術管理會計行業,則整個國家的基礎性的金融生態環境就將明顯好轉。自上而下模式的問題在於政策制定者、監管部門往往沒有推動的動力,即便有,也往往沒有私人部門那樣的效率。
就後者而言,區塊鏈技術從誕生之日起就具有一定的顛覆性,在監管給定的範圍內,私人部門的創新活力是巨大的,問題在於,如果區塊鏈的應用創新走到制度和法規的前面,必然涉及合規風險。而且,區塊鏈的應用需要在硬體方面、網路方面,軟體測試方面投入大量成本,而一旦應用專案被監管叫停,損失是巨大的。
實際上,區塊鏈的應用推廣,最優路徑是上下結合的正規化,不論是哪個部門發起的應用,都要圍繞應用標準、信任機制設計等進行廣泛的溝通,透過政策制定部門和私人部門的緊密互動,共同推動區塊鏈的應用。 金融機構的應對策略:自我革新vs消極觀望 儘管區塊鏈的推廣和應用未必能夠徹底顛覆現有的中心化格局,但是它所形成的衝擊無疑是巨大的。未來金融業的面貌不僅取決於新技術形成的跨界競爭者,同樣取決於監管者、金融企業的自我革命的意願和意圖。
首先,金融企業要將技術進步帶來的衝擊納入戰略關注範圍,並認真思考戰略響應的策略。金融企業應積極關注區塊鏈的應用動態,有實力的金融企業應該參與科研,但是科研的方式應該改變。要更加重視與監管部門的溝通,與其他同業機構及利益相關者聯合科研,行業協會的作用以及應用標準的研究。
其次,金融企業應將創新的重點放在場景化金融領域。當前金融企業正在積極佈局網際網路金融,但是根據歷史經驗,傳統的行業領袖在利用新技術方面總是存在種種問題。作為中心化的組織,現有金融企業也同樣存在這樣的障礙。金融企業利用區塊鏈技術,必然不會放棄自身的核心利益,而是從維護自身核心競爭力和盈利水平的目標出發,透過改變網際網路金融的底層協議和技術,利用私有鏈和聯盟鏈構建場景化金融方案,儘可能實現消費者原有消費習慣的平穩過度,積極最佳化使用者體驗,最大程度地維護原有客戶、獲得新客戶。
第三,金融企業應積極探索利用區塊鏈技術,最佳化後臺控制,提高中後臺效率。風險管理是金融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即使有充分的資訊,金融企業如果能夠證明它相較於消費者的分散決策有著更高的風險篩選能力,則金融企業的生存仍然無虞並能夠長盛不衰。因而,金融企業應該探討改變資料儲存和生成的框架,利用資料處理能力,實現更好的風險控制,為客戶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