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都注意到了,比特幣挖礦的能源消耗是非常巨大的,而且這一消耗的增長規模很快,甚至很快就會超過一些小國的消耗總量。很多人都認為這種不斷增加的碳足跡將是對氣候變化的一大威脅,但這不一定就是威脅。事實上,增加能源的使用量反而可能會帶來有益之處。
在比特幣挖礦的早期,你可以在家裡用膝上型電腦上挖礦。簡單地設定一個裝置並讓它執行即可,雖然房間裡可能會有點熱,而且能源費也可能會飆升一點,但早期的礦工是可以盈利的,那時,礦工只與其他業餘愛好者或非常小的裝置競爭。
但是,一個人在家裡架起一臺裝置,就能競爭性地挖出比特幣的日子已經過去了。今天為了有競爭力地挖礦,你需要快速、大型和強大的裝置,也就是擁有最先進的硬體規模,以最快的速度執行演算法。擁有數千臺礦機的大規模資料中心現在已經充斥著挖礦的競爭環境。而那些擁有最高效能硬體、最高效軟體、最完善運營和最便宜電力的企業將在競爭中佔據優勢。
這種水平的計算會產出大量的能源(熱能)。據估計,比特幣挖礦每年要產生77TWh的能源,與智利的能源消耗相當。
如此高的能源產量,是保持競爭力的必要條件,這意味著挖礦業務必須將低能源成本作為其業務的優先考慮。由於加密挖礦不受地點限制,所以許多挖礦業務都在尋找能夠提供廉價的、最好是可再生的能源的地區來建設資料中心。目前,像水力和風力這樣的可持續能源不僅是最清潔的,而且是最符合成本效益的。此外,挖礦業務也在尋找有多餘能源的地區。
當大量的能量被消耗時,大量的能量就需要被釋放出來。這是一個簡單的熱力學定律。所有被消耗的能量都不會被破壞,而是以熱量的形式被再次釋放,這便是挖礦作業的副產品。計算產生的熱量是如此巨大,以至於資料中心不僅需要關注硬體,還需要關注冷卻系統。
到目前為止,熱量只是一種需要冷卻和分散的副產品。但現在,比特幣礦工們正在考慮:如果多餘的熱量能被利用起來會是怎樣? 要如何將挖礦作業產生的熱量回收或再利用,以提供可持續的清潔能源呢?比如說,資料中心可以為家庭供暖,也可以為溫室供暖,或者替代某些行業的熱源?或者為熱能稀缺的寒冷地區供暖?
資料中心供暖溫室
在瑞典北部有一個新的合作伙伴,正在尋找這些問題的答案。
Boden商業機構為了使其所在地區更加可持續發展,正在尋求與能源密集型產業合作,以創造兩者之間的協同效應,而我們公司Genesis Mining也已經介入並提供算力。該夥伴關係還包括瑞典研究所(RISE)和盧萊奧理工大學。
北歐國家由於有可持續和廉價的能源,已經吸引了挖礦作業。而且現在挖礦業務還有機會以回饋的形式為溫室提供多餘的熱能來更好地種植糧食,使當地經濟更具生產力和可持續性。RISE的高階研究員Mattias Vesterlund認為:“一個1兆瓦的資料中心將有能力加強當地的自給率,最高可達8%,而且產品在市場上會更具有競爭力。”
Genesis Mining公司正在提供一個600千瓦的風冷資料中心集裝箱,它將透過一個特別建造的空氣管道系統向一個300平方米的溫室提供熱量。這些熱量將使溫室全年保持在25°C(77°F)的舒適溫度,而該地區的溫度可低至-30°C(-22°F)。該專案看起來會專注於種植水果和蔬菜,但資料中心的熱量還可以用於魚類、昆蟲和藻類養殖,以及為水果和蔬菜的乾燥提供熱量。
這將為當地農業經濟提供增加糧食生產的機會。不僅會使當地生產者更具可持續性,而且會減少對進口的依賴,同時還能達到區域能源效率目標。
該專案也是一個社會專案,它將當地農民、市政當局、科學家和IT行業聚集在了一起。挖礦作業正在解決當地的可持續糧食生產規模化問題,而當地農場則為採礦作業提供了回收廢物和抵消碳足跡的方法。
在推進分散化的同時加強地方經濟建設
這些合作關係也將進一步推動加密挖礦行業非常重視的分散化願景。隨著以資料中心熱能的形式提供可持續的綠色能源,它為能源生產的去中心化提供了一個用例。而透過看到更多的這些專案的出現,也將迫使挖礦業務重新評估他們在回饋方面的作用,因為他們已經有現成的方法為周圍的社羣提供可持續能源。
互聯溫室目前看起來只是一個小規模的舉措,但它正在為大規模的影響奠定基礎。比特幣挖礦業務是否有一天可以幫助加熱村莊,支援食品工業,甚至為整個城市提供電力?這些機會看起來是可行的。
同時,不要因為比特幣的能源使用而責備它。相反,我們應該鼓勵它,因為它可能是通往更可持續的未來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