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2020全球區塊鏈算力大會暨新基建礦業峰會”在成都市成華區開幕。會議由市新經濟委、市科技局、成華區政府指導,由成華區新經濟和科技局、成華區投促局、龍潭新經濟產業功能區管委會、巴位元、鏈節點、印位元共同主辦。知名經濟學家、cecbc區塊鏈專委會特聘專家朱嘉明發表主題演講《算力革命和新型財富》。
朱嘉明表示,比特幣的誕生同時觸發了演算法革命和算力革命。“程式碼即法律”,同時“程式碼也是財富”。“算力革命”支撐和推動數字經濟和數字財富的擴張。算力革命的本質是資料化資訊儲存數量的膨脹規模與速度。“挖礦”就是一場算力和演算法革命的試驗區。
他認為,礦圈存在侷限性,行業需要實現從“礦圈”到“礦業”的突破,建構支援數字經濟的基礎結構。將原來侷限於以比特幣、挖礦相關的計算能力向整個數字經濟領域的擴張,來支撐未來數字財富的增長和膨脹,形成發展算力產業體系。
他還指出,算力革命的背後其實是分配製度的革命。長期以來,人類沒有辦法解決財富制度上分配極不公平的困境。比特幣、pow、pos、ipfs等等都提出和啟發人們有這樣的可能性,我們非常有可能建立一個基於算力的,以技術為衡量尺度的分配製度。這個分配製度很可能是最公平的,最合理的分配製度,這樣的分配製度才能維持由數字經濟,廣義算力,所造成的財富制度的穩定性。
最後,朱嘉明總結了需要理解三個決定未來的變化。第一,理解世界的微觀基礎,第二,不斷擴充套件巨集觀世界;第三,應對從微觀世界到巨集觀世界的算力。沒有算力就沒有未來。
以下為演講全文:
大家早上好。
在今天會場中,我可能是年紀最大的。我非常高興有這樣的機會與在場這麼多年輕人一起討論“區塊鏈算力”,分享我對“算力革命”的認知。
這個世界和這個時代變化最大、最快的其實是算力
今天會議的主題是“區塊鏈算力”。涉及區塊鏈和算力兩個概念,可以從兩個方面解讀:其一,基於區塊鏈的算力,其二,透過算力支援的區塊鏈。區塊鏈誕生的歷史,以及區塊鏈未來的歷史都已經和繼續證明:區塊鏈與算力不僅不可分割,而且繼續呈現互動發展的趨勢。
關於區塊鏈,不需要再做更多解讀。還是以我的人生體驗,回顧對“算力”的理解:
我1958年上小學,小學三年級開始學珠算,雖然世界上已經有了計算機,但是,對那個時代的中國小學生而言,珠算就是一種算力。1965年,我上初二,開始學習計算尺,可以解決對數問題,計算尺也是一種算力。到了1970年代,見到了計算器,也是實現算力的工具。後來,到了1980年代初期,我所在的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開始使用的計算機,其體積龐大,並需要透過打孔完成計算。1985年我去美國,在大學裡首次見到286,很震撼。其實,286的最大主頻不過是20mhz,採用16位資料。進入1990年代席捲全球的it革命的本質就是算力革命。計算機的算力以指數速度擴張。2020年初,中國推出了e級超級計算系統,它是以每秒鐘百億億的速度來計算。
在人類算力革命的大背景下,因為2008年比特幣誕生,導致了一個特定的“區塊鏈算力”,即雜湊算力(hash rate)。
在短短的10年多的時間,雜湊算力更是狂飆式的膨脹。當人們還在談論進入到所謂的p時代的時候,其實已經落後了。在今天會議開場的一段短影片中提到:比特幣算力已經進入e時代。
簡言之,這個世界和這個時代變化最大、最快的其實是算力。現在,人們所講的算力是超級算力,已經是每秒計算速度百億億次單位,不僅如此,人工智慧已經全方位的參與到超級算力。人類到了這樣的一個時期:不僅被算力所改變,而且被算力所“異化”。
算力革命支撐和推動著數字經濟和數字財富的擴張
為什麼要關注和理解區塊鏈算力,主要是雜湊算力?那是因為這個算力導致了數字資產和新型財富的形成。
人類原本只有一種資產和一類財富形態,即取之於物質資源,透過傳統勞動工具和人力資源所創造的資產和財富。這樣的資產和財富以傳統貨幣為尺度,有著數千年的歷史。在現代社會,經濟增長和發展主要是指物質財富的生產和創造。
但是,在2008年比特幣出現之後,這樣的財富模式被打破了。區塊鏈加算力所形成的比特幣,成為了一種新的資產和財富。之後,又有了以太坊和以太幣,以及不斷湧現的各類加密數字貨幣及數字資產。也就是說,在不到一代人的時間裡,以程式碼為“基因”,透過區塊鏈加算力的新型財富體系已經形成。
如果分解新型財富的結構,這是一個“三角形”。三角的上端是區塊鏈,左端是雜湊算力,右端是基礎結構。見下圖:
而這個新型財富的基因就是程式碼。所以,我在這裡要說的是:“程式碼不僅是法律”, “程式碼也是財富” (code is not only law, but also is wealth)。
根據這樣新型財富結構,形成了有交集和有差異的數字貨幣、數字資產和數字財富的關係。見下圖:
雜湊算力的歷史意義所在
比特幣的產生,超越了比特幣本身的意義。因為比特幣推動的區塊鏈與雜湊演算法的結合,觸發了算力革命和演算法革命。
如今,因為比特幣相關的算力已經達到130e。
伴隨雜湊算力的爆炸性增長,以雜湊算力為核心,導致了三個顯著結果:
其一,形成算力為核心的產業鏈。見下圖:
因為產業的形成,推動了基於算力的新型企業群。這些新型算力企業將決定著未來廣義算力革命和狹義算力革命的未來。見下表:
其二,帶動新的“產業大軍”。算力產業起源於愛好者,之後逐漸出現由人們常說的碼農、礦機、架構工程師構成的“產業大軍”。
其三,刺激了從中心到邊緣“創新”。近來人們開始關注的ipfs就是一個“創新”含量極高的專案。
這些年來,人們對於以雜湊算力為核心的“礦圈”存在很多不近公平的認識,其意義一直被低估,僅僅被認為是一種“挖幣”行為。其實,鏈圈在過去十年左右的時間裡,進行人類歷史上算力和演算法革命的一場大規模的試驗,所謂的礦池就是這個試驗的試驗區。因為這樣的試驗,催生了相當完備的產業鏈和產業系統。人們需要經過從較長的歷史,最終認知這個領域的全部意義。
“礦圈”算力產業面臨眾多侷限,算力和能源消耗的關係需要突破
“礦圈”算力產業面臨眾多侷限和約束,主要包括:技術約束,主要是雜湊率增長率有可能逼近界限;成本約束;環境約束;收益遞減約束;礦池全球分佈失衡約束;市場壟斷模式約束,還有制度性和法規性約束。
其中,最值得關注的是算力和能源消耗的關係。雜湊算力的實現,不僅需要耗費日益增多的能源,而且產生不斷增加的二氧化碳排放,形成對環境的負面影響。有的資料提出,現在雜湊算力消耗的電力相當於捷克和斯洛伐克全年消耗的電力。所以,現在需要從兩個方面解決能源消耗和co2排放減少的問題,其一,改善從軟體到硬體的算力技術,希望未來礦機更加智慧化、低耗化和小型化;其二,與包括核能,太陽能等新能源的結合。寄希望低成本新型能源的應用。
此外,還值得關注的是市場壟斷模式約束。在這個領域值得憂慮的市場壟斷集中在,從技術開發,礦機晶片,一直到能源資源壟斷和礦池的壟斷。未來不應該是這個領域被越來越少的大型公司壟斷和控制,而是應該容納更多的中小型企業,甚至個人參與。所以,相關技術開發應該向普及化和低價格方向傾斜。
所以,現在需要開始從礦圈到礦業的突破,不僅要透過不斷提高雜湊率支援繼續擴大的礦業市場,而且需要將原來侷限於以比特幣、挖礦相關的計算能力轉向支援整個數字經濟領域的擴張,支撐未來數字財富的增長和膨脹,加快形成算力產業體系。
算力革命背後的分配製度革命
長期以來,人類沒有辦法解決財富制度上分配極不公平的困境。為此,一代又一代的經濟學家,政治家不斷討論和提出他們認為理想的分配製度。其中,包括烏托邦的分配製度,馬克思主義的按勞分配和按需分配製度。
但是,人們看到的是:資本主義始終無法真正突破資本決定分配的制度框架。在社會主義制度下,按需分配到現在做不到,按勞分配同樣難以實現,因為還沒有支援對人們貢獻真實地和即時地量化的技術。
現在,因為比特幣, pow,還有pos,還有最近開始全球測試的ipfs,都建立了一個基於算力的,以技術為衡量尺度的貢獻與分配的技術性制度。這個技術性分配製度,足以對怎樣建立一個公平和合理的分配製度提出新的思路。不僅如此,也只有pow和pos的理念和機制,有可能適應未來的數字經濟和新型財富體系的穩定。
算力決定未來
我希望今天的與會者認識到:雜湊算力代表的是一種“狹義”算力,因為雜湊算力主要以比特幣為核心。與“狹義”算力並存的是 包括大資料,雲端計算和人工智慧的超級智慧計算,即“廣義”算力。現在,需要將“狹義”算力和“廣義”算力融合。只有這樣,算力將會改變人類經濟形態,資產形態和財富形態,因為超級算力,很可能出現全新的市場模式。我們都將是因為計算革命改變財富形態和制度轉型的目擊者。
我們現在所經歷的算力革命時代,就是21世紀的大航海時代。只是今天算力革命的大船所航行在的是由大資料的海洋。區塊鏈所提供的則是算力時代航海圖的座標系。
我想簡單總結這個世界決定未來的有四大變化:其一,以奈米級的基因、量子和病毒構成的微觀世界。基因影響生命,量子影響宇宙,量子科學還會引發量子算力革命,造成疫情的病毒影響人們健康。其二,不斷擴充套件的巨集觀世界。馬斯克帶領人們看到和進入宇宙。其三,區塊鏈。區塊鏈重新構建傳統經濟和數字經濟,微觀世界和巨集觀世界的基礎結構。第四,算力。不論認知和處理微觀世界和巨集觀世界,還是傳統經濟和數字經濟的資訊,需要依賴更快速處理更大規模資訊的算力。
所以,算力關乎未來。沒有算力就沒有未來,算力決定未來!
正是在這樣的意義上,人們關注決定未來算力的量子科學與技術的進展。
最後,我還是回到我開始所提到的:未來永遠屬於你們年輕人。我最近寫了一本新書《未來決定現在》,這本書的扉頁寫了這樣一句話:這本書獻給代表未來的年輕朋友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