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下半年到2018年上半年,堪稱幣圈的“嬰兒潮”,大量的數字貨幣在這個時間點誕生。時隔一年,畫風突變,幣圈“橫屍遍野”,透著發腐的腥味。
查理·芒格曾說,如果我知道我將在哪裡死去,我永遠不去那個地方。或許,死亡本身並無意義,但是研究死亡卻能讓我們對它充滿敬畏,從而避免重蹈覆轍。
01
別樣的“死亡”
一家網際網路公司的死亡場景,大抵是這樣的,老闆拖欠員工X個月的工資,公司早已人去樓空,產品被某巨頭收購,破產倒閉是不爭的事實。
區塊鏈公司的死亡場景卻有點別樣,專案代幣價格接近破發,節點們罷工導致沒有新的代幣產生,程式碼X個月沒有更新了,社羣裡沒有人迴應問題了,專案是死掉了嗎?
專注於統計“死亡”數字貨幣的網站Deadcoins對“死亡幣”的定義為:任意一個數字貨幣,只要俱備網站荒廢、沒有節點,社交網路停止、成交額極低或者是錢包存在問題,具備其中一個或幾個特徵,就可被宣判“死亡”。
根據Dead Coins 網站的資料顯示,被明確標記為“死亡”狀態的數字貨幣總數達677個,如果再加上“詐騙”和“滑稽模仿”的“半死亡狀態”的數字貨幣,總量高達929個。
死亡清單 by Dead Coins
另外,Github上有90%的專案處於非活躍狀態,平均而言,專案的壽命只有短短一年,大多數專案在六個月內就銷聲匿跡了。
02
死亡眾生相
區塊鏈的死亡高峰期已至,很多人認為是因為熊市,但是卻另有真兇。依據專案的生命週期,死亡也顯示出眾生相。
1.即興之作猝死
在“死亡潮”中,最短命的莫過於一個叫做firewaller的專案,該專案誕生於2015年8月19日,可是程式碼也在當天停止更新,壽命僅僅一天。
專案的發起人Martyanstey是一位技術發燒友,2015年正是區塊鏈技術爆發的一年,marty anstey靈敏地捕獲到了這一趨勢,並在Github網站上雄心勃勃地寫下了一行程式碼。
然而,專案卻在誕生之日即刻凋零。這不是個例,在Github網站上的個人使用者中,類似於marty anstey的專案比比皆是。
有趣的是這些“技術兒”為區塊鏈著了迷,至少他們在敲程式碼的那一刻,覺得自己正在創造一個偉大的專案。
2.團隊內訌作死
萬眾矚目的明星專案Tezos曾在短短兩週內籌集到6.5627萬個BTC/" target="_blank"">比特幣和36.1122萬個以太幣,成為全球最昂貴的1CO專案,最後卻因深陷高層互撕的醜聞,導致專案一度停滯不前,瀕臨崩潰。
專案發起人Breitman夫婦指責在瑞士保管融資的獨立基金會主管私吞鉅款,而後者則指責發起人夫婦試圖繞過法律直接控制基金會,被觸怒的投資者們又聯合向加州高等法院舊金山分院提交了對Tezos的集體訴訟。
Tezos的興衰史也折射出區塊鏈專案的一些弊端,比如管理層經驗欠佳、公司結構含混、產品研發沒有透明度等。
3.圈粉詐騙找死
2018年2月4日,一個名為ARTS的專案被投資人聯合舉報涉嫌詐騙,並由此引發群體事件,數位投資人將專案聯合創始人蔣傑扭送至北京金融局信訪辦公室,北京金融局已經將此事件定性為“金融詐騙”。
ARTS在1月8日開始1CO,總量10億,眾籌價約為0.66元,1月20日,ARTS上線澳洲U網,但上市就嚴重破發,目前交易所已暫停交易。根據統計,ARTS共涉及金額約2.6億人民幣。
知名投資人、彭博社專欄作家 Aaron Brown認為,在1CO 融資中, 80% 的案例都純屬欺詐。
4.問題專案必死
問題專案多是指專案本身的設計出了問題,包括技術的方向與策略、經濟模型以及社羣機制等。
例如,專案做一些難度係數過高的方向,比如去解決 Sharding 與 DAG 存在的問題,但直到今年在 100% 的 PoW 演算法中使用分片技術依舊非常困難,基本上是不可能實現的。
雖然一些專案表明PoS 可以這麼做,但分片技術實際上是存在安全隱患的,目前分片區間的通訊問題和分片區塊的整體安全性還有待解決。
另外,還有一些專案,在牛市募集了大量的BTC和ETH,但是沒有及時賣掉,等到熊市到來,幣價暴跌,專案方就沒有錢養團隊了。
最後,長遠來看,開發者社羣也是一個專案的生命線,尤其是在海外佈局社羣,面臨的挑戰更大,因為會涉及文化、技術以及資金等問題。
因此,一旦專案在方向上走錯,就意味著要花費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財力,而且有的錯誤甚至不可扭轉。
根據1CObazaar2018年的圖表顯示,1CO評級系統權重計算由五個因素決定。在他們的評級系統中,滿分為5分,僅7%的專案在4.5分以上,高達58%的專案不到4分。
1CO評級系統權重計算 by 1CObazaar
需要說明的是,在2017年1CO評級中,更多專案的評分集中在3—3.4分。雖然此次評級結果稍有提高,但總體表現依舊不理想。
據該網站稱,很多專案缺乏有關公司及團隊資訊的介紹,白皮書對產品的描述也不夠,有的專案對社羣、媒體不夠重視,使用者的參與度不高。
5.監管大棒打死
除了專案自帶“水分”,全球監管機構對1CO的打壓,也加速了專案的死亡。
9月4日下午3點,央行、網信辦等七部門釋出公告叫停代幣發行(1CO),清理整頓1CO平臺並組織清退ICO代幣。
作為迴應,比特幣中國、火幣網、OKCoin紛紛釋出公告,將停止交易,並逐步停止所有數字資產對人民幣的交易業務。
一時間,人們惶惶收手,開始拋幣。集體性的拋售,也導致很多的專案在短期內的歸零,或者陣亡。
6.畸形評價膨脹致死
這種死法為幣圈所特有,在幣圈評價一個專案(包括團隊、白皮書、運營等),最常規的幾大標準是,團隊成員夠不夠大牌?白皮書夠不夠花哨?請的媒體夠不夠紅?市值夠不夠高?有沒有幾個網紅磨嘴皮子?
太空鏈的故事每天在上演,太空鏈發起時,薛蠻子、閻焱、帥初等一票大佬為其站臺,同時,在宣傳中,披著“量子”“太空”“衛星”等高科技關鍵詞的外衣,表面上風光無限,甚至在一天內完成10億人民幣的私募,但是在一個月後卻莫名破發,價值接近為零。
然而,太空鏈背後的事實是私募白皮書嚴重造假,創始團隊成員秘而不宣,專案議程也並未按時完成。
如今,太空鏈已經成為不靠譜專案的範本。太空鏈的“成名”離不開所謂的大佬、媒體的推波助瀾,正是這種畸形的評價體系導致一些專案膨脹致死,同時也給投資者灌輸了錯誤的價值觀。
7.跟風卻被風吹走
區塊鏈行業每天都在吹風,尤其是“XX即挖礦”的風吹了很久,然而這個被認為是拯救專案的大招,卻讓不少專案反栽了跟頭。
“YouTube+抖音+Blockchain”的火牛卻因為濫用挖礦不火了,反而一陣涼涼。
火牛影片將打賞火鑽的概念等同於“挖礦”,也就是“打賞即挖礦”。火鑽的發行量為100億,其中50%來自“打賞挖礦”,在白皮書中,火牛影片將每日收入的80%用於分紅。
然而,按照此分紅比例,火牛將無法迴旋資金,公司可能10天都撐不下去。自9月下旬起,火牛影片的投資收益率變少,曾四次修改火票與火鑽的兌換比例,充值及提現業務關閉……陷入了“跑路”疑雲。
8.市場冰凍裝死
目前,2041種加密貨幣,價格在0.1元以下的有1150個,而0.01元以下的已經出現447個了,整個加密貨幣市場幾乎是全線下跌。
新專案很難募集到錢,老專案的市值也大大縮水,同時區塊鏈專案的開銷又很大,技術研究、社羣推廣、專案維護都需要花錢。
很多專案在這種情況下不得不勒緊褲腰帶幹活,XMX雖然跌成“歸零幣”,但是團隊仍在做事,同時為了縮減開支,XMX團隊不得不大量裁員,從40多人裁到僅剩20多人。(連結:失控的區塊鏈行業)
對於投資人而言,之所以還拿著專案方的幣,並不是因為對專案的信仰和喜愛,更多的人是抱著破罐子破摔的態度,假想春暖花開的到來,當然誰也不知道這一天是否到來。
不過,這類“裝死”的專案只要夠倔強,終會死而復生,然後絕地反擊。
03
死亡也可以是一樁好買賣
Token 的死亡,更多的是指市場投機者對這個專案失去了興趣,造成交易量、投資者和團隊的消失,也就是所謂的“死亡”現象。
但是,這裡的“死亡”並不意味著區塊鏈網路的死亡。事實上,專案的程式碼庫、Token、機制都還在網上執行,只是沒有人使用罷了。
例如,一些基於 PoW演算法的幣,它們都是透過電力和算力消耗產生的,代幣本身就可以反映一定的價值。
CoinJanitor和Dead Coins的回收行動
正是看到了此處的商機,一個名叫“CoinJanitor”的團隊應運而生,它類似於幣圈的“二手市場”平臺,CoinJanitor和Dead Coins聯合發起了回收行動,主要包括:
(1)找到死亡區塊鏈專案的開發團隊,從他們手中將 Github 許可權、社羣管理員賬號、社交網路賬號拿到手;
(2)然後再去聯絡這個專案的投資者,從他們手中拿到死亡專案的 Token;
(3)以極低的價格買斷市場上所有的流通死亡 Token,以防有人拉盤砸盤擾亂回收流程;
(4)進入銷燬代幣流程,並且升級 PoW 演算法以防止礦工挖礦,從而關閉專案區塊鏈網路;
(5)將專案程式碼庫打包上架開源,供開發者免費使用。
在這個過程中, 死亡區塊鏈專案團隊和投資者可以獲得 CoinJanitor 團隊的代幣 JAN的獎勵,又因為死亡專案的代幣幾乎是零成本的,所以對JAN 感興趣的投資者會主動去網上收集各種死亡的或者接近死亡的代幣。
CoinJanitor經濟模式的本質是“撿垃圾即挖礦“,因為想法很酷,還沒開始運作的時候就獲得了大量社交媒體的關注。
當然,CoinJanitor也只能解決那些小眾的 Token。對於那些已經在知名交易所上架,曾經擁有眾多韭菜,如今卻因技術無法落地,負面纏身被野莊肆意踐踏的 Token,CoinJanitor也束手無措。因為它們就像是被嚴重腐蝕的鐵,完全沒有回收的價值。
05
如何避免死亡潮?
總得來說,專案方的大量死亡多是因為自身出現問題造成的,那些隱藏的問題最終在熊市的大背景下被放大,而後像刺刀一樣指向專案自身。
另外,專案到底會做成什麼樣子也存在很大的變數,在2017年1CO吹起的虛幻泡沫下,很多專案被高估了。
1CO讓專案方寫一份白皮書便可以在全球兜售區塊鏈的夢想,然而作為實用型通證1CO的專案還很少落地。據安永最近的一份報告顯示,2017年進行的代幣發行專案,71%仍然缺乏實用價值。
因此,為了避免死亡浪潮,專案方自身得“正”,踏實地做專案;其次,專案得具備造血能力,即有落地的應用,才能自帶吸金的魅力。最後,指望CoinJanitor的“他救”或者專案裡的社羣成員“自救”都是不靠譜,這些都是極個別的現象。
資料引用:
《上千專案被宣告死亡,1CO墓地已“幣”滿為患》by 區塊律動BlockBeats
《你手裡有空氣幣嗎?可以來這裡換個盆兒》by 區塊律動BlockBeats
《1CO過山車,從一個月29億美元到數百個區塊鏈專案死亡》by 大象區塊鏈網
《區塊鏈專案死亡報告:最短命的活不過一天,死因大起底》by 虛擬貨幣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