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8:這是一部比特幣暗網曖昧史

買賣虛擬貨幣

96%的網際網路資料無法透過搜尋引擎訪問,其中大部分屬於無用資訊,但那上面有一切東西:兒童販賣、比特幣洗錢、致幻劑、賞金駭客……”美劇《紙牌屋》中有這樣一句經典臺詞。

臺詞裡的場景在現實中真實上演:10月7日,據CryptoGlobe訊息稱,上月Facebook發生大規模安全漏洞,約5000萬使用者資訊遭洩露。這些賬戶資訊近期在名為“Dream Market”的暗網以數字貨幣的形式出售,售價為3到12美元不等。

在這個“看不見底”的網路深海里,不斷地在進行著關於人性黑暗面的交易,而比特幣則為這些暗網交易穿針引線,扮演著庇護神的角色。

暗網

“暗網”的概念,是1996年美國軍方為了自己的情報輸送而建立的。在這個系統中,任何使用者在連線網際網路時永遠處於匿名狀態,不會向網路洩露本機身份。

它的匿名性在於使用者透過特殊的技術進入暗網,經過多重的IP地址偽裝和Proxy代理軟體處理後,其留下資料很難被追蹤到,不法分子以此來逃避監管。

唯一進入暗網的途徑就是透過Tor瀏覽器進入網站,如同英國小說家威爾斯著的《隱形人》一樣隱形在網路世界裡。但至今為止包括FBI的專業人士都無法解密Tor的保密系統。

暗網規模比明網大400~500倍,儲存著網際網路90%以上的資訊,普通大眾可以訪問的只有整個網際網路不到10%的網頁。

由於沒有法律和輿論的監控,暗網於是變成顯露人性黑暗面的地方:販毒、暴恐、色情內容、人口軍火交易、走私氾濫橫行。

而這些骯髒的交易幾乎都優先選擇使用比特幣等數字貨幣來完成。

曖昧期

比特幣與暗網的“曖昧故事”,得從一個名為Silk Road 的網站開始。

比特幣誕生於 2009 年 1 月,但是誕生之初其價值基本為零。直到 2010 年 5 月 22 日,美國的程式設計師拉絲勒·豪涅茨用 1 萬枚比特幣購買了兩塊價值 30 美金的披薩,比特幣第一次獲得了 0.003 美元的價格。

2011 年 2 月份,一個來自美國加州的青年烏利布斯才在暗網搭建了一個購物網站Silk Road,也就在這個月比特幣的交易價格首次達到 1 美元,與美元等價。

這個購物網站上所販賣的東西,除了珠寶外,還有一系列被各個國家法律所禁止的“商品”,例如奴隸和以奴隸產業為核心的人口販賣,而這些商品的交易全部以比特幣為貨幣進行結算。

二者的“初次見面”產生奇妙的化學反應,大量的暗網交易者開始採用比特幣進行交易來躲避監管,Silk Road 的建立成為了比特幣最初價值的來源支撐之一。

第一次轉折點發生在2013 年 10 月 1 日 ,Silk Road被強制下線,而其創始人因違反美國法律的七項指控而在舊金山被捕。受到這次事件以及其他因素的影響比特幣價格一路走低到 100 美元上下。

在 Silk Road 被查封后,根據 FBI 的調查,烏利布斯才從 2011 年到 2013 年至少獲得了利潤 70 萬個比特幣,而Silk Road總交易額為 950 萬個比特幣。

暗網的生命力總是如此頑強,在 Silk Road 被查封后僅僅一個月內, 2.0 時代的 Silk Road 又重新上線。

在 2.0 時代, Silk Road 在外界名聲的迅速積累,其商品種類就擴充套件到了 1300 多種,人口販賣也成為常態。而比特幣的價值也隨之成倍增長,購買力大增。

在2013年 12 月,由於媒體關於暗網的大量報道以及其他利好,比特幣價格暴漲到 1150 美元。

其實早在2012年就曾有資料顯示,30%的比特幣交易指向暗網。

到了2014年,六大暗網中平均每天的比特幣交易量達到65萬美元,而當年BitPay平均每天的交易量才只有43.5萬。暗網市場成了比特幣在現實世界最大的價值來源。

降溫

對暗網裡的交易者來說,使用國際硬通貨會被監管到,而比特幣之所以會成為在暗網通用的交易貨幣,很大程度上源於二者在匿名性上的高度契合。

暗網由於其用分散式網路架構來混淆來源,再搭配全程加密傳輸,第三人即使攔截了通訊也難以解析其內容,它提供了匿名的資訊互動平臺。

而比特幣提供了匿名的資產流動方式, 使用加密貨幣執行交易可以做到“雁過不留痕”。這個優勢對於普通大眾來說意義不大,但對於暗網交易者來說,它可以大幅度降低從銀行系統轉賬後被警方跟蹤的風險。

當二者結合,遊離在現實世界法律與監管之外便成為暗網存在邏輯中最重要的因素。

儘管比特幣與暗網有著天然的契合度,但有資料顯示過去比特幣在暗網的交易逐漸減少。

在Silk Road建立了3年之後烏利布斯被美國FBI抓獲,Silk Road也隨之瓦解。到黑色帝國崩塌之時,烏利布斯持有近70萬枚比特幣,約合12億美元。

暗網中的比特幣交易量也隨之下降,根據加拿大魁北克省首席科學家 Remi Quirion 的調查報告顯示,在暗網中與洗錢有關的比特幣交易,從 2013 年的 1.07% 下降到 了 2016 年的0.12%。

種種跡象表明它正在逐漸脫離暗網,並開始向資本玩家的玩具開始轉變。

加密貨幣對沖基金BKCM的經理凱利表示,透過比特幣期貨等金融衍生品和經過嚴格監管的交易所,越來越多的機構投資者開始投資數字貨幣市場。

比特幣在經過資本工具的馴服後,逐漸從暗網中浮出水面,走向大眾視野。

另一個不可忽視的原因是比特幣交易速度非常緩慢。據統計,比特幣每秒只能處理7筆交易,相比之下支付寶峰值卻能達到9萬筆大量未確認的比特幣交易總量達到近60000個,更嚴重時能達到150000個左右。

威脅情報公司Recorded Future釋出的一份新報告指出,由於其處理速度慢,收費高,2017年暗網的犯罪分子漸漸放棄使用比特幣而使用其他加密數字貨幣。

比特幣從最初的毫無價值,到目前的1192億美元市值,暗網的一筆筆交易起著推波助瀾的作用。而當它逐漸離開那一片黑暗世界,浮出水面後又會經歷什麼?

這或許又將會是一個關於人性的故事。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