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2.0的尷尬:媲美電氣化的智慧合約只能用在金融領域?

買賣虛擬貨幣

白話區塊鏈

從入門到精通,看我就夠了!

當別人問起“區塊鏈有什麼用”這個問題,你費盡心思地解釋,很多時候會得到這樣的迴應:“哦,區塊鏈原來也不過如此啊。

今天,跟大家講講區塊鏈2.0的最主要落地方向——也就是“區塊鏈+金融+其他行業”,探索區塊鏈2.0有無在其他垂直領域落地的可能性。

 01
當下的智慧合約≈20世紀初的電力

隨著Vitalik和BM把智慧合約與區塊鏈進行結合,將其技術特點從“不可篡改→確保資訊精準度”的鏈條上增長了一環,變成了“不可篡改→確保資訊精準度→交易自動化”,區塊鏈技術也迎來了大的擴充套件與突破。

可以這麼看:區塊鏈1.0“不可篡改”的特性,很多時候只能被用於向上下游溯源的場景,跟工業1.0中主要應用於交通運輸的蒸汽機差不多;而區塊鏈2.0的“智慧合約”,由於它能夠實現“經濟執行自動化”的效果,所以從理論上講,這項技術組合可以被應用到經濟社會中的方方面面,與工業2.0中電氣化技術可被應用於N多的實際場景頗為類似。

然而,正如同發現電磁感應原理不代表社會立刻就會進入到電氣化時代一樣,智慧合約被證明可以在區塊鏈之上實現,也並不代表人類立刻就能進入到“經濟執行自動化”的時代。至少就目前來看,智慧合約還處於一個比較早期的發展階段,在應用到現實中的過程中,還面臨著一些基礎設施的限制,就如同當年的電力一樣。

眾所周知,我們之所以能夠在工作與生活中用上電,主要得益於以下兩個要素:

一方面,傳送電設施將其他形式的能量轉化為了電能,例如火電廠是“化學能→電能”、核電廠是“原子能→電能”、水電和風電則是“機械能→電能”;

另一方面,各種家用電器把電網傳輸過來的電能轉化為了我們需要的能量,譬如電燈是“電能→光能”、洗衣機是“電能→機械能”、空調是“電能→內能”。

這兩個主要環節少了任何一個,人類的電氣化就難以實現。

智慧合約也是如此。這項數字化技術的執行原理理解起來並不難,其實跟計算機程式中的“if A,then B”頗為類似。正如我們需要發電裝置把其他形式的能量轉化為電能,再用家用電器把電能轉化為我們所需要的能量一樣,我們同樣需要一些裝置把現實中的A條件對映到數字世界,再用另外一類裝置把數字世界中的B給對映回現實世界中。

但關鍵在於:目前各行各業這種類似於發電裝置和家用電器的技術設施並不完善,無法順暢地打通數字世界和物理世界,所以導致現在的智慧合約就相當於是20世紀初期的電力一樣,前途固然廣大,但現有的基礎並不支援其能夠起到很明顯的社會改造作用。


▲智慧合約的利用過程

不過,在眾多的行業當中,金融這個垂直領域率先與區塊鏈行業進行了結合,而且可行性還很高。

 02
為什麼金融能成為智慧合約的試驗田?

根據德勤的最新報告《財務2025》,很多人評價說:“區塊鏈也許沒必要人人懂,但財務主管必須懂。”這句意味深長的話其實反映了一個現象:自從“區塊鏈”這個詞被提出以後,它似乎天生就攜帶了金融的基因。

最初的時候,人們認為這主要歸因於區塊鏈的首款應用——也就是比特幣。它對於法定貨幣的衝擊,給很多人留下了“區塊鏈是一種金融科技”的錯覺。

然而,隨著聯盟鏈(也就是現在常說的“無幣區塊鏈”)的出現,人們隨即發現:即便沒有數字貨幣的存在,區塊鏈依然會跟金融打得火熱。

包括BATJ在內的各路網際網路巨頭,它們雖然不被允許發行數字貨幣,但放眼望去,這些聯盟鏈最主要的應用場景也依然是金融與貨幣,其中就包括了現在聯盟鏈最拿得出手的應用——區塊鏈發票

不管有幣無幣,為什麼金融與貨幣會成為區塊鏈最先落地的領域?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可能需要跳出“區塊鏈”本身,轉而去觀察金融這個產業。

事實上,縱觀整個數字領域,即便是在“網際網路+”,金融也是最先與其結合的行業之一。具體的原因則是:與其他行業不同,資金流動的本質並非物資的轉移,而是資訊的傳遞。

舉個例子,假設A與B進行交易,A給B轉賬100元,這個資金流動的過程,其實並不是像其他物流一樣真的有貨物在運輸,而是A與B的銀行賬戶資料庫中的資訊進行了修改:A的銀行賬戶上減去100元,B的銀行賬戶上加上100元。

也就是說,所謂的“資金流動”,其本質不過是“資訊變動”而已。這種現象的出現,其實是人類跨地區資產保管能力提高(錨定資產相同,銀行資訊互通)和資訊記錄儲存能力(手機等移動工具的普及)與活動範圍實現匹配的一個結果。

事實上,當回顧貨幣歷史的時候,我們便不難發現:在人類發展早期,個體活動範圍極為有限的情況下,一些部族內部其實就是這麼進行價值轉移的。比如說,那個知名的“雅浦島石幣”——人們並不會真的扛著石頭去買東西,而是會在石板上進行相應的資訊標記,表示所有權的易手,跟現在的電子匯款有異曲同工之處。畢竟石幣就儲存在島上限定的地點,而且居民的活動範圍也是被狹小的海島所侷限。

這樣看來,我們現在所熟悉的、帶著實物貨幣和紙幣來回跑的交易模式,它其實反倒像是人類資產保管能力和資訊記錄能力,在沒跟上活動範圍擴張速度情況下的一個臨時手段。

舉個例子:在18世紀,一個歐洲商人想到亞洲去做生意,他必須帶足量的黃金,否則沒法證明自己擁有財富,畢竟他跑得實在太遠,即便是在歐洲銀行裡有財富記錄,當時的亞洲人也會因為資訊閉塞而不會承認。即便是20世紀下半葉,銀行之間資訊暢通,消費者在購物的時候,也缺乏一個隨時隨地可以直接跟銀行資料庫互動的入口,所以依然要帶紙幣出行。

隨著全球化的推進和手機移動支付的普及,這兩個問題現在都已經得到了解決:你在銀行裡的財富現在可以在全球任何一個有網路的地方得到承認,而你也可以隨時隨地透過手機來支付。

所以,“資金流=資訊流”的本質,使得金融與貨幣成為了與網際網路、移動網際網路、區塊鏈等數字技術最先結合的細分領域,畢竟網際網路技術的誕生就是為了解決資訊不對稱的問題而存在的,那進行賬本資訊的修改自然是順理成章。

我們可以看到,資金在網際網路上的流動幾乎無需任何專用硬體,僅僅依靠手機、電腦這樣的通用裝置,外加一些包括閘道器在內的安全設施就可以輕鬆完成。

當我們縱觀網際網路行業的發展歷史,便不難發現,早些年的網址之家、搜尋引擎、聊天軟體這種“資訊互動”類產品大行其道時,電商支付因為實現了與物理世界的互動,給人一種“助力實體經濟”的感覺。但是,仔細研究下來,電商支付其實做的也是“資訊互動”的事

 03
當繁瑣的金融業務實現一站通

在瞭解了為什麼“區塊鏈+智慧合約”最可能透過金融行業來助力產業經濟之後,我們來看相關的案例。

所謂的“智慧合約”,最主要的體現就是在經濟社會中,交易行為的自動化。所以對於金融行業來說,它與“區塊鏈+智慧合約”的結合,大部分體現為“if A,then X給Y轉賬”,其中A一般為金融行業中比較繁瑣冗餘的、可以電子化的多個步驟。具體來說,“區塊鏈+智慧合約+金融+實體經濟”組合的方式包含了以下幾種:

一、跨境支付

高昂的手續費和漫長的轉賬週期一直是跨境支付的痛點。這不僅僅是一個國家外匯管制政策的問題,更是由於現有的跨國清結算系統(SWIFT)是一個非常低效的組織。

首先,人們需要經過代理行建立關係,比如歐洲的代理行要透過歐洲SEPA 轉賬系統進行轉賬。同時中間方之間也需要相互建立信用關係。由於中間代理層級多就產生了延時問題,跨境匯款經常需要2~3個工作日的時間,資金使用效率大幅度下降。

其次是費用問題。匯款費用貴的原因在於基礎設施方面,包括固定費用,以及金融夥伴、稽覈制度、全球機構和支付網路的執行成本。

“區塊鏈+智慧合約”的組合,使得銀行和銀行之間可以直接打造點對點的支付方式,省去第三方金融機構等中間環節,透過智慧合約來制定個性化的放款條件,一旦條件觸發,便可以實現資金流動,從而實現全天候支付、實時到賬、提現簡便以及沒有隱形成本,有助於降低跨境電商資金風險及便捷性需求。

二、資產證券化ABS

ABS是目前人們已經非常熟悉的一種金融操作,而其與區塊鏈也存在很大的結合空間。

這裡的“結合”並非是將資產代幣化,而是利用智慧合約,實現加速清償和違約事件的實時判斷。也就是說,如果有底層資產的財務動態表現觸發了加速清償或違約事件等條件,合約條款將被自動強制執行,並將加速清償或違約事件實時通知各方,使處置工作能及時和透明地展開。

例如,若底層資產餘額連續30日未能達到特定閾值,此時智慧合約將自動執行,觸發加速清償事件,並提前進入專案攤還期。而且,專案參與方——計劃管理人、託管機構、資產服務機構——都將同步接收到加速清償通知,並同步啟動相應流程。

另一方面,智慧合約還可以輔助計劃管理人實現每日迴圈購買、自動對賬,簡化投後管理工作,縮減管理成本,提高執行效率。

三、保險行業的自動化賠付

在大約十幾年前,坊間一直流行著這樣一句話:“一人賣保險,全家都丟臉。”

雖然隨著時代的發展,這種偏見已得到較大改善,但它背後仍然折射出一個現實:那就是中國的保險賠付佔災害損失比重遠低於國際上30%的平均水平,主要是傳統保險運營成本很高,尤其是在出現重大責任事故後,本來寄以厚望的保險公司居然拒絕賠付,自然讓人對這一行業印象直線下降。

智慧合約的出現,則有望讓被保險人擺脫這一限制,只要理賠條件觸發,賠付與放款過程就會立刻由區塊鏈上的智慧合約來執行,無須任何中心化機構的稽覈。

舉個例子,乘飛機的延誤險,當投保乘客資訊、航班延誤險和航班實時動態均以智慧合約的形式儲存在區塊鏈上時,一旦航班延符合賠付標準,賠償款將自動劃賬到投保乘客賬戶,保單處理十分高效,保戶不需要跟工作人員費口舌舉證、爭論計賠時間等問題。再如車險,智慧合約可以記錄相關政策、駕駛記錄和駕駛員報告,如果網際網路車輛在發生事故後,滿足理賠的相關條件,智慧合約將會立即執行索賠。

 04
物聯網短期內恐難大規模落地

總體來說,在金融領域,網際網路和區塊鏈技術的推進還是比較順利的。

這方面的頻頻捷報,使得人們對數字技術拉動經濟的預期驟然提升,尤其是近年來雙十一交易額的連續衝高,更是大大沖擊著人們的認知,就如同比特幣的價格暴漲讓人們注意到區塊鏈一樣。在這樣的情況下,很多人便把目光轉向了金融以外的其他行業。

在他們看來,金融這麼中心化的硬骨頭都能啃的下來,還有什麼是我們做不到的?

於是,在2015年,我們便看到了《關於積極推進“網際網路+”行動的指導意見》這一數字經濟的頂層設計,其中提到要“推動網際網路由消費領域向生產領域拓展,加速提升產業發展水平”,給人一種產業數字化浪潮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感覺。

然而,很可惜,從後面的情況來看,這些突入其他細分行業的網際網路與區塊鏈先驅者們,很多都是志在必得地進場,灰頭土臉地離開。不是他們能力不行,而是實在過於低估了自己所面對的行業的數字化難度。

具體來看,金融以外的很多行業之所以很難進行數字化,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企業方面除了研發軟體產品之外,還要花很多的時間在硬體等重資產的採購和投放上。畢竟,正如我們前面所提到的:智慧合約“if A,then B”的完成,需要專用的設施來實現A從物理世界中的輸入,以及B從數字世界中的輸出。

金融由於資金流本身就是資訊流的特性,依仗著手機和電腦等通用的電子裝置實現了這一點,但其他行業就遠沒那麼幸運,無論是相關物資的採購、運輸、倉儲,以及與之配套的供應鏈、運輸和儲存都是企業需要考慮的難題。而這卻正是很多網際網路和區塊鏈領域的輕資產精英們所不擅長的。

在這樣的情況下,在產業數字化的道路上,絕大多數公司在投資重資產的時候,態度都趨向于越來越保守謹慎

產業數字化現在還沒有一個比較好的變現途徑,要麼你能夠在資本運作方面找到接盤俠,要麼你能夠在企業經營方面盤活收集到的大資料。

在資本運作方面,隨著創業“黃金十年”趨向終結,現在的風投在收購公司上已經越來越謹慎,大資料公司的估值早已不復當年,甚至有價無市。

至於在企業經營方面,產業數字化所收集到的大資料如何體現出自身的價值就更難說了。按照標準的流程,產業數字化的變現途徑應該是“鋪設物聯網→獲得大資料(物理世界進入數字世界)→資料自用/加密交易→打磨AI解決方案演算法變現(數字世界改善物理世界)”,但問題在於:現在資料的加密交易和AI解決方案技術不成熟,這使得數字世界很難反過來改善物理世界,而上面的盈利鏈條也就無法成立。

從上面的分析我們不難看出,在資本運作和企業經營兩條路徑都很難獲得預期收益的情況下,科技公司在產業數字化過程中投資鋪設物聯網設施的動力很大。

由此,其他行業何時能夠變得像金融一樣高度數字化,從而能夠與“區塊鏈+智慧合約”進行順利對接,也是一件很難預測的事。

在可預期的一段時間裡,“區塊鏈+智慧合約”還將應用在以金融為主的細分領域,而暫時不會擴張到其他行業。畢竟,即便是上面的兩項關鍵技術(大資料加密交易和AI解決方案)明天就出現重大突破,要讓它們實現商用並將利益透過相關的鏈條傳導給投資物聯網的企業,也需要很長時間。

 05
體現區塊鏈真正價值的唯一希望

物聯網技術發展不容樂觀,對於區塊鏈的擁躉們來說絕對不是一件好事。

這標誌著區塊鏈和智慧合約陷入了一個尷尬的境地:無法像傳統的科技一樣將物理世界的資訊對映到數字世界中,至少在金融行業以外的領域很難。這也是目前區塊鏈技術被看空的主要原因。

事實上,我們仔細回想一下:無論是傳統網際網路還是移動網際網路,它們都是在產品出來之後,才普遍獲得社會的認可的,在此之前,當它們僅僅以一個概念存在的時候,並沒有太高的關注度。

區塊鏈卻不然,與其他各項技術相比,它可能是唯一一個還處於空氣狀態、或是沒有爆款產品出現的時候,就吸引瞭如此之多社會目光、或者說影響了物理世界的新生技術。

那它是如何做到這一點的?答案很簡單:數字貨幣。

這正是區塊鏈最為巧妙的地方:它是數字領域唯一一個不用物理世界對映、僅憑自身特點就能夠影響外界的技術。

可以說,能否恰當地使用數字貨幣,是決定區塊鏈技術以及行業成敗的關鍵點之一:用好了,區塊鏈技術就會從實驗室裡破門而出,主動改造傳統商業的組織形式與生產關係;用不好,則無異於科技展中的一般展覽物。

對於智慧合約、區塊鏈技術,除了上文提到的跨境支付、資產證券化ABS、保險賠付,你還想了解哪些應用場景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