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2020年10省市金融科技試點任務清單,區塊鏈滲透其中

買賣虛擬貨幣

除北京金融科技監管沙盒試點外,還有近10省市正進行Fintech試點。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獲悉,2019年末,央行、發改委、科技部、工信部、人社部和衛健委等六部門批准在北京、上海、江蘇、浙江、福建、山東、廣東、重慶、四川、陝西等10省(市)開展為期1年的金融科技應用試點。

央行營業管理部2019年12月7日披露,北京金融科技應用試點總計獲批46個專案,參與機構77家,涉及金融、醫療、社保、養老、三農等多個領域,其中刷臉支付、電子社保卡、電子健康卡等出現在試點專案名單內。

記者注意到,試點省市中,北京、深圳分別設立金融科技應用試點相關領導小組,並建立溝通協調機制,領導小組組長由分管金融工作的省市領導擔任;浙江、江蘇等地試點由地方央行主要負責人負責;其餘省份中,廣東等地設立央行地方分行行長為組長的金融科技應用試點工作領導小組。目前至少有17個省份配備“金融副省長”,一半來自金融監管部門或國有大行,普遍具有博士學歷。

值得注意的是,試點10省市,幾乎均提及利用隱私計算、人臉識別等技術,構建以人臉特徵為路由標識的轉接清算模式。

監管沙盒怎麼做

10省市試點的一大要點是監管。

1個月前,央行在北京率先啟動金融科技創新監管試點。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獲悉,北京試點聚焦四個領域,包括資訊科技安全應用、民生領域、資料資源融合、監管科技等。

監管科技方面,北京開展的試點主要運用大資料、人工智慧等技術,提升洗錢、欺詐、非法集資、信貸逾期、資金盜用等風險預警和處置能力。

監管也在引入新技術。例如,運用漏洞掃描、分散式等技術,對業務系統和客戶端軟體進行掃描分析,形成動態的移動金融資訊保安指標。產品認證等監管科技亦在迅速落地,去年12月24日,中國支付清算協會已上線“金融科技產品認證管理平臺”。

其他金融科技重鎮中,監管科技試點重點亦聚焦風險防範領域。

上海重點關注四方面,包括票據風險監測、銀行風控體系、信貸和理財風控。其中,在信貸和理財風控領域,採用多項技術對信貸流程中的文字進行標註和分析,挖掘語義關係,構建信用風險管理體系。利用AI對銀行理財銷售錄音進行語義分析,幫助後臺監督人員快速篩選影片可疑時段,提升事後風險管理效率。

浙江則提出建設數字央行金融風險防控平臺,建立金融風險聯防聯控機制,建立金融風險“天羅地網”監測防控系統,形成橫向整合省級相關部門資料資訊,縱向覆蓋省、市、縣、鄉鎮(街道)的一體化風控平臺。

廣東省利用大資料等手段梳理總結違規金融活動行為特徵及規律,透過智慧分析和篩選比對等方式主動發現風險企業,實現風險實時監測和全面預警,解決地方金融風險底數不清、隱蔽性強、傳播速度快等問題。此外,搭建金融數字化風控系統和企業級反欺詐平臺。

深圳市提出建設智慧風控平臺,提高可疑案件篩查精度,強化個金資產的前中後臺業務風險防控能力。深圳還提出,針對新技術在金融領域應用的技術安全風險展開安全評估。

四川擬對民營、小微企業融資資料進行採集、清洗和校驗,建設反洗錢監測平臺,構建視覺化資金交易鏈條,建立統一密碼服務平臺。此外搭建移動安全風險偵測平臺、移動金融安全大資料平臺,提升仿冒APP、移動支付劫持以及資訊洩露等風險的識別處置能力。

聚焦分散式、私有云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梳理,各地試點落地場景,主要包括金融雲、智慧銀行、開放銀行等領域。

在雲端計算方面,北京提出搭建符合金融行業標準的雲服務架構,開展資料庫、加密裝置、業務系統等資源上雲。上海市也提出,研發適用金融業的分散式資料庫,支撐普惠金融在獲客、營銷、產品定價、風險防控等創新。此外,基於可信金融雲,結合國產密碼演算法建設標記化服務平臺,提供標準、合規、成本可控的標記化服務。

同時,浙江也提出利用容器技術搭建雲平臺,打造適合金融業的敏捷開發運維模式。探索基於分散式金融服務平臺開展電子合同存證業務,建設跨終端移動開發平臺。福建提出引入國產化聯機處理(OLTP)分散式資料庫產品,基於OpenStack技術構建基礎設施即服務(laaS)私有云平臺,基於容器技術構建平臺即服務(PaaS)私有云平臺。

“從‘私有云’架構走到‘公有云’,還需要一些安全方面(的工作),包括監管、銀行自身等如何實現金融級的安全。”一位華南銀行負責人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全球金融行業對公有云沒有完全放開,但像美銀、高盛等大型銀行正在把一些較邊緣的業務進行公有云領域試驗,這需要公有云服務商提供新的金融級解決方案,使得其操作人員無法觸碰資料,或即使觸碰到也是一些無法解釋的亂碼。

在此情況下,部分地區著力發展私有云。廣東探索基於ARM架構的高效能CPU、伺服器金融私有云應用,滿足網際網路時代金融交易大容量、高併發需求。深圳也提出研發金融級分散式資料庫,建設支援敏捷開發、擁有億級處理能力的基礎雲平臺。

在智慧銀行方面,北京市將試點探索AI技術在智慧客服、智慧網點、票據識別、現金投放等方面應用。各地未明確提出“開放銀行”概念,但多地已提出運用API、分散式等技術,開展理財存款、發票核驗、網點查詢等業務。

在粵港澳大灣區,廣東提出以手機銀行為管理入口,在灣區內開展Token推送綁卡和Token管理,解決金融服務同質化等問題。深圳也透過API等技術輸出金融服務能力,拓展生活繳費、簽約等。此外,採用多項技術,實現灣區內公共交通支付方式互聯互通。

在金融安全領域,電子存證和電子簽名開始受到重視。浙江省提出,研發整合加密模組的電子存證平臺,藉助網際網路法院實現線上起訴、受理、繳費等的一鍵處理,提升金融不良貸款案件立案、審理、判決和處置效率。

除上述外,在物聯網領域,江蘇提出利用RFID技術實現實物載體出入庫批次掃描、智慧核對和錯誤示警,藉助工號、指紋等進行身份認證,將實物資訊與電子標籤繫結,實現實物和賬務的統一。

在大資料應用方面,山東提出,以假期旅遊消費大資料統計模型為基礎,實時準確量化旅遊消費等金融活動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為相關單位統計研判、資源佈局提供決策支撐。

關注民生

值得注意的是,民生領域應用成為金融科技場景落地的重點。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梳理,各地試點中,涉及民生領域的包括生活繳費、遠端醫療、智慧農村金融、便民服務雲和電子社保卡、校園服務等。

實際上,生活繳費、公積金查詢等金融類功能在各大銀行App中近年來已開始得到應用,各銀行App、支付寶等第三方支付機構App已陸續開通部分省份,作為其“智慧城市”戰略搶佔流量入口的一部分。

例如,北京市金融科技試點推動金融與公積金、稅務、電力、醫院、高校等機構互聯互通,提供查詢、繳費、納稅等一站式服務;深圳以社保、稅務等為核心應用場景,依託銀行現有APP建立數字化介面平臺,提供生活繳費、公積金查詢、社會保障金提取、電子發票申領等服務。浙江提出實現社會保障、醫療健康、社羣機構等資訊系統互聯互通,實現企業參保資訊和社會保障個人權益記錄單資訊查詢。

“對於大型機構來說,更高階的‘玩法’是智慧政務等智慧城市專案。”一位大行創新部門負責人表示,其所在銀行已與多個省級地方政府合作,建立政務服務一網通辦。銀行“貼錢”給地方政府建設平臺,但透過這一平臺可以將金融業務接入政務相關場景,結算資金留存、聚合支付等新興業務給銀行的收益不菲。

民生領域另一大規模應用是電子社保卡,並給予該卡各地除探索賬戶查詢、繳費外,在中國老齡化時代到來的背景下,研究養老金融服務。

例如,北京、深圳等地均提出實現社保卡線上線下融合,提高社保資訊查詢、繳費便捷性;上海建立統一的社會保障卡線上服務平臺,線上提供社保卡簽發、認證、查詢、辦理、發放;廣東擬將社保卡金融賬戶使用範圍拓展至粵港澳大灣區,實現灣區金融與民生系統互聯互通。

在此基礎上,北京提出依託遠端醫療協同業務結構和執行體系,基於電子健康卡,構建涵蓋身份認證和業務索引的醫療金融服務模式,實現遠端醫療協作醫院間病歷資料通用、即時結算和統一對賬等功能。同時基於大資料分析技術的養老金融精準化服務,建立養老資料庫。上海提出基於社會保障卡智慧POS終端,提供多種支付方式和數字化管理功能,解決社羣居家照護模式中長期護理保險基金結算及管理的不便。

銀稅互動服務小微民企

緩解民營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是試點的另一大訴求,“抓手”是稅務資料。

北京試點提出建立小微企業稅務資料授權機制,構建“大資料+金融+稅務”的信貸服務平臺。此外,提供金融與工商、稅務、電信等跨行業資料核驗。

上海也提出打造線上小額信用消費貸款模式,利用大資料技術研發小微企業客戶群體定製化產品。此外打通從原材料供應至農產品銷售的“三農”產業資訊流,構建基於企業納稅資料信用模型,為小微企業提供快速信貸服務。

浙江提出藉助網際網路惠農通服務點,設計綜合授信和專項授信模型,基於銀行賬戶建設移動金融綜合服務平臺,為商戶提供實名認證、全場景支付、風險防控等。

在貿易融資等供應鏈金融領域,上海市建設國內貿易融資智慧稽覈系統,在業務審批環節實現增值稅發票自動核驗,防止人工稽覈差錯和遺漏。深圳提出利用大資料、人工智慧等技術構建決策模型,為使用者提供個人信貸、企業融資等服務,採用智慧合約等關鍵技術,將小微企業出口退稅應收款作為還款質押。

廣東的銀企融資對接平臺已經落地。1月2日,廣東省中小企業融資平臺正式在廣州釋出,接入213類政府資料,來自26個政府機關。對全省1100多萬家企業資訊全面採集,進行企業風險評級和畫像,是全國第一個對全省域範圍內中小企業進行商業信用分析評價的平臺。

人臉識別與安全博弈

去年以來,人臉識別等金融科技應用被“攻破”的訊息不斷。例如,一家人工智慧公司使用高質量3D面具成功欺騙人臉識別系統,完成購物支付程式。

在實際應用中,多家銀行早已實踐人臉識別開立Ⅱ類銀行賬戶、大額轉賬、取現等功能。這使得資訊保安保障更顯重要。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梳理髮現,試點省市在生物識別應用重點落地在利用隱私計算、人臉識別等技術,構建以人臉特徵為路由標識的轉接清算模式。

在上述轉接清算模式基礎上,北京提出探索基於可信執行環境(TEE)技術的手機POS應用,採用標記化、可信身份認證、裝置認證等多重安全機制提升交易風險防護能力。上海、廣東也提出,將人臉特徵作為關聯賬戶媒介,使使用者無需攜帶外部介質即可完成支付交易。

除生物識別,深圳提出依託現有銀行賬戶體系,透過生物識別、密碼演算法、可信執行環境等技術實現數字證書安全儲存和使用,推動手機金融盾應用,為使用者打造安全、專業的金融場景服務。浙江提出基於手機內建安全單元(SE)和可信執行環境(TEE)開展手機盾應用,使使用者無需攜帶額外裝置即可完成身份認證。

此外,廣東探索利用智慧語音與聲紋識別等技術豐富移動金融使用者互動方式,將服務範圍覆蓋視覺障礙、老年客戶等特殊群體,在提升使用者體驗的同時加強身份認證強度。山東提出,利用聲紋識別技術實現使用者身份識別,探索手機銀行小額轉賬、客戶服務系統自助查詢等應用。

人臉識別也被用於“雙錄”。深圳利用生物特徵識別技術實現便捷無卡交易。利用人臉識別技術解決當前“雙錄”不合格率偏高、服務精細化程度有待提升的問題,提升網點服務質量。

End

作者|辛繼召

內容來源 | 21世紀經濟報道

圖片來源 | 網路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