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為什麼會有區塊鏈的創新?第一代網際網路的起點是TCP/IP協議,就是執行一個網路上所有節點統一格式對等傳輸資訊的開放程式碼。但是這樣一個並不複雜的創新對於人類的影響是劃時代的,她把全球統一市場所需要的基本價值觀:“自由、平等、博愛”,給程式化、協議化、可執行化了。進而派生出STMP郵件協議、HTTP域名協議等,去中心化的實現了全球資訊傳遞的低成本高效率。正如阿里巴巴副總裁高紅冰所說:“網際網路就是消滅那個價值很低、成本很高的(資訊)供應鏈——它開放、互聯、對等、全球化、去中心化。”我們知道:市場的本質也是去中心化的,她自動執行也就是“等價交換”的去中心化協議,就像諾貝爾獎金獲得者羅納德?科斯總結的:“市場經濟建立在兩個深厚的認知基礎上:承認無知和包容不確定性。”亞當?斯密也形容市場是:“看不見的手”!因此,市場一定需要資訊去中心化的低成本流動,網際網路正是適應了全球統一市場形成的大氣候下,橫空出世了。但是,第一代網際網路去中心化的解決了資訊的低成本高效率傳輸的問題,她沒有解決資訊的信用問題。因此,第二代網際網路必須突破的是:怎樣去中心化的建立全球信用?讓價值傳遞也低成本高效率進行。那麼原來的中心化信用體系有什麼問題呢?眾所周知:中心化的信用,如各國法幣,信用價值不同,清算體系也各不相容,給全球貿易增加了很大成本。目前以美元為中心的全球信用體系,在機制上存在“特里芬悖論”(實質就是一國法幣無法同時兼顧解決本國經濟利益和全球經濟需要的衝突),因此2009年中國央行行長周小川呼籲超主權儲存貨幣的產生,同年,中本聰在網上公開了第一代原始碼————“比特幣”。二、區塊鏈系統是怎樣執行的?首先,中本聰很清楚建立一個支付系統的信用必須解決防止“重複支付”問題,也就是不能造假幣。中心化的信用系統是靠國家機器防止造假幣。“比特幣”怎麼辦呢?中本聰的偉大創新是給每一筆交易“蓋時間戳”(timestamp)。每十分鐘一個區塊(block:相當於網路賬簿),把這十分鐘的全網交易都正確的蓋上時間戳。問題是誰來蓋呢?中本聰並沒有假設網際網路上都是雷鋒,他同意亞當.斯密的觀點:市場上的人是貪婪的。他讓所謂自稱“礦工”的人去競爭這十分鐘一個區塊的記賬權,競爭的規則就是正確記賬的同時要去解SHA256難題,誰能證明自己的計算機算力最快(所謂PROOF OF WORK 機制),ta就能競爭到這十分鐘區塊的合法記賬權,並得到二十五個比特幣的獎勵。這就是所謂俗稱的“挖礦”過程,實際是建立一個全網總賬——的去中心化信用過程,所以礦工更本質的職能是“記賬員”!中本聰在其比特幣白皮書中,比較詳盡的敘述了這個信用系統建立的過程:第一步:每一筆交易為了讓全網承認有效,必須廣播給每個節點(node:也就是礦工);第二步:每個礦工節點要正確無誤的給這十分鐘的每一筆交易蓋上時間戳並記入那個區塊(block);第三步:每個礦工節點要透過解SHA256難題去競爭這個十分鐘區塊的合法記賬權,並爭取得到二十五個比特幣的獎勵(頭四年是每十分鐘五十個比特幣,每四年遞減一半);第四步:如果一個礦工節點解開了這十分鐘的SHA256難題,ta將向全網公佈ta這十分鐘區塊記錄的所有蓋時間戳交易,並由全網其他礦工節點核對;第五步:全網其他礦工節點核對該區塊記賬的正確性(因為他們同時也在蓋時間戳記賬,只是沒有競爭到合法區塊記賬權,因此無獎勵),沒有錯誤後他們將在該合法區塊之後競爭下一個區塊,這樣就形成了一個合法記賬的區塊單鏈,也就是比特幣支付系統的總賬——區塊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