擠掉泡沫,才能浴火重生

買賣虛擬貨幣

幣王在連續漲了一週之後,這周來了個8連陰,BTC破位重挫,連續背離下跌,而且還時不時去探探底,市場情緒應該說是極度恐慌。我們小結一下,BTC這輪大漲主要原因是,傳言8月10日ETF將會審批透過,那麼在日期臨近之時,利好預期出盡,下跌也是符合常理之事。因為從訊息層面看,並沒有出現什麼其他的利空,如之前BTC重挫,都會伴之著各類監管、交易平臺被盜,漏洞攻擊等謠言。

其實我們可以看到,幣圈和鏈圈呈現著“冰火兩重天”的情況。對於區塊鏈已無需多說,彼得(公眾號:sf-btc)在前天的文章提到,現在無論是政府還是行業巨頭紛紛都在佈局區塊鏈,所以,對於區塊鏈的前景無需置疑。而對於數字貨幣的態度,各國政府以及傳統金融機構,也正在發生著巨大的轉變。你比如彼得在前天的文章中提到的ICE的大動作:

1ICE正在與微軟和星巴克等合作建立一家新公司Bakkt,該公司將建立包括比特幣在內的“數字資產生態系統”,該平臺將允許公司購買和出售數字資產,星巴克還表示他們將允許顧客用數字貨幣支付(隨後又發表宣告否認了)。這對於幣圈來說,實在是一大利好新聞,若此事成真,其所產生的影響和帶來的客戶流量、資金將不亞於ETF的效應。ICECEO還表示,在Bakkt基礎設施的支援下,比特幣將極大地簡化全球資金流動,“比特幣可能成為第一個全球範圍的貨幣。”

2、同時,ICE還宣佈今年11月會推出比特幣期貨合約,並且實行實物交割,之前芝加哥期權交易所開通的比特幣期貨合約是用現金交割,這一改變也將增強比特幣的流動性。

那麼,對於幣圈行情來說,有這麼多利好,為什麼大半年了還沒有起色,說好的“花開時節”呢?彼得認為一方面這是市場的規律所決定,大漲必有大跌,歷來如此,只不過是漲多久跌多久的問題。但另一方面,還有下面2個主要的原因:

1、規模太小

數字貨幣相對於黃金、債券、股市、房地產等等還是一個非常小眾的市場,目前總市值也就2700對億。這樣的一個小規模市場,很容易被資金操縱,導致價格大幅波動。而對於哪些高淨值和傳統機構來說,他們需要的不是暴漲暴跌中的機會,而是穩定的、長期的的收益。在2017年,eos40元時,曾有人向某傳統大佬推薦eos並說年底會到1000元哦,而該大佬講 “我寧願要1000元到1200元這20%的收益,也不要你說的25倍的暴利”。什麼意思?這是因為傳統機構,他們的資金量非常巨大,每年有個百分之十幾的收益(巴菲特每年才有30%左右的利潤),利潤就已經很客觀了。對於他們來說,控制風險是非常重要的,在他們看來,幣圈這種情況就是“刀口上舔血”。而反觀我們韭菜,想的是allin,一夜暴富。這是基於資金量不同的兩種完全不同的打法。

2、沒有規矩

行情沒起色,說到底就是因為缺錢,而缺錢的真正原因是,這個行業沒有規矩、無法無天。我們都知道區塊鏈是透明的、可追蹤的,可幣圈卻是渾濁的、黑暗的。諸如大佬的互相撕逼、專案方的欺詐、謠言的滿天飛、CX盤等等,在幣圈真是司空見慣。再具體講一下就是:

1幣圈至今還沒有形成一個如股市一般正規的監管體系,如如何准入、如何退出、如何對融到的資金進行監管、如何防範專案的欺詐包括交易所自身的問題等等

2、所有專案沒有一個可信的估值模型,無法對專案進行評估

一個才剛剛誕生,”無產品、無業績、無資料”的三無專案,市值就敢達到十億幾十億?一個剛畢業沒幾年的毛頭小子拉幾個人,一個只有卡通頭像連真實身份都無從查起的團隊,就敢扯出一個專案?一個只講情懷、哲學,卻不敢討論關鍵技術指標、效能的專案,如何讓人信服?

3、駭客事件頻繁發生

這是個老問題了,雖然加密貨幣本身沒有是安全可靠的,但如何解決交易所自身的安全問題呢?

4、易受訊息的影響,易被操縱

幣圈中一個重要的營銷方式,就是社群和自媒體的推薦。那麼這些社群和自媒體憑什麼認為這個幣種是OK的?它有什麼依據呢?它怎麼保證自己的客觀性或者說是否有利益相關呢?大家可以回頭扒拉一下,看看到底有多少當初被自媒體吹噓的所謂的技術幣、價值幣,現在如何了呢?彼得(公眾號:sf-btc)認為,社群或自媒體的推薦會有兩個問題,一個是能力問題,比如彼得有時也會寫一些專案的評價,主要是透過市場場上已經所披露的資料進行研究和邏輯上的推敲,但是對於這些資料的真實性,彼得(公眾號:sf-btc)卻沒有能力去甄別;其二,利益問題,誰又能夠保證自媒體推薦這個專案是真的認可還是已經和專案方“眉來眼去”,其中包含著自己的小算盤呢

5、沒有服務到實體企業

數字貨幣現在上千種,又有幾個幣種是真正能夠對實體企業有幫助的?至少目前少之又少。彼得(公眾號:sf-btc)在之前的文章中說過,Fcoin搞得幣改實驗、建立所謂創業板,OK最近搞的退市機制等等是很不錯的做法,講真,不論是出於什麼目的、效果如何,彼得認為這是好事一樁,至少這說明大家都在往正規的方向去推動

那麼,這種亂像何時是個頭?彼得(公眾號:sf-btc)認為,從野蠻生長到逐步規範,是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需要有個擠泡沫的過程。許多人總愛拿黃金市值、90年代的網際網路泡沫等對比,認為數字貨幣才2700多億,沒有泡沫或者泡沫不大云云。但在彼得看來,大小是個相對的概念,需要有個參照系,才可判斷。對於螞蟻來說,能夠搬動自身N倍的重物,這非常厲害了,但從絕對值來說,對於人類來講不值一提。那麼透過上述判斷,數字貨幣一定是存在著巨大的泡沫,大家都講“99%的幣種是空氣幣,要歸零”等等,不是危言聳聽!彼得(公眾號:sf-btc)認為只有擠掉這些泡沫,幣圈才會浴火重生!

我是彼得,一個有思考的價值號,助你成長和收穫!

【原創不易,日更唯艱,若覺得有點價值,

小夥伴的轉發就是對彼得最大的打賞!】

三非彼得公眾號:sf-btc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