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達沃斯論壇的一次小組討論會上, BCG Digital Ventures創始人 傑夫·舒馬赫(Jeff Schumacher)表示:“我相信比特幣會降到零。我認為這是一項偉大的技術,但我不相信它是一種貨幣,它不是以任何東西為基礎的。”
事實上,比特幣自10年前誕生起,就從未結束過對它的猜忌和爭議,認為比特幣是“龐氏騙局”、“一項毫無價值的虛擬東西”、“幾段程式碼而已”、“不會對實體經濟有任何幫助”等等,那麼,真的是這樣嗎?
國家的稅收中也有比特幣的一份貢獻
大家都知道挖礦比拼的有兩樣東西:電價和裝置。許多礦工為了追逐低成本的電價,將礦場開在了電力比較充沛的偏遠、寒冷地區,比如中國的新疆、四川、國外有冰島、加拿大、瑞典等等。這些地區的特地特點是:電力非常充足,每年都用不完,不但產生很大的浪費,同時企業和政府也沒有一分錢的收入。
但是當礦工在這些地方建立礦場後,這些電力不但得到了充分的利用、企業獲得了利潤,而且政府也增加了稅收。這也是為什麼許多地方政府、小型電站預設或歡迎礦場的主要原因。
可能有人質疑,挖礦會導致極大的二氧化碳的排放。那麼我們再看看加密貨幣投資公司Coinshares釋出的《比特幣挖礦網路:趨勢、邊際創造成本、電力消耗及來源》的一份報告。報告中指出:
比特幣開採主要依靠的是廉價的可再生能源,具體說是水電(原因很簡單,因為煤太貴了)。中國在南方和西南省份的水電站擁有巨大的過剩發電能力,大規模的能源過剩導致出現了廉價和可再生的電力來源;加拿大魁北克省過剩的水電,冰島的地熱,瑞典的水電,都可以作為比特幣挖礦的清潔能源。
促進AI裝置的發展
許多人並不看好晶片以及硬體裝置行業的創業,主要是因為這個行業的特徵是典型的技術、人才、資本高密度和市場高競爭度,其所需要的的資源在全社會來說都是最大的。
所以,任何企業在這其中都容易踩雷,一般的企業若能同時彌補兩個短板就已十分優秀了,而能夠同時彌補四個短板的企業更是鳳毛麟角。
但是,自比特幣挖礦出現後,為了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和能耗,許多礦霸公司鉚足了勁來研發新的挖礦晶片並不斷的升級換代(目前晶片工藝從12奈米、10奈米提高到現在的7奈米)。
這在客觀上為晶片行業帶來了巨量的資金、人力,極大的促進了這個行業的發展(當然還順帶讓英偉達等這樣的代工廠家賺大發了)。
在中國,有一隻AI晶片夢之隊,他們的陣容是這樣的:華為海思、百度、寒武紀、嘉楠耘智、位元大陸。而其中嘉楠耘智和位元大陸就是透過礦機的設計和銷售而起家。
開創了新的投資市場
自比特幣誕生後,為我們所有人提供了一個全新的投資市場,那就是數字HB市場。以比特幣為首的加密貨幣,在經歷了多輪的暴漲後,讓越來越多的專業機構和個人已經無法忽視它的存在了。
近期,國外有人對100多個基金和機構做了調查,幾乎所有機構都有計劃或者已經將數字HB納入到他們的資產組合之中。
另外,還有一個惹眼的就是交易所,數字HB讓各大交易所賺的是盆滿缽滿:
就在昨天火幣釋出公告稱,2018年交易量及收入同比增長超過100%,手續費收入破五億美金,約人民幣30億元。
而幣安的季度盈利則更是秒殺德意志銀行,要知道德意志銀行是一家有著148年曆史的、超過10萬員工的百年老店,而幣安是僅僅成立一年多,只有幾百名員工的新貴。
降低跨國交易的成本
比特幣的誕生對於跨國交易無疑是巨大的利好,因為和傳統的支付方式對比,比特幣支付無論是在交易時間還是在交易成本上都有極大的降低。
2018年比特幣交易額已經達到2萬億美元,這還不算比特幣場外交易(OTC)。
最近就有個報道說,據估計許多億萬富商透過比特幣進行洗錢、轉移資產等跨境支付的規模十分龐大(這的確很尷尬,但科技的進步就是一把“雙刃劍”,即能夠造福於人類又會傷害到我們,全在於人類如何使用它),預計有數十億美元的規模,但由於OTC這種交易方式,所以在比特幣的價格上無法體現出來。
催生了一項偉大的技術
毫無疑問,比特幣給人類社會帶來的最有影響、最有價值的東西就是區塊鏈技術。現在無論是國家政府、還是網際網路巨頭、知名高校、傳統金融機構等均已經認識到區塊鏈技術的潛在價值,紛紛涉足並佈局區塊鏈領域。如網際網路巨頭facebook、阿里、騰訊、谷歌、微軟等等,我想這裡已經無需再一一舉例。
但是,這些人當中,有許多人在高度認可區塊鏈技術的同時卻對誕生這項技術的比特幣嗤之以鼻,這顯然是不符合邏輯的,也是對比特幣的極大不公。
當然,我們不敢說比特幣一定就是最好的,畢竟在網際網路世界中,許多最先開始的專案成為先烈的例子比比皆是。
但是因比特幣而誕生的區塊鏈技術必定會給社會帶來極大的變革,這已經是大多數人和機構的共識。
僅此一點,我們就不應說比特幣一文不值!
風險提示:數字HB市場風險很大,空氣幣、傳銷幣、資金幣非常多,文中的內容僅為彼得個人所思所想,不構成投資建議。請朋友們謹慎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