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區塊鏈行業與技術具有無國界、跨行業、跨部門的特點,再加上全球經濟市場的聯動性日益加強,股市、債務、外匯、黃金、大宗商品等市場也會守全球經濟波動的影響,哪個市場都不能倖免,數字貨幣市場也不能倖免。以比特幣為首的數字貨幣市場經過十年的發展,吸引了許多投資者的關注與投資,這是一個高風險、高收益也是一個具有極度刺激的市場。
影響數字貨幣的交易價格變動的因素很多,我們今天就來談談影響數字貨幣價格波動的兩個因素:政策面與訊息面的問題。
相信在幣圈進行投資的人都知道,幣圈每天充斥各種各樣關於數字貨幣的,讓人眼花繚亂的政策資訊與投資資訊,真真假假讓人難以分辨。那麼作為普通投資者,我們是否需要看那麼多訊息呢?有應該如何過濾這些雜亂無章的政策與訊息呢?
顧名思義,數字貨幣的政策面與訊息面就是各國中央權力機構制定的關於數字貨幣的政策以及各種各樣關於數字貨幣投資的資訊。
作為普通投資者,其實說實話,幣圈的90%以上的訊息對我們來說都是廢話一堆,幾乎沒什麼作用,能夠真正對我們普通投資者產生影響的政策我認為主要是兩個國家,一個是中國,一個是美國。
中國政府制定的關於數字貨幣的政策我們肯定要有優先了解,我們的投資才能符合政策,否則極有可能陷入違法的法律風險。那我們普通投資者應該去哪裡看國家頒佈的關於數字貨幣的政策,才是比較可靠,而不是陷入幣圈無良媒體的以訛傳訛的陷阱內呢?
我認為可以關注人民日報、中國政府網、中國金融協會官網、新華社、中國人民銀行官網等這些權威或者國家級別的權威媒體機構,有些權威媒體還專門開闢了區塊鏈專欄,比如人民日報,投資者可以去這些媒體看國家制定的關於數字貨幣的政策,這些政策面比較靠譜與權威。
在瞭解國家制定的關於數字貨幣政策對我們普通投資者有什麼意義之前,我們需先了解清楚國家到底制定了哪些關於數字貨幣的政策。
2017年9月4日,中國人民銀行等七部委聯合釋出的《關於防範代幣發行融資風險的公告》中明確指出,代幣發行融資(ICO)行為涉嫌非法集資、非法發行證券以及非法發售代幣票券等違法犯罪活動,在中國境內叫停包括ICO在內的所有代幣發行融資活動,清理整頓ICO平臺並組織清退ICO代幣。
2018年1月12日,中國網際網路金融協會在其官網釋出《關於防範變相ICO活動的風險提示》,稱隨著各地ICO專案逐步完成清退,以發行迅
雷“鏈克”(原名“玩客幣”)為代表,一種名為“以礦機為核心發行虛擬數字資產”(IMO)的模式值得警惕,存在風險隱患。呼籲廣大消費者和投資者應認清相關模式的本質,增強風險防範意識,理性投資,不要盲目跟風炒作。
2018年7月,央行會同相關部門搜排出國內88家數字貨幣交易平臺和85家首次代幣發行融資(ICO)交易平臺,並基本實現無風險退出。針對近期相關非法金融活動的新變種與新情況,相關監管部門組織遮蔽“出海”數字貨幣交易平臺。
2018年8月7號,網信辦出臺了《即時通訊工具公眾資訊服務發展管理暫行規定》,騰訊做出了迅速的反應,在8月21日封了大量幣圈知名的公眾號,比如火幣資訊、幣世界快訊服務、金色財經網、火幣區塊鏈、tokenclub、吳解區塊鏈等,對幣圈媒體進行了一輪大血洗,引起了幣圈大地震,騰訊給出的原因是這些公眾號違反網信辦出臺的即時通訊暫行規定,其實就是因為它們傳播一些ico與假訊息,成為割韭菜的幫手,因此被封。
這些政策才是國家明文規定的政策,瞭解清楚這些國家政策,可以避讓我們避掉很多雷。我們不能參加ico、不能傳播ico融資資訊、不能在自媒體或者公眾媒體或者幣圈社群傳播數字貨幣的交易資訊。中國的交易所現在還不是合法,沒有牌照,因此,有可能還是被封停。這對我們投資者有什麼啟示呢?
我們就不應該在公開場合宣傳關於數字貨幣融資與交易的各種資訊;交易所存在著被遮蔽與封停的危險,我們在交易買完幣之後就應該把幣提到冷錢包,才能萬事大吉;還有就是這些嚴格的監管政策出來之後,有可能導致市場大跌或者上漲,對於一些投資者來說,都是機會,上漲就出貨,大跌就趁市場恐慌也可以建倉。看個人投資者自己是否能夠利用了。
還有一個重要的政策面就是美國的數字貨幣政策。傳統法幣美元的掌控者美國,其對待數字貨幣的態度將會影響更多國家的做法。
2017年7月25日,美國SEC根據《1934年證券交易法》第21(a)條釋出了The Dao的調查報告,該調查報告運用Howey 測試得出Dao幣是證券的結論。因此,發行和銷售Dao幣的行為受到聯邦證券法的約束。報告還解釋說,以分散式賬簿或區塊鏈技術為基礎的證券的發行人必須對發行和銷售這樣的證券行為進行註冊,除非有適用的有效的豁免登記條款,提供該等證券交易的平臺也必須在SEC註冊為全國性的證券交易所或根據豁免註冊運作。
2018年3月7日,美國證監會開始監管使用 SAFT 協議的 ICO,向 80 家數字貨幣公司發出傳票。 3月11日,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宣佈數字貨幣交易所必須要進行註冊。
2018年3月12日,SEC釋出《關於可能違法的數字資產交易平臺的宣告》,確認數字資產屬於證券範疇,因此交易所必須在 SEC 註冊或獲取牌照。
2018年6月,SEC企業融資部門主管William Hinman又在雅虎舉辦的金融峰會上稱比特幣和以太坊都不是證券。SEC判定加密貨幣是否為證券時,主要根據以下兩大標準:首先,要看該加密貨幣是否是分散式結構、是否具有非中心化的公共網路;其次,在銷售方式上,是否有個人或組織負責資產的發行和銷售、是否有誰在專案的發展和維護中扮演重要作用等。
其中coinbase獲取sec頒佈的數字貨幣交易所牌照,在裡面交易是合法的。在美國參與數字貨幣的融資必須要符合sec規定的區塊鏈專案的特點,符合的話,投資者是可以參與數字貨幣發行的融資的,因此對於中國投資者來說這很關鍵。
還有一個就是幣圈人關注的ETF指數能否透過SEC稽覈的問題,如果ETF申請透過的話,就意味著比特幣在美國是合法買賣的,那能夠整個數字貨幣市場帶來眾多的資金量。
這個比特幣基金指數能否透過對於其他國家對於制定數字貨幣政策具有重大影響。也會對幣圈投資者產生影響的,因為政策會透過數字貨幣的價格反應出來,其中的機會需要投資者自己去把握,利好過後就是利空了。
說完數字貨幣投資的政策面問題,我們再說說幣圈的訊息面問題。
我們這裡僅談一下中國幣圈的訊息面問題。現在幣圈媒體比2017年瘋狂的時候減少了很多,但其中也會充斥著各種假的利空利好訊息,其中有一部分是有些莊家借媒體之手故意放出來的,要麼是為了出貨,要麼就是為了吸籌,目的是很簡單的:都是為了割韭菜。
比如近一個星期之前,幣圈各大媒體充斥著騰訊和阿里巴巴要求火幣下架微信和支付寶轉賬,並停止使用支付寶和微信的商標,還煞有其事的說騰訊和阿里巴巴法務部已經給火幣傳送律師函了。事實證明,這根本就是子虛烏有之事。想想吧,背後的目的是什麼?無非是一些別有用心的莊家聯合幣圈的一些媒體唱的雙簧戲,從而造成市場恐慌,從韭菜手中吸取更多的帶血籌碼。
所以,如果你是一個堅定的價值幣長線持有者,用長線思維去投資的話,這些訊息你根本不用管,在交易所買好幣之後把它們提到自己的冷錢包,保管好私鑰就行了,不必關注所謂的利空利好的真真假假的訊息,也不用太過於關注市場的短期波動。現在的熊市,如果要進場的話,跌就分批建倉就完事了,不必在意幣圈媒體的訊息,我們只需遵循自己的投資邏輯與投資原則即可。
綜上所述,政策面要關注,但是要注重訊息的來源,並且遵守國家的規定;訊息面太假,無需多管,對我們影響根本不大,投資選對時機與週期,跌就分批建倉就可以了,把幣提到冷錢包就完事了,不要在意短期所謂的利好利空訊息,要不然很可能就陷入莊家設好的圈套裡面,從而被割。
幣圈風險那麼大,我們不得不小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