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有鏈技術未來發展前景怎麼樣?公有鏈是一個全球化的信任平臺,其應用產業即是在“平臺”框架之上的垂直行業應用。目前來看,公有鏈已經探索了包括支付服務、保險服務、隱私、社交、娛樂、商業服務等多個領域。另一方面,在公有鏈內部也產生了與其自身相關的基礎設施產業,如礦機生產、礦池、交易、託管、錢包等服務。
公有鏈應用:基礎設施、支付服務、保險服務、隱私、社交、娛樂、商業服務等多個領域。
公有鏈基礎設施:礦機生產、礦池、交易、託管、錢包等。
全球公有鏈發展頭部效應集中
截至 2019 年 4 月,全球範圍內的公有鏈專案共計超 400 個,其中實際主網上線的公有鏈大約在 100 個左右。11根據對實際上線公有鏈的鏈上資料進行分析發現,目前公有鏈發展頭部效應明顯,具體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一是從鏈上活躍地址數看。地址是公有鏈觸發交易、合約的起點,因此鏈上活躍地址體現了公有鏈使用者的參與量和參與活躍度。根據資料顯示,比特幣佔據最多的 24 小時活躍地址數(80 萬),以太坊佔據第二(20 萬)。
二是從鏈上交易(Transaction)總數看,交易是使用公有鏈最為基礎的指令,鏈上交易量可以體現出公有鏈的使用量。資料顯示,EOS、Tron、ETH 位列前三。
三是從鏈上交易量(摺合美元)看。鏈上交易量(摺合美元)是指一定時間鏈上價值量的指標,比特幣鏈上交易價值量(摺合美元)佔據首位,以太坊次之。
四是從開源開發者社羣關注度看。以 GitHub 上各開源區塊鏈專案的 Watch、 Star 數為基礎,可以體現出公有鏈在開發者社羣的影響力和認可度。比特幣、以太坊、EOS 居開發社羣關注度的前三,其他收錄的專案關注度水平非常接近。
全球公有鏈學術研究活躍
雖然公有鏈產業具有非常顯著的頭部效應,但全球的公有鏈學術研究日趨活躍。資料統計顯示,全球範圍內關於公有鏈的各類論文數量從 2016 年開始出現大幅增加,2016 年至 2018 年連續三年的增長率分別為 123%、144%、84%。2019 年前 4 個月的論文數量已達 588 篇,預計全年論文數量將達 2500 至 3000 篇。論文數量的逐年增長,反映出在政策、市場和技術等的多重利好推動下,學界對公有鏈研究興趣的日益濃厚。
針對論文釋出機構分析來看,2018 年全年公有鏈相關學術論文發表主要集中釋出於康奈爾大學(Cornell University)的 arxiv.org 網站,以及 ResearchGate 的 researchgate.net 網站;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協會 IEEE 的 ieee.org 網站及總部位於瑞士巴塞爾的 MDPI 網站 mdpi.com 為釋出量第 3、4 名的釋出機構。
從論文的研究方向和內容上看,國外學界的研究多圍繞兩點進行:一是公有鏈的底層技術架構和相關重大突破,二是政府政策。國內的學術研究旨趣則聚焦在公有鏈的場景應用上,從金融服務創新、電商、醫療、物聯網、即時交易系統、著作權管理,到傳媒、農業、教育、電力、房地產、土木工程、智慧電網等行業或領域,均有涉獵。
公有鏈產業應用仍在探索中,“殺手級”應用尚未出現
目前,業界對於公有鏈的認識相對較為統一,但對公有鏈產業的概念尚缺乏明確的、公認的界定分類。本白皮書把圍繞公有鏈技術及衍生出的產品、應用和服務形成的具有一定規模、商業模式較為清晰可行的行業集合視為公有鏈產業的主要構成。
在此概念下,無論是公有鏈底層的硬體製造、軟體研發等,還是基於公有鏈的信用服務所觸及的應用行業,如金融、能源、商業服務、物聯網、遊戲、文娛等都屬於公有鏈的產業據統計,目前全球 400 多個公有鏈專案的業務範圍涵蓋了支付、基礎設施、支付服務、保險服務、隱私、社交、娛樂、商業服務等共計 65 個領域,其中 71.7%的公有鏈專案具有支付功能屬性,33.3%的公有鏈專案涉及基礎設施服務、支付服務、商業服務、隱私服務、娛樂、股權證明、物聯網、社交、遊戲等較多的領域,應用方向持續探索,但仍舊缺乏“殺手級”應用。
公有鏈與實體經濟結合面臨諸多挑戰
相比於純粹數字貨幣類的應用場景,以以太坊為代表的第二代區塊鏈,將鏈式賬本作為一種通用計算能力的標尺,由此可實現更為豐富的應用場景。然而,經過一段時期的探索,公有鏈真正走向實體經濟仍存在相當的距離,其核心原因是現有公有鏈的內在邏輯難以適應當前社會、法律和商業環境。具體原因如下:
第一,身份適配問題,公有鏈本身缺乏身份認證系統,難以與現實主體進行勾連。
現實世界的商業法律環境需要明確參與主體的身份,但由於區塊鏈本身的設計有著“公私鑰對自由生成”和“只認私鑰不認人”的特性,現有參與主體都是以公鑰雜湊地址的形式標識,無法明確公鑰地址背後持有者的身份主體。
第二,商業適配問題,公有鏈智慧合約隱私性較差,且難以處理模糊或開放性合約。
在實際的社會活動中,商業協議通常是保密的。然而,由於區塊鏈的透明性,現有智慧合約程式碼及所執行的交易都會廣播到整個網路,所有節點均會公開可見。因此,在大量的商業場景中,智慧合約不具有隱私上的可用性。如果沒有強有力的隱私保護機制,智慧合約不適用像對關鍵供應商付款,敏感交易及等需高度保密的協議合約。同時,智慧合約依賴形式化的程式語言,適合建立剛性程式碼規則管理的、客觀可預測的義務,而不適合記錄模糊或開放性的條款,或在簽訂合約時沒有準確邊界或明確的權利義務。
第三,資料適配問題,“預言機”(oracle mechanism)機制不完善。
公有鏈要與實體經濟結合,必須要進行鏈下資料上鍊的環節。由於智慧合約及公有鏈 “一經部署,難以更改”的特性,如果智慧合約的觸發條件來自於外部世界,如某地的氣溫、商品貨物的流轉情況等等,則一定會涉及到外部資訊上鍊。通常情況下,外部資訊的來源是第三方資料來源,但區塊鏈只能保證來自於外部的資料無法篡改,無法保證真實準確。此時,外部資訊的真實性就依賴於第三方的主體信用。資料上鍊問題導致智慧合約重新需要依賴上鍊人的“信用”。儘管目前出現了多種去第三方的預言機方案,但仍沒有一個普遍適用的方案存在。
第四,法律適配問題。
現實經濟活動是在像《合同法》、《公司法》等一系列法律的保障下進行的,而目前的公有鏈技術架構和設計與法律難以適配。同時,公有鏈承載的合約也缺乏法律的有效性的認定。例如,身份認證問題在法律上將導致責任主體不明,如果利用公有鏈的合約出現了法律糾紛,無法確立責任主體,則導致無法提起訴訟,這極大的限制了公有鏈的商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