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中如何理解搬磚?一文輕鬆瞭解搬磚原理及風險!

買賣虛擬貨幣

如何理解搬磚?

實際上搬磚,就是指同一區塊鏈資金在不一樣的市場所以某一些因素造成價位不一樣的而造成的搬磚套利機會。在這裡的不一樣的市場,含義相應較為豐富,既包含場內場外(場內場內、場內場外以及場外場外),也包含同一交易所中不一樣的交易對之間造成的搬磚套利機會。

搬磚的基本原理,放之四海而皆準,就4個字:低買高賣。詳細一點來講就是從價格比較低的市場買進,從價位高的市場賣出。

風險,是決策分析第一要義,而不是盈利,你更應當關注的是你虧到內褲都不剩的時候該如何遮體,而不是幻想自己抓住一個百倍幣後應當選哪個牌子的跑車。

搬磚的操作步驟

現階段搬磚主要有兩種型別,舉例說明,假定有甲乙兩個交易所,A/B交易對,現在情況如下:

甲交易所:A/B=10

乙交易所:A/B=11

那麼我們可以如何搬磚套利呢?答案是看情況,看什麼情況呢,看我們在甲乙兩個交易所的資金情況。

如果我們在兩個交易所都沒有資金,那麼讓我們需要把10個A充值到甲交易所,然後買進1個B,再用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將1個B轉到乙交易所,待區塊鏈確認之後,在乙交易所換成11個A,讓我們的資金就從原先的10個A變成了11個A,搬磚完成。

或是我們可以把1個B充值到乙交易所,換得11個A,再將11個A充值到甲交易所,再買進B,讓我們就得到1.1個B,讓我們的資金就從1個B變成了1.1個B,搬磚完成。

搬磚的風險

上述方法的優勢:可以用全部的數字資產進行搬磚,假如價差存續時間較為長,還能夠反覆搬磚。

上述方法的缺點:資金在不一樣的交易所轉移過程中價位波動的風險,所以區塊鏈資金的轉移需要礦工的打包確認,而這需要時間,一般幾分鐘到幾個小時不等,視區塊鏈資金出塊頻率和網路擁堵情況而定,而區塊鏈資金價位波動大,這段時間過後可能就已經改天換日了。

適應情況:不一樣的市場之間價差大,單向價差持續時間長。

這是我們在甲乙交易所均沒有A和B資金的情況下,那麼讓我們剛好有呢?

這種情況叫做對沖搬磚,下面讓我們來分析一下:

首先我們要明確:對沖搬磚情況下,將資金平均分配在兩個交易所,搬磚利潤是最大的,所以只有這樣才能兩邊同時操作一半的資金,分兩種型別情況:

1、在甲交易所有5個A,在乙交易所有0.5個B,那麼咱們須要同一時間開展兩步操作,在甲交易所將A換成B,得到0.5個B,同一時間(由於不涉及資產在不同交易所轉移)在乙交易所將B換成A,得到5.5個A,那麼咱們的資產就從5A+0.5B變成5.5A+0.5B,增加0.5A,搬磚成功。

2、在乙交易所有5個A,在甲交易所有0.5個B,那麼咱們應該怎麼做呢?答案是沒法做,這樣的情景下的不會有搬磚套利的機會,由於在乙交易所5個A得不到0.5個B,而在甲交易所0.5個B只能換得5個A,假如這樣搬磚,A的數量不變,而B的數量將減少,搬磚後幣的數量反而減少了,因此 這樣的情形我們不搬磚。

總結

上述方法的優點:有效規避了在不同交易所轉移資產過程中的價格波動,就能瞬間鎖定利潤,若兩種市場的價格出現反轉頻率相對比較高,可以反覆搬磚,反覆搬磚套利。

上述方法的缺點:每次搬磚只能用一半的資產,同一時間只能在特定價差情形下才能發生,如第二類情形就沒有辦法搬磚。

適用情形:不同市場間的價格反轉頻繁,此起彼伏,而價差相對較小。

搬磚的套路咱們現已瞭然,那麼現在咱們須要想一下,除了上面所提及的風險會造成搬磚砸腳外,咱們能不能從更高的角度審視一下搬磚這樣的動作有沒有風險是咱們常常忽視的?

咱們想一下,哪一些數字貨幣的搬磚套利空間最大,答案是非主流幣種,那麼為了能夠擁有比較多的幣,你不得不配置一些非主流幣種,可問題是這樣幣種的投資價值如何才能,尤其是第二類對沖搬磚的方法,需要你長時持有一半的非主流幣種,或者極端的來說,假定你全部配置的為非主流幣種,在非主流幣種之間開展搬磚套利,也許價差大就能擁有比較多的幣,不過長時來看你如何才能確定自己幣增加產生的收益就能大於非主流幣種相對於主流幣種的減值呢?

因此 最好只在自己關注的幣種間開展搬磚套利,若用自己不關注的幣種搬磚套利,搬磚套利完成後需馬上轉換為原來的幣種,從而實現幣的數量增加而配置不變。幹萬不可因搬磚而改變自己的幣種配置,而長時持有自己不關注的幣種。

實際上除非專業搬磚人士,咱們普通人還是儘可能不必把過多專注力放在搬磚上,人與人之間最大的區別在於認知能力,咱們應該把比較多的專注力放在提高自己認知能力上。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