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比特幣挖礦中,中本聰設計了PoW(工作量證明機制)。
每隔10分鐘,伴隨著新的區塊的產生,比特幣網路會發行一定數量的比特幣,並把它獎勵給當選的記賬節點。
比特幣、萊特幣採用的共識演算法就是 PoW,專業一點說,礦工們在挖一個新的區塊時,必須對SHA-256密碼雜湊函式進行運算,區塊中的隨機雜湊值以一個或多個0開始。
隨著0數目的上升,找到這個解所需要的工作量將呈指數增長,礦工透過反覆嘗試找到這個解。最先算出正確答案的節點可獲得當前區塊的記賬權,同時獲得新發行比特幣的獎勵。
這就解決了對比特幣網路做出貢獻節點的獎勵問題。POW與最長鏈機制的結合,又讓比特幣具備了不可被篡改的特性。
在這樣的共識機制下,即使是沒有中心機構做信用背書的比特幣,也同樣獲得了廣泛的信任,有著世界範圍內的強大生命力。
通俗的說,PoW 的意思就是按勞分配,多勞多得。
PoS權益證明,Pow的一種升級共識機制;根據每個節點所佔代幣的比例和時間;等比例的降低挖礦難度,從而加快找隨機數的速度。
一句話介紹:持有越多,獲得越多。
PoS 試圖解決 PoW 機制中大量資源被浪費的情況。這種機制透過計算你持有佔總幣數的百分比以及佔有幣數的時間來決定記賬權。
節點記賬權的獲得難度與節點持有的權益成反比,相對於PoW,一定程度減少了數學運算帶來的資源消耗,效能也得到了相應的提升,但依然是基於雜湊運算競爭獲取記賬權的方式,可監管性弱。該共識機制容錯性和PoW相同。例如:恆星幣,狗狗幣等。
在現實世界中 PoS 很普遍,最為熟知的例子就是股票。股票是用來記錄股權的證明,股票持有量多的,擁有更高更多的投票權和收益權。
通俗的說,PoS 就是按錢分配,錢生錢。
PoW和PoS的主要區別在於,如何確定區塊鏈共識中的投票權。在PoW中,投票權與節點的計算能力成正比;而在PoS中,系統的投票權與持有的股權比例成正比。PoS一經提出,便受到人們的青睞。
相對於PoW,PoS雖在效能上會有較大提升,但也是有限的。而且受到TOKEN發行問題、確定記賬節點數量困難等缺陷的限制,它仍然無法成為PoW的完美替代方案。
其次,PoS 系統需要一個高度安全的網路來抵抗駭客攻擊,當前並沒有一個具備如此實力的公鏈。在PoS 公鏈中,區塊鏈的出塊權只能由頭部玩家決定,這使得 PoS公鏈變為一個本質上由巨頭壟斷和支配的網路。
作者:鏈想家,來源:鏈想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