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熊轉換,TOP20主流加密資產重新洗牌在即?

買賣虛擬貨幣

“教主,我有點方……”戰士看上去有些魂不守舍

“你咋了?最近漲勢不是挺好的麼?”我感覺莫名其妙

“我看了看過去幾年的CoinmarketCap前20排名,發現一個很可怕的事兒!”

“啥事兒啊……一驚一乍的……”

“前20的主流幣除了比特幣,好多都沒了!都沒了!!!我現在手裡這些主流幣,會不會過幾年也歸零了?!”

“我還當是啥事兒……沒錯啊,除了BTC,都有可能歸零啊,幣圈本來就是個超高風險的地兒……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你媽沒跟你講過麼?”

“那教主你說,下一輪大牛市,前20都會有哪些啊?”

“這個麼,你其實看看現在的前20,哪些會跌出去,就知道了……”

------分割線------

區塊鏈的世界,是個新舊交替很快的世界,長江後浪推前浪的事兒,每天都在發生。

在這個世界,有一道約定俗稱的線,那就是市值排名前20,跨進這個門檻兒的,我們習慣叫它“主流幣”,而在此之外的,則沒有這個殊榮。一如全國的高校,最牛的幾個,叫985,次牛的,211,而其他的大學,就只是大學而已。

圖片來源網路

上圖為2013-2019年的前二十主流幣,其中標紅部分為已經跌出市值前20的加密資產。不難發現,即便是“躋身主流”,也並不能代表什麼,七年時間全上榜的,似乎只有比特幣與萊特。其他的,有些已經跌出前20許久,有些跌倒了百名開外,甚至可以說,已然歸零。

那麼你手中現在的“主流幣”,在下一波大牛市到來之前,還會延續它“主流”的身份麼?(以下分析,儘量出於客觀中立的態度,難免會有個人主觀判斷在內,各位看官若是有不同意見,歡迎來留言區交流,咱們求同存異:))

第一:BTC

BTC有什麼好說的麼?

沒有它,就沒有區塊鏈,就不會有這成百上千的Token和Coin,不會有這上千億的市值,不會有這麼多相關的產業,也不會有你我在這篇文章中相遇……

然而,BTC的發展也不是一帆風順,歷經數次擴容風波失敗,BTC分裂出BCH與BSV社羣,各自朝著不同的方向與理念去發展,其白皮書所描繪的“點對點電子現金系統”,似乎也逐漸走偏,成了大家共識裡的“電子黃金”。

當然,今年以來閃電網路的迅速崛起,又讓人們再次看到BTC“現金”系統應用的可能性。只是這一切還需時間的檢驗。

BTC的市值佔比,其實是在逐年下降的,很多人對此表示擔心。但其實這是一件好事,只有如此,方可證明區塊鏈有用,而不是隻能拿來做一個“電子現金”,或是電子黃金。就算市值佔比再怎麼降,BTC王者的寶座不容染指,畢竟,他不單單只是一個幣,更是一個象徵,一個圖騰。

評星:★★★★★

點評:你大爺永遠都是你大爺

第二:ETH

很多人喜歡把BTC看做區塊鏈第一代的代表,而第二代的代表,便是以太坊。

V神很多的奇思妙想和天才創意,本想用在BTC上,卻發現並不合適,於是自己發明了一個新幣種:以太坊,在一開始沒人看好的情況下,硬是闖出一條血路,穩居排行榜第二名。

ETH上面有許多理想化的東西,比如世界計算機,Code is Law,DAO自治……然而事情同樣進展的並不順利。世界計算機的夢想受限於當前的 TPS 和高成本,遙遙無期。Code is Law 與 DAO 自治因為駭客攻擊,不得不自己推翻自己的限制,分裂出 ETH 與 ETC ,算是遭受一次重創。

2017 年 ETH 的瘋狂,跟愛西歐脫不開關係,人們意外地發現,ETH 的智慧合約用來發幣是最方便的,而 ETH 本身,也被套上一個“發幣工具”的戲稱。這個戲稱,在2018年愛西歐崩潰之後,也直接把ETH的幣價從最高點砍掉93%,市值第二的位置一度不保。

好在 2019 年,DeFi 的興起,讓以太坊有了新的目標 - 全球結算層,且這個目標,在0X,MakerDao,Drahma等一眾專案的支援下,有了清晰可見的路徑。再加上 ETH2.0 轉型 PoS 的預期,ETH 的重新崛起,相信只是時間問題。

評星:★★★

點評:世界計算機做不了,還有世界結算層。幣圈還有個“第二定律”;但凡曾經爬到過第二的位置,便跌不出主流,至少目前來看定律有效。

第三名:Ripple

要說主流幣,甚至整個區塊鏈界,爭議最大的,恐怕都要非 Ripple 莫屬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本質上來講,Ripple 都不能算區塊鏈……

它完全不去中心化,Ripple 創始人持有 20% 的Ripple,還可以隨意增發或者銷燬。

聯合創始人 McCaleb ,更是因為意見不同,離開 Ripple ,加入 Stellar(XLM)。

那為什麼 Ripple 能夠長期佔據排行榜前三的位置?

只因它的願景和故事講得好,它想要對標的,是Swift——銀行間國際轉賬的結算系統,這個敘事有想象力。況且,與一般區塊鏈專案想要“顛覆”傳統經濟不同,Ripple 直接選擇與銀行合作,並拿到谷歌、IDG、軟銀SBI、渣打銀行等相關投資,擁有豪華資歷的董事會。它更像是一個名正言順混進區塊鏈隊伍的大公司,而不是一個簡單的幣種。

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Ripple目前提供 xCurrent、xVia、xRapid 三種解決方案,其中只有 xRapid 方案需用到XRP代幣作為中轉貨幣。而在當前與 Ripple 合作的銀行或是金融機構中,僅3家選擇了 xRapid 方案。

評星:★★★★

點評:區塊鏈界的 Swift ,不失為另一個方向的探索。 Ripple 在牛市依舊可能會受到大資本的青睞。第二定律對其有效,但能否長期霸佔前三,有待時間檢驗。

第四名:BCH

BCH 可以說是一個含著金鑰匙出生,又爭議很大的專案。

它是在 BTC 屢次擴容失敗後,堅持走大區塊現金路線、反對 Core 強權的一種精神體現。單就技術層面,也有種觀點認為 BCH 比 BTC 更加符合白皮書的“點對點電子現金”的定義。

然而,這個世界先發優勢真的太重要了,BTC 即便走偏成了電子黃金,卻依舊是 BTC ,BCH 社羣主要 KOL 也承認,不再與 BTC 爭奪“正統權”,從此分道揚鑣,你走你的陽關路,我走我的獨木橋,大家按各自理念獨立發展下去。

過去一年,BCH 也是經歷不少風波,先有因理念不合,社羣分裂成為 BCH 與 BSV,後有哥白尼蟲洞開發組解散,位元大陸上市不利,幣價一度跌入谷底,好在隨著近期這一波行情,已然成功收復失地,揚眉吐氣。

與 Core 堅持“樹莓派”小區塊、與 BSV “無限擴容” Metanet 的堅定路線不同,BCH 似乎對於未來的發展方向不是非常清晰。在開發團隊蟲洞解散後,BCH 的智慧合約嘗試暫時宣告失敗,從當前來看,似乎是要走回“純粹的”電子現金路線。

評星:★★★☆

點評:單是比特幣現金這個名字,和比特幣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分叉,就很難想象 BCH 會跌出主流。若是能夠堅定發展路線,相信未來會有更好的發展。

第五名:EOS

EOS 在2017 年打破了很多個記錄:白皮書裡的 TPS 記錄(EOS 號稱百萬TPS VS ETH 的15 TPS),愛西歐時長記錄(整整一年),愛西歐募資金額記錄(40億美元)等等等等……當時白皮書裡百鏈並行,TPS 百萬的場景描繪,給予了投資者無盡美好的想象。

在當時PoW大行其道,PoS默默無聞的日子裡,EOS 拿著改良變種的 DPoS,獨自扛起了對抗 PoW 的大旗,後來波場等眾多專案,也開始紛紛採用 DPoS。雖說飽受“不去中心化”的詬病,但平心而論,EOS 的超級節點選舉,憲法、投票、超級仲裁、提案、分紅等各項機制在圈內所引發的討論,給予了區塊鏈治理很多思路和經驗,單就這點,EOS便可以算是 2018 年年度代幣。

然而,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2018 年主網上線一波三折,上線之後區區數千的 TPS,跟白皮書所描繪的百萬終極場景相距甚遠。而更為重要的是,整個行業的 DApp 的開發方向依舊是一頭霧水,於是乎,簡陋的菠菜 DApp橫行,EOS 一整年都被扣上了一個“菠菜鏈”的暱稱。

評星:★★★☆

點評:作為 DPoS 的代表作,EOS 短時間內不出意外,會穩居前十。當前的 EOS ,有著 DApp 開發TPS與速度上的較大優勢。但相信 1 年之內,將會面臨 ETH2.0、Cosmos、Polkadot 等底層公鏈與跨鏈專案的有力競爭。創始人 BM 放話 6 月份有大動作,希望是真正的利好。

第六名. 萊特幣(LTC)

位元金,萊特銀 – 這是多少人接觸到萊特幣時的第一句話。

不誇張地說,萊特幣幾十億美金的市值,這句話可能佔到了一半的作用,沒辦法,誰讓我們人類就是這麼喜歡聽故事。

如果按照今天的評判標準,萊特幣可以說是一無是處,因為就其核心而言,它不過是比特幣改了幾個引數的高仿超 A 貨而已,還是換了銘牌那種。

然而,從早期積累下來的巨大共識和時間優勢,加上第二定律的影響,讓萊特幣始終牢牢佔據主流幣的核心位置,多少年來,上上下下,從未變過。

同時,萊特幣至少有一個不可辯駁的價值,那就是作為 BTC 試驗場的存在,無論是隔離見證,還是閃電網路,都是在萊特幣上率先部署測試,其次才是比特幣,從這一點上來說,甘心做大佬的小弟,也是一種生存之道。

評星:★★★☆

點評:2019 年, LTC 終於開始有一點創新,想要整合 MimbleWimble 隱私協議(就是 Grin 與 Beam 用的那個),如果成功的話,便多多少少可以脫離“比特幣小弟與試驗場”這個稱號。

第七名:BNB

一兩年前跟你說,一個平臺Token會排行榜前十,你敢信?

然而 BNB 就是做到了!這個月看到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BNB才是真的比特幣

是的,至少在過去1年裡,BNB 比比特幣表現更好,甚至可以說是整個幣圈,表現最好的,沒有之一。跌幅 80% 小於 99% 的幣種,包括比特幣,這一波行情中率先回到前高,甚至超過前高。拿著 BNB,是比 BTC 還要安心的一種感覺。

畢竟,平臺本身,是當前區塊鏈最大的應用,同樣沒有之一。而作為平臺絕對頭部的幣安,其平臺Token本身的價值,不言而喻。從上線破發0.1美金到如今的30美金,短短不到兩年300倍,全世界,任何一個圈子,你能找到一個近兩年更好的投資收益產品麼?

300倍之後,幣安的利好並沒有結束,剛剛上線的去中心化平臺 Dex、幣安鏈,還有據說離我們不遠的期貨交易……

評星:★★★

點評:BNB 作為平臺Token,擠進前十,已然令人印象深刻,也許它不會就此止步。

第八名: Tether (USDT)

如果說 BNB 是平臺Token躋身前十,那 Tether 可以算是以公司幣的身份混了進來。

支援 USDT 價值的,是 Tether 公司銀行賬戶裡那沒有“那麼透明”的幾十億美金。

從上線之初便爭議不斷,頻頻暴雷,尤其是最近挪用客戶資金的實錘,讓人對 USDT 總是沒那麼放心,總有一個心在懸著,生怕哪天自己手裡的 USDT 忽然變成廢紙一張。

然而這麼多的風波和負面新聞,卻沒讓 USDT 遭受任何“傷筋動骨”的打擊,短短一年多時間,穩定幣這個市場,USDT 的佔比雖然也在緩慢下降,卻慢慢有了穩定幣裡 BTC 的感覺,時間的優勢、各大平臺無數的交易對,以及交易者慣性一般的共識,讓後來者難以跨越。

這是個稍顯諷刺的例子,一個區塊鏈行業,市值排名第八的,居然是一個嚴格意義上來說純中心化的“穩定幣”,說好的去中心化穩定幣呢?

評星:★★★

點評:USDT 沒有太多的技術含量,是一個發行在比特幣和以太坊網路上的美金兌換憑證。然而,這個憑證對於交易和流動性來說,提供了巨大的便利,只是,我們在期待一款更好的。

第九名: Stellar (XLM)

Stellar 的外號是 - 窮人版的 XRP,因為它在發展中國家和地區的普及度要好的多。

因為本質上,Stellar 是瑞波一位創始人,不滿意 XRP 的機制,出來單飛,拿 XRP 原始碼小改的一個專案,可以看做是 XRP 的硬分叉。

兩者技術上沒有本質的區別,如果硬要找,會是以下幾點:

  • XLM 是開源的非營利性網路,XRP 是私營公司 Ripple Labs 的產品,去中心化程度 XLM 好得多

  • XLM 有輕微通脹,XRP 沒有

  • XLM 的主要合作伙伴是 IBM,Ripple 則是各大銀行和金融機構

評星:★★★☆

點評:技術上基本與瑞波持平,畢竟只是一個目標群體不一致的硬分叉,並不像 BTC/BCH/BSV 上有著從技術到願景全部不一樣的分歧。但名氣遠不如 XRP,所以想要維持前10,還要加把勁哦。

第十名: Cardano (ADA)

17年末,ADA 是眾星捧月版的存在。

上線後市值空降前 25 ,各路評測機構超高打分,世界上第一個啟用“同行評審”、學術嚴謹的公鏈專案,分層機制,2017 年幣價暴漲 50 倍……一身光環加身。與當時風頭同樣正勁的 EOS 形成掎角之勢,EOS 粉與 ADA 粉互噴的場面至今記憶猶新。

然而……這可能是我見過的,開發進度最慢的公鏈之一了,同時期的 EOS,主網已然上線一年,DApp上百了。

你能準確地說出,ADA主網上線沒有,如果上線了,進行到哪個階段了麼?

你能說出執行在ADA上面的任何一款DApp麼?

你能在你最近半年的群聊記錄裡,搜出包含 ADA 關鍵詞的大量聊天記錄麼?(ADA群除外)

我只能說,ADA 居然還能維持前10(曾經最高第4),不得不說是一個奇蹟……

若是開發進度一拖再拖,跌出前十,甚至跌出主流,也並非不可能。畢竟,再過個半年,ADA 的競爭對手便不光是 EOS,還有 ETH2.0,Cosmos,Polkadot 這種全明星選手了。

評星:★★★

點評:開發進度需要加快,雖說慢工出細活,但你也不能等到黃花菜都涼了, 才上個主網不是?

未完繼續,下期將介紹市值十一到二十的加密資產……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